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对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儿童触及社会的第一道关口,因而家庭成员的组成结构,以及一个家庭的完整程度,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更是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农村离婚率的升高,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产生暴力倾向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从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后的纠正问题来做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彦红 《宁夏教育》2011,(12):75-75
由于种种原因,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厌学、逆反、易怒、抑郁、恐慌、暴力、品行不良等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正常发展,需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家庭方面第一,父母要重拾生活的信心。单亲家庭对离异或亡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立业之本。健康的心理能促进青少年个性的良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反之就会形成不良的品德,甚至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上升和低龄化趋势,究其原因,大多与他们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最持久、全面,也最深刻。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畸变。一、错误的教育思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父母的急功近利思想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应试教育使不少家长盲目追求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而父母的生活态度和看法往往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在乎分数、名次,孩子就会学会追名逐利;如果父母在乎孩子的思想品质培养,孩子就会轻松自在地健康成长。但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家长,孩子的分数、自己的面子远比孩子的成长重要。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中学要上重点的,大学要考名牌的”。在家长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孩子极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  相似文献   

4.
面对孩子的出走,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的正确教育是避免孩子离家出走的最好药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在成长中,心理上还在依赖父母,但行动上却表现出想独立的倾向,时时希望得到尊重,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冲突。父母应细致观察孩子,注意其细微变化,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尊重  相似文献   

5.
齐齐 《家教指南》2004,(11):45-47
心理学家和医学专家发现不少孩的心理问题跟家庭有关系,孩子们的病是他们的家庭不健康的一个身心面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孩子方法的好坏以及态度是否一致,母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如何,父母关系好坏,以及家庭结构是否稳定,是儿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调研究表明,在父母关系不好,分居和异的家庭中,儿童心理卫生存在问题达21%以上。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父母在中经常争吵,孩子在学校中容易表现一种暴力倾向。在父母关系不好以及亲家庭中,儿童受到的心理创伤严,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压抑…  相似文献   

6.
在全世界,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呈低龄化、智能化和恶性化倾向。据调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因素,有青少年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更有家庭方面的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摇篮。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思想、态度和言行就开始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所有犯罪青少年身上,人们几乎都能看到或找到家庭的负面影响和父母教育不当的因素。有的父母离异,对子女不能尽管教和抚养的责任,致使孩…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发现不少孩子的心理问题跟家长有关系,孩子们的疾病是他们家庭不健康的一个身心方面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孩子的好坏以及态度是否一致,父母关系的好坏及家庭结构是否稳定是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表明,在父母关系不好、分居或离异的家庭中,儿童心理卫生存在问题的达21%以上。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父母在家中经常争吵,孩子在学校中容易表现出一种暴力倾向。在父母关系不好以及单亲家庭中,儿童受到的心理创伤严重,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压抑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拳脚相加不再是家庭暴力的唯一形式,一种以冷漠、蔑视、厌恶、辱骂、恐吓等为特征的“家庭软暴力”正在悄悄地走来,孩子已经成为家庭软暴力的直接受害者。据心理学专家介绍,家庭软暴力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涉及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素质、人际沟通等多个层面。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急剧的社会变化、多元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软暴力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地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9.
吴凡 《宁夏教育》2008,(12):77-77
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家庭成员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感情、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等。家长的性格、兴趣、才能以及情绪状态等,时刻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影响着家庭心理环境。影响家庭心理环境的诸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的。他们的合力如同一个磁场,对每个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心理环境,就能造就出孩子什么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陈丽萍 《考试周刊》2009,(30):223-223
“身在福中不知福”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弱,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老师和父母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和父母意识到应该给孩子进行AQ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朱雪琴 《教师》2014,(28):19-20
正每个孩子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其心理成长都有一定轨迹。由于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在万般宠爱的同时,也往往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在学业成绩方面,期望过高,因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也应从家庭起步。对于家长而言,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映射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会成为孩子身上的烙印。因而,家长的言谈举止、教育孩子的方式,一不留神,就会给孩子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对孩子造成隐形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  相似文献   

13.
父母的情感态度和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父母不仅造就了孩子的身躯,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儿童生活在公…  相似文献   

14.
特殊家庭孩子是指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父母一方已故、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法照顾而跟随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的孩子。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的烦恼多多,特别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偏差。因此,教师和监护人要了解并合理对待他们的各种心理表现,帮助他们正确走上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那些处在和睦家庭之中能经常得到父母关爱的儿童,其发育状况比起生活在单亲或者父母经常不和的家庭中的孩子要好得多,他们长大后普遍身材较为高大,英国的一项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对于上述身体发育上的差异,研究者们倾向于用心理因素来解释。首先那些能充分享受到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的孩子,摄食营养有保障,躯体疾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不存在影响正常进食、消化和睡眠的“负面心理状态”,因此生长激素的分泌也较旺盛。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下丘脑分泌的促生长素释放激素减少,这是…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美国,校园暴力已成为令人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而且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向小学校园蔓延。除此之外,还有校园毒品泛滥,青少年酗酒、抽烟、遭受家庭暴力.少女怀孕等。由于在美国存在许多单亲家庭和未婚妈妈.而且很多父母出外工作,把孩子丢在家里,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就容易出现心理闭塞、抑郁、暴怒、暴饮暴食等症状,心理极不稳定,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统计显示,每个父亲每天和子女待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不超过7.5分钟。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孩子都富有同情心。但有时也可见到有些孩子在残酷地对待小动物。如,把昆虫的翅膀拔掉,头扭下,眼睛捅瞎;把小猫、小狗的腿打断,再扔入水中;把青蛙对半劈死等等,对此有时当父母的也会感到莫名其妙。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残忍行为?其实,从环境和教育两方面来看,都是事出有因的。孩子的残忍行为,往往是其心理上受压抑感的一种表现。如孩子的父母感情失和,经常吵架,甚至互  相似文献   

18.
<正>模仿性攻击行为是模仿别人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括身体、心理或言语等方面。一、模仿性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1.家庭教育因素(1)家庭的环境氛围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矛盾重重、你争我吵的家庭里,父母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学会一些攻击性行为。(2)家庭的榜样作用有些家长习惯于用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在某些方面也为孩子提供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趋严重的大学生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问题对校园和社会构成了很大威胁。大学生校园暴力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家庭、校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都潜伏着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的心理诱因。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预防教育与法制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净化校园环境等方法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一个人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群体。要想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必须要先成人,只有成人才会成才。成人要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家长要从家庭的环境开始,从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培养孩子成人,让家庭成为孩子成人的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