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蓬勃发展的上海社区文化,正在有力地夯实上海都市文明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巾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上海文化建设坚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功能性重大项目,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满足市民需要的公益性基础项目,小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已有一批有识之士组成多学科的课题组,围绕着文化变迁及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切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类型的社区进行考察,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型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一大批人员涌入了市场经济大潮,流通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体制的发展格局。面对这种新的市场经济态势,如何正确处理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以文化市场为视角,略陈管见,旨在让大市场中的管理者与经营者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颇繁,上海对外演出市场已逐渐形成。仅以1992年为例,上海派出的演出团(组)达76批。其中,派往日本的有18批,派往美国的有5批,派往香港地区的有10批。这一“特殊市场”,为上海文化艺术跨出国门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开辟了一条可运行的轨道。市场“倾斜”之利弊目前,上海最大的对外演出市场在日本。自80年代末至今,上海每年派往日本的表演艺术团(组)均在10多批以上。其数量,在上海派往各国(地区)的表演团体中占据首位,在全国各省(市)欢往日本的表演团体中亦名列前氛祛种向日本的“倾…  相似文献   

6.
台湾人与上海,因现实的种种内因外缘,他们的存在既具体而丰富,然而也因历史的盘根错节,同时也复杂难解,令人欲说还休,却又欲罢不能、这是台湾学、化史中需填充的一段空白。上海像一块磁铁一样,紧紧吸住一批台湾人:旅游于沪上、负笈于沪上、经商于沪上、谋生于沪上、征召  相似文献   

7.
江迅 《文化市场》2001,(1):27-28
新的上海博物馆落成时,一度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对外地人说起这博物馆,上海人总会显出一种自豪。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落成,香港人知之却不算多,一听到“文化”两字,就冷却了前往参观的冲动。它的吸引力,不如一场迎新花车嘉年华,不如高科技电讯展销会。也不如启德旧机场的跳蚤集市。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总是静态的,严肃的,学术味浓浓的。这两天,文化博物馆在地铁做了不少广告,印刷精美的宣传品又广为散发,媒体再三报道,香港人才明白,这新的博物馆,是一座香港平民文化的宫殿,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于是,普通香港人才纷纷前往。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6-47
11月3日,“首届上海市社区学校展演活动”启动。在为期2个月的展演活动期间,全市各区县220所社区学校近70支文艺团队1500多名演员集中参加舞蹈、时装、戏曲、拳操、歌咏和器乐等六大类专场演出。全市17个区县的29个分会场集中展示一批社区学校优秀特色项目,内容涵盖剪纸、编织、微雕、顾绣、绒绣、舞龙、农民画、瓷刻、书法、鼓文化与打莲湘等。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通知精神,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5.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占68.9%,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约占31.1%。其中东方网业务楼和上海影城二期等2个文化设施项目基本竣工,市重大工程大世界修缮实现开工建设。另外,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完成1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30个社区信息苑和1423个居委和农村信息点的建设,其中2008年全市新增27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个社区信息苑,823家信息点。2008年度宣传文化系统投资紧密围绕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结合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社区内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团队(简称社区团队)是社区内的居民出于强身健全、结交朋友、丰富生活等目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众队伍,是社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社区团队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加强党对社区团队的领导,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上个台阶,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对外交流概况 2004年上海市文广影视交流项目全年出访达457批,3157人次:其中赴境外拍片、采访达82批,304人次;文艺院团赴境外演出五113批,2081人次,演出场次为757场;业务谈判、参加国际多边会议等达211批,642人次;全年共引进532项,11142人次,其中:引进境外文艺团体来沪演出625场,涉及285个表演团体,7185人次;在商业娱乐场所演出的境外商业乐队达275个,3215人次;邀请境外影视制作公司来沪暑访、拍摄影枧剧(包括短片)共188批,832人次。国(境)夕政府代表团来访28批,187人次。其中,部长团9批,47人次。  相似文献   

13.
文化设施建设概况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重大义化设施项目推进的关键年,一批市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完成“十二血”规划、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殷一璀 《上海文化年鉴》2005,(1):I0046-I0051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是新世纪新阶段上海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指出,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他要求上海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党中央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上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认清上海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上海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部署上海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会上,陈良宇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对上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和工作蘑点提出重要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就上海文化工作向大家做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11,(1):15-55
上海文化概况综述 2010年对于上海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并获得极大成功,以“成功、精彩、难忘”而载人史册。在184天的会期内,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世博会上进行了精彩展示,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就,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在世博会的带动下,上海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表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公共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文化创新活跃等各个方面,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文化规划”所制定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6.
市民教育     
市民教育概况截至2012年12月,上海共有220家社区学校、4892个分校和教学点,覆盖全市区县、街镇(乡)、村居委,在校学员380000人,面向24000000多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17.
位于龙华殡仪馆业务大楼5楼的上海殡葬博物馆于5月16日开馆。殡葬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展陈一批珍贵的殡葬史料,生动地展示了百年来上海殡葬文化和殡葬历史。许多上海先烈先贤、文化名人的葬礼照片、殡仪馆的股票凭证和殡葬用具都是首次展出。孤军营战士公祭谢晋元烈士的照片,当年十多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鲁迅出殡时送葬场面和复旦大学第二任校长李登辉家祭等照片,以及1944年殡仪馆发行的股票“股款收据”和“股东分户簿”;解放前同乡公所开办的慈善殡葬场所使用的殡葬服务器具等,  相似文献   

18.
中央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知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了具体的阐述。那么社区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服务人民大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加强社区化建  相似文献   

19.
号称东方明珠的中国上海在新世纪首年可谓盛事不断,刚刚结束了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的浦江两岸,又在飒飒金风中迎来了欢歌笑舞的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的目前国内惟一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本着“把艺术节办成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宗旨,艺术节广纳中外名流、名作、名剧、名曲,坚持经典一流和探索创新的有机结合,精心策划主体演出,努力打造品牌质量,使这一盛大的综合文化艺术活动的舞台一边与世界相连,一边与中国上海的普通大众相系,在努力跻身于世界著名艺术节的过程中,使之最终成为更多的人参与和喜爱的人民大众的节日。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有来自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以及中国国内十多个省市的优秀剧(节)目共50多台,其剧(节)目国内外比例几乎各占一半。艺术节所展示的品类有芭蕾、现代舞、交响乐、室内乐、爵士乐、杂技、魔术、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歌剧、演唱会、艺术展览、社区联欢……等等。本届艺术节的剧(节)目在数量上与上两届相比,可算基本持平。然而,于内容上则更具特色和新意。第一,该届艺术节努力突出“国际性”和“经典性”。艺术节邀请到一批世界一流的优秀节目,如俄罗斯国立模范大剧院芭...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文化市场》2003,(5):7-30
徐汇区是上海市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中心城区。徐汇区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徐汇区的发展,受到徐汇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因素的制约。正确认识徐汇区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是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确立社区文化发展的战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