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管工作的探讨杜侦当前我省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农村教育中的问题,如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工资前清后欠,校舍危房比例反弹幅度大,公用经费奇缺等。其中农村教育经费紧缺的困难有没有办法解决?笔者在参与起草《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体...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3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育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联合举行座谈会: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教育部采取措施“减负” 教育部已基本完成对九年义务教育10个学科的教学大纲的修订,并组织了各科教材的修订工作。预计今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一年级将在主要学科使用新教材,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全部学科将使用新教材。此次修订教材主要针对现行教材内容陈旧、过多和难度较大的状况。教育部日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0年4月28日 ,江西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教育事业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1994年11月30日由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是全国第一部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该法规实施5年来 ,…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表示,绝对不允许截留、平调、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也不允许将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偿还债务、发教师工资和补贴。日前,田淑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她在考察过程中说,绝不允许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绝不允许“挤出效应”,不能因为国家增加投入而减少、替代省、市、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绝不允许用这项资金偿还债务、发教师工资和补贴;绝不允许再出现其他新的乱收费行为。田淑兰说,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农村义务教育除只能按“一费制…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今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开宗明叉地点明了实施义务教育是国家意志,因此,政府推动是当然之举。 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主体是政府。本期“热点话题”着重介绍了万源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做法。安岳县化解教育债务的探索,渠县以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实践,广元市直面现实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建设性思考,从中,我们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地政府积极、有效的作为。 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无疑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出决策建议,才可能将新《义务教育法》的法理创新变为全社会欢欣鼓舞的现实万源市提出的“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的建议,安岳县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所做的提高教师待遇的努力,广元市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由省级统筹变为省级保障、实行省级政府辖区内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与审计制度.统一行政区域内教师津补贴政策和发放标准、由显性的工资平等发展到教师实际收入的真正平等”的思考等,都是来自实践的宝贵成果,是在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的。有了新《义务教育法》保驾护航,相信我国的义务教育会越走越好,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享受到免费、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编按]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及时、规范支付,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财政部、教育部反映。  相似文献   

7.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4,(6):6-8
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二天,就召开这个会,足见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去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对“一费制”地区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的地方实行了补助政策,重新核定了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的扶持力度。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
报刊撷英     
教育部部长周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遭遇五大新问题教育部部长周济4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报告时表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包括教师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等。去年年底国务院下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确定了新的经费保障机制。包括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强调将农 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管理上收到县。这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必将对基 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 成为社会热点,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 师素质的提高。各市、县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自 己肩负的“主要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解决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值此教师 节到来之际,本刊就如何落实《决定》精神,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这一话 题,走访了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领导。请听听他们的呼声吧!  相似文献   

11.
"一费制"政策失真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凯 《教学与管理》2005,(11):13-15
为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国家于2001年开始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试行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一费制”政策试行几年来,基本上达到了政策制定的目的,得到了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的拥护。为此,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要求2004年秋季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但在“一费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政策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消息 教育部2月5日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教师工资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宁新江 《云南教育》2011,(16):44-46
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新法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义务性的特征,明确了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而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第十八章“保障经费投入”中指出:“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就充分说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将逐步提高,而如何使用好这一惠民工程资金,发挥其最佳效益,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熊长虹 《四川教育》2006,(12):13-13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今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开宗明义地点明了实施义务教育是国家意志,因此,政府推动是当然之举。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主体是政府。本期“热点话题”着重介绍了万源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做法,安岳县化解教育债务的探索,渠县以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实践,广元市直面现实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建设性思考,从中,我们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地政府积极、有效的作为。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无疑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出决策建议,才可能将新《义务教育法》的法理创新变为全社会欢欣鼓舞的现实。万源市提出的“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的建议,安岳县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所做的提高教师待遇的努力,广元市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由省级统筹变为省级保障、实行省级政府辖区内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与审计制度,统一行政区域内教师津补贴政策和发放标准、由显性的工资平等发展到教师实际收入的真正平等”的思考等,都是来自实践的宝贵成果,是在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的。有了新《义务教育法》保驾护航,相信我国的义务教育会越走越好,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享受到免费、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1):80-80
教育部:2014年义务教育老师拟定期异校轮岗 近日,教育部公布会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意见》的总体思路是,教育部将制定原则性的规定,但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和已有其他地方经验,制定各地教师交流细则。定期异校轮岗不仅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意图促进教育均衡的举措,还认为可借此打破公办学校教师“铁饭碗”。四川成都、福建等地已率先开展“县管校用”试点。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今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开宗明义地点明了实施义务教育是国家意志,因此,政府推动是当然之举。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主体是政府。本期“热点话题”着重介绍了万源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做法,安岳县化解教育债务的探索,渠县以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实践,广元市直面现实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建设性思考,从中,我们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地政府积极、有效的作为。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无疑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出决策建议,才可能将新《义务教育法》的法理创新变为全社会欢欣鼓舞的现实。万源市提出的“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的建议,安岳县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所做的提高教师待遇的努力,广元市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由省级统筹变为省级保障、实行省级政府辖区内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与审计制度,统一行政区域内教师津补贴政策和发放标准、由显性的工资平等发展到教师实际收入的真正平等”的思考等,都是来自实践的宝贵成果,是在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的。有了新《义务教育法》保驾护航,相信我国的义务教育会越走越好,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享受到免费、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1998年11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要点):一、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今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开宗明义地点明了实施义务教育是国家意志,因此,政府推动是当然之举。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主体是政府。本期“热点话题”着重介绍了万源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做法,安岳县化解教育债务的探索,渠县以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实践,广元市直面现实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建设性思考,从中,我们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地政府积极、有效的作为。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无疑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出决策建议,才可能将新《义务教育法》的法理创新变为全社会欢欣鼓舞的现实。万源市提出的“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的建议,安岳县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所做的提高教师待遇的努力,广元市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由省级统筹变为省级保障、实行省级政府辖区内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与审计制度,统一行政区域内教师津补贴政策和发放标准、由显性的工资平等发展到教师实际收入的真正平等”的思考等,都是来自实践的宝贵成果,是在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的。有了新《义务教育法》保驾护航,相信我国的义务教育会越走越好,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享受到免费、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但当前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前景并不容乐观。本文指出了“以乡镇为主”时期和“以县为主”时期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资的基本状况,提出教育经费现在面临的来源缺口的填补问题,教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的问题,农村学校校园设施的维护资金的保障问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出了一些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2005)4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我国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 在“十一五”规划的五年(2006年-2010年)中,我国将累计投入总额达270亿美元(约合21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新机制”给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带来了哪些挑战?对缓解农村中小学办学困难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为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实关注“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