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性。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选文内容的认识一是感觉“大”,一是感觉“远”,学生的感受既浅薄又表面化,因此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延仲思想教育内容,促进认识的内化,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观华 《广东教育》2002,(12):44-44
语文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情与美,而情与美主要来源于文学。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语文教育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以情与美为特征的文学教育,对语文课上少得可怜的一点文学,我们的语文教师也将其皮肉与灵魂分开,变成抽出了灵魂、意蕴和滋味的文学知识、文学技巧和文学理论的传授。语文课更多的是考虑政治思想、作家名气、社会需要,忽视了文学的美感、作品的质量、人的心灵需要,学生难于领略到灿烂辉煌的文学世界的风貌,体会不到人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舒张。须知,学生的文学基础不牢,语文素质就只是一…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审美教育.而后是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获得审美教育和审美教育有哪些任务。这是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我们,也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只为了欣赏别人,更应该让自己也成为别人欣赏的对象。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就着让人变得有知识修养、有品位、充满着人性美。而这一切的实现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春雨伴随着和风悄悄乘夜而来,细细而下,只求润物不求人知。它富于特色,贵在“潜”字,妙在“无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也应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7.
让赏识的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语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在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审美教育:激发情感,真切感知;对照比较,辨别真伪;借助形象,启发联想;揣摩体味,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追求成功。教育也在呼唤着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指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为目的的教育。它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决定了语文教学具有诸多教育功能,其中包括当今竞争社会所需要的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的培养,包括努力争取成功、善于获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自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和美好情操的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语言教学必须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吸取营养,陶冶性情、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虽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救育思想不尽相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而语文教学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14.
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以四条鲜活的生命的骤然消失引起了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但人们在探讨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后期措施上,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瞻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个学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决定了它比其它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健全心理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有一个和谐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对审美客体移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审美教育要使学生具备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再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人的心理品质是后天的影响同先天禀赋的交互作用构成的。因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尤其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引导 ,让学生了解某些心理问题 ,及时疏通他们存在的某些心理障碍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方面的教育现代的学生生存压力大 ,生活范围狭窄 ,交往技能不良 ,导致情感失调 ,酿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如某地一位三好学生因唱歌跑调而自杀 ,天津某中学一宿舍女生集体喝农药 ,七死一生 ,等等。因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再不容漠视了。我在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时 ,有意引导学生品味…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而学生却死气沉沉,神情淡漠。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情感教育被抛弃的缘故。由此可见,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沈辉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2):111-114
本文概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它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两个方面:主观必要性和客观可能性,着重论述了如何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苏惠 《青海教育》2003,(10):35-35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课文的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受的材料,在教学作品时,教师应选择精彩段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通过朗读去感受语言的节奏和情感,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读鲁迅《社戏》,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根据字句展示的意义及特定的语脉联系,一步步切入文章主题,并通过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月光皎洁”、“朦胧”等,感悟作者对江南水乡的柔美之爱及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话强调了语文课程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给学生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