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课文当作语文教学的终点,不重视语文活动和语文运用,结果学生的知识面窄,语文能力低下。大语文的阅读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新概念的大语文阅读教学观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要立足课  相似文献   

2.
《华章》2007,(Z1)
大语文教育是指在“大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外延,深化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渠道,优化语文教学合力。阅读教学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型,创造开放型,把语文阅读教学纳入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和拓宽自能阅读环境为“两翼”,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其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学习与应用、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得法于课堂,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背离语文教育规律、脱离社会与生活实践的现象:一是关起门来教语文、学语文;二是为了考试教语文、学语文;三是脱离时代与主流文化教语文、学语文。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生活与实践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既需要关注宏大叙事角度的社会实践,也需要关注微小叙事角度的社会生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起来,把历史与时代结合起来,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系统深入开展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学习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它,又何止是一门学科呢?笔者崇尚“大语文”的教学思想。“大”者,数量大,范围大,密度大。把语文教学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思想,即大语文。有个比方打得好:语文是空气。作为空气的语文充满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永远而又执着。因此,我想说:生活处处皆语文。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就是把语文知识的字、词、句等方面的微观教学升华为对人类文化、科学文明及人格魅力的审美情感教育,把几册课本、四面课堂的“闭门讲经”式教学扩展到大社会、大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感受时代脉搏和社会生活节奏,全方位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这个“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广阔性、语文课堂的社会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性上。它要求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与情感熏陶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结合起来。为什么要实行“大语文…  相似文献   

6.
张锐 《陕西教育》2009,(7):54-55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语文教学如果同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教学中要把学生语文学习,置于社会文化生活和和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生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努力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8.
大语文教学,是指突破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课本里的封闭狭隘的做法,把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各种渠道都引进到语文的教学中来,建立一种全方位、多渠道、广视角的语文教学系统。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内语文教学(一翼)与课外语文活动(另一翼)紧密结合,形成“双翼齐飞”的格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9.
大语文教学观是指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学习和社会语文教育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思想.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为实施大语文的教学观提供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在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的变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论文结合具体网站,探讨了在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中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即生活,语文即社会,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的语文教学背景下,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把关注的视角转向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社会中学语文,学以致用,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立体化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立体化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把有限的教室小课堂活动置于无限的社会大背景中,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2.
席庆霖 《教育文汇》2003,(10):36-36
语文教学不但要追求课内“活”,也要追求课外“活”,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家庭及其它学科,以激发和挖掘语文教学的活力。要倡导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在家庭教育中学语文,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学语文。一、让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中。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它能诠释课  相似文献   

13.
著名语文教师王丽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谈到"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可见,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确实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去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因此,把时评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创新手段。马恩来老师主编的《时评语文读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  相似文献   

14.
教师、学生、教材是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其中,教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学来讲,大语文教学观的提出,改变了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大语文教学观提倡提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综合性、信息度,要求把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点也是新教材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新教材观的影响下,在创新学习过程中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呢?  相似文献   

15.
刘慧 《吉林教育》2006,(9):52-52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一阅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学习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想首先应该是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问融合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基于以上认识,再加上“大读写”理念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围绕课内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信奉“语文学习的处延与生活的处延相等”这句话。我认为,语文和生活同在,凡在人交往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因此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倘若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或把眼睛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我让学生把整个社会当成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探求知识、历练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质、发展个性。下面举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职业化教学模式,实质是促使中职语文教学与社会相联系。中职语文教育是为了"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站在职业化的高度来审视中职语文教学,吸收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大胆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把语言学习置于职业社会生活和生产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与学生的求知、生存、发展、创造高度融合显得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绿色语文”批判传统封闭性语文教育的弊端和不足,在反思的基础上对传统做出超越,提倡大语文教育观并在教学实际中践行,把语文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使语文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说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  相似文献   

20.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于1982年提出的。正如本文题目上所写的,“大语文教育”是一个“实验体系”,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这个体系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使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