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合陂之役是后燕和北魏之间进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大战。战前两国曾有过短暂的结盟。两两国的分歧在于后燕欲控制北魏,而后则寻求独立,矛盾在争夺贺兰部众问题上爆发,导致两国绝交。当作为缓冲区的西燕势力被消灭后,两国的战争遂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攻坚之役     
2010年初,作为新生事物,新乡市职业教育局的产生有两大背景:一是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全省5年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快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2009年,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  相似文献   

3.
一生功绩卓著的曹操,基本品质中没有诚信;在政治斗争中奸险诈伪,残忍好杀;人民视之为奸雄;他永远解不了忧。  相似文献   

4.
青春之役     
《中学时代》2020,(9):31-33
<正>中学时代,我与我妈多年的"战争"一度到了白热化阶段。如果说童年是强弱悬殊、被迫"丧权辱国"的话,随着心智增长、体力增强,进入青春期后的我逐渐滋生出放手一搏、争取"自治"的妄想。在家庭斗争中,不怕父母聪明,就怕他们清闲;不怕他们多才多艺,就怕他们毫无爱好;不怕他们富有成功经验,就怕他们把没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我妈,可以说是这些方面的顶配。我爸时常出差,动辄消  相似文献   

5.
泛舟之役     
(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日:“重施②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③,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日:“天灾流行,国家代有④,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日:“其君是恶⑤,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日泛舟之役。  相似文献   

6.
千年之役     
战鼓起,兵勇们越过国界.等待我们的是山崖上数以千计的弓箭手,我们中了埋伏,伤亡过半.  相似文献   

7.
泛舟之役     
大秋 《课外阅读》2006,(8):62-63
有句老话流传甚广,叫做“春秋无义战”。诚然,往昔的冷兵器时代,“国家”间的一切来往,均是以政治目的的实现为动力的,而军事争斗也确是政治最终和最有力的表现,然而,在那铁血杀伐的同时,也诞生了影响中国化数千年之久的周礼。正是这以“仁爱”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使戟戈铿锵中也不乏温暖祥和的妙音。且看《左传》中僖公十三年、十四年的两段记载——  相似文献   

8.
千年之役     
战鼓起,兵勇们越过国界。等待我们的是山崖上数以千计的弓箭手,我们中了埋伏,伤亡过半。 我是众多兵勇中的一员。将军说我们只是诱饵。我们的任务是将敌方的主力引诱出来,将我们尽情屠杀,然后放松警惕。那时我们左有两翼的主力就会强渡过河,以铁钳之势给他们致命一击。将军的话说得虽然委婉,但是我们都明白,我们的任务,其实就是送死。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相似文献   

9.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雄踞河北的袁绍才灭掉老对手公孙瓒,就开始准备南下袭击许昌,把汉献帝捏在手里。袁本初不是白痴,虽然预见力不够,可是曹操尊奉天子以后得到的诸多好处,他可都一一看在眼里。不行,我是新时代的老大,你曹操光给个大将军的虚名给我可不成!  相似文献   

10.
公元四世纪初,腐朽的西晋王朝行将复灭。北方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和一些汉族官僚地主纷纷起兵,相继建立了许多短暂的割据政权,前后历时一百三十余年,旧史称“五胡十六国”。当时多数政权是乍建倏灭,存在时间极为短暂,唯有汉族张氏的前凉政权享国七十六年,为十六国时期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政权。前凉为什么存在时间最长?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正确的用人政策恐怕是个重要原因。本文拟就其用人政策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正> 六合之役,是太平天国军事史上一次重大的战役。它事关太平军北伐之举,又为三河大捷、保卫安庆奠定了基础。六合,古称瓜步。南临大江,北接天长、盯眙,东靠仪征、扬州,西通滁县,全  相似文献   

12.
曹操,字孟德(155——220),沛国谯(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之所以在政治上得到迅速成功,为统一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因为他能摧抑豪强,代表了地主阶级中较寒微阶层的势力;实行屯田,在经济上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尤其在用人上,真正做到了用贤任能,这是他政治上成功,军事上胜  相似文献   

13.
14.
建文帝即位后施行削藩政策,激起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以失败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建文帝的八个不足:性格的宽厚仁慈,过重的文人气息,竞争对手的强大,能臣悍将的匮乏,用人方针的不当,削藩策略的失误,征讨方式的缺陷,宦官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宋金战争中,南宋军队大败兀术亲率精锐主力的战役,主要有和尚原、仙人关、顺昌(今阜阳)、郾城、颖昌五次大捷。顺昌之役是宋军平原阵地战重创金兵主力的第一次大胜,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以少击众、以弱制强、巧施兵略、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这次战役是绍兴  相似文献   

16.
寇准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三次拜相,为官清正,曾经在澶渊之役中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澶渊之盟的订立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北宋政权的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熙河之役     
吐蕃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唐朝开国之始,吐蕃族崛起于西藏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主专政的政权。安史之乱后,吐蕃乘唐朝衰弱之机,用武力夺取了河西、陇东地区,控制了西域全境。五代时,整个河西地区基本上被甘州回鹘及吐蕃诸族瓜分。宋初、吐蕃一分为二,以潘罗支为首的六谷部集团控制着西凉一带,而唃厮啰政权则占有以河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在宋夏对峙期间,双方争夺河西、河陇一带的控制权势在必行。这无论对北宋还是对西夏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8.
尹隆河之役是清军与捻军的重要一战,它对战局以及清军内部湘、淮系力量的相对消长变化都颇有影响,本文拟作简略考察。捻军分为东、西捻两支后不久,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的东捻军由河南进入湖北,1867年初抵汉水东岸的钟祥臼口一带。时李鸿章已取代曾国藩为镇压捻军的主帅,节制前敌淮湘各军。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为湖北巡抚,自然负有保境之责。湘系另一要员左宗棠受命赴陕镇压西捻军,途经湖北暂时逗留。他们基于“扼地兜剿”的对捻作战方略,共同部署实施了所谓“臼口之围”,利用西、南两面有汉水阻隔,北面有大洪山堵拦,东面虽较为开阔,但亦“河湖交汊”有险可守的地理条件,集中7万余人的兵力于鄂境,对东捻军进行“围剿”。时东捻军“众逾十万’,骑兵居半,被蹙于这样的地带,显然是不利于发挥其“以走致敌”特长的。本来,东捻军入鄂并非打算长久滞留,而是要由此“长驱西上,一入四川,据巴蜀之利,一上紫荆关,合张总愚(宗禹,  相似文献   

19.
李化龙为河南长垣人 ,明代万历年间率军平定了西南夷播州地区杨应龙的叛乱。这场战争是明代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著名战例 ,极大地提高了明政府在西南地区的威势 ,也显示了李化龙卓越的文才武略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南征的战略重点不在打击少数族酋长叛乱势力,而在平定南方诸郡汉族大姓耆帅和地方官吏叛乱;南征军所达最远地不是滇池,而是今天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南征及其善后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此后南方诸郡没有再发生汉族大姓耆帅和地方官吏的反叛,少数族叛乱的次数和规模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