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战国策·赵策四》“触詟说赵太后”章,亦见于《史记·赵世家》和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裘锡圭先生曾据帛书考释过其中四则文字。今援其例,续考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今本《战国策》却误把“龙”“言”两字并为一字,于是有了个“触詟”。《史记·赵世家》记为“触龙言愿见太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所说与《史记》完全相同。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面世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代,"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纵横家顺时而兴,应时而盛。他们或奔走游说,驰骋辩才;或入朝干政,出谋划策,活跃于当时政治、外交舞台之上。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在当时左右政局,声威显赫。刘向《校战国策书录》所谓"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就充分肯定了他们在当时举足轻重的政治作用。然而在《汉书·艺文志》所谓"九流十家"中,"纵横"是不太显眼的一家;而在先秦诸子中,"纵横"也没有取得如"儒"、"墨"那样号称"显学"的地位。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5):18-25
《战国纵横家书》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等人的书信和说辞。本文认为《战国纵横家书》中的上行文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新闻信。《战国纵横家书》上行文书具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属性,"5W"要素较为齐全,同时还体现了中国早期的劝服传播理念以及两面提示、恐惧诉求等传播技巧。本文认为,《战国纵横家书》的上行文书已初具现代新闻故事结构,孕育了中国的早期新闻文体。上行文书的传播活动推动了策士与战国各诸侯国君间的信息交流,是唐代进奏院状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经刘向整理、定名,成三十三篇,《汉书·艺文志》亦著录如是。然此书至唐时似已有所缺佚,《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通说韩信自立的一大段文字,司马贞《索隐》云:“案:《汉书》及《战国策》皆有此文。”①而今本《战国策》无载。至宋初,此书残缺益甚,在政府的藏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狐白》全称为《鼎镌金陵三元合评选注战国策狐白》,为海内外珍稀古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独藏。其评注者为明代三位学者汤宾尹、朱之蕃、龚三益,除自评自注外,还集有同时代及以前近百位学者的精美注语。评注语以题首注、眉栏注、正文夹注、尾注的形式出现,评注内容明显带有明代重义理的特色。《战国策狐白》作为一种古籍孤本,必然在版本、校勘、辑佚等文献领域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文主要对《左传》、《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世本》、《史记》、《汉书》等的注释及流传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矛盾律和排中律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战国策》的论辨艺术进行分析,展现《战国策》对逻辑规律的自觉遵守,显示古人在论辩上的聪明智慧。  相似文献   

9.
论文主要对《左传》、《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世本》、《史记》、《汉书》等的注释及流传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稿对《战国策》400余章逐章加以研究,辨析史实真伪,考订所属年代。作者萃集众家之说(包括未刊的四川大学黄少荃先生《战国史考辨》一书的部分内容),分析判断,或择善而从,或自树新义,考订比较慎重,推断言之有据。《史记》及秦汉以前子书中,凡有与《战国策》之文相同者,皆一一注明,颇便参稽。本稿对千余年  相似文献   

11.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言行、策谋的书,西汉时由刘向整理校定。至东汉,有高诱为之作注。南宋初年,又有姚宏续高诱注。我馆收藏有三种高诱注姚宏续注本《战国策》,本文考证了这几种版本的源流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已有三四十年的历程,但是对《战国策》的传播学研究尚处于粗浅阶段,主要表现在研究视野狭窄,以及对西方传播理论资源的批判性借用尚不充分.本文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说明对《战国策》的传播学研究可以更为深入.在传播学的视野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叙述的就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活动,而且这三种传播实...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历史文献,语言精练生动,巧用寓言、比喻,寓意深刻精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4.
侯步云 《兰台世界》2016,(5):138-139
《春秋》学在北宋时期为显学。刘敞是北宋《春秋》学重要代表人物,著有《七经小传》、《春秋》五书。其中《春秋》五书主要突显儒家之道、王道理念,有其经世致用之特色。  相似文献   

15.
《春秋》学在北宋时期为显学。北宋晚期学人萧楚对《春秋》有一定的研读,其著作《春秋辨疑》具有以专题例法解经,意在经世的两大特点,进而阐释儒家仁义之道。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而对后世思想文化影响较大的有“十家九流”,其中以儒、墨、道、法最为有名。墨家是惟一曾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一个学派,从有关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其当时的盛况。《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吕氏春秋》中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以属弥众,弟子弥丰。孔墨之后,学显荣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还说,墨子“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但其“盛誉流于北方;义声振于楚越。”可见,在先秦诸子中没有哪一家能与墨家相比。就连儒家的孟子在批判现实和其他学派时也曾对…  相似文献   

17.
从《战国策》的形成史来看,它应有其每一篇的原始作者,有作为其前身的早期结集本及结集人,然后才有了刘向的编辑整理。不过对于上述前两项,后人也是众说纷纭,已不甚了然了。本文综合学者们的各种研究,对它们作了一番清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第一次对我国图书进行大规模校理,"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这就是刘向所作的叙录。这些叙录存于今者虽仅见于《战国策》、《孙卿新书》等数篇,但这是我们研究校勘史、目录史乃至书籍制度史的宝贵资料。刘氏这些叙录是按一定格式写成的,在交待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代,许多纵横家为推行自己的主张奔走游说于各国之间,在这舌辩盛行的氛围中,韩非子认识到掌握被说者心理的重要性,写下《说难》.  相似文献   

20.
《瀛奎律髓》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唐宋律诗选本,对后代影响甚巨。在清代,因"唐宋诗之争"而成"显学",出现了多种评点本。本文对该书版本源流进行考察,以期管窥其经由一般学人之手进而走入诗人视野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