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全书的落脚点。第一、二单元是从共性方面介绍有关“文化”的相关知识,可合为一个小专题,第三、四单元相应地列为第二、三小专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这一任务群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一项参与、体验、探究的实践性活动。该任务群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于普通高中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该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全书的落脚点。第一、二单元是从共性方面介绍有关“文化”的相关知识,可合为—个小专题,第三、四单元相应地列为第二、三小专题。  相似文献   

4.
<正>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对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属于“实践活动类”单元,强调学生要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该单元打破传统阅读分析式的教学模式,用学习任务进行统筹,带动学生对相关拓展资源的学习与探究。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的接受型学习方式,而是在亲身体验与自主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本文从该单元的学习任务解读入手,研究单元编写特点,提出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运用特色文化资源实施“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老师和学生在复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时,感觉内容空洞,脉络不清晰,术语之间的关系复杂,觉得很难掌握和理解。学生记忆了很多内容,考试时却始终不会做有关的主观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在讲授和复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时,笔者始终按照两条线索展开教学,一条紧紧围绕先进文化展开,另一条围绕文化建设展开。先进文化这条线索,笔者按照先进文化是什么,为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建议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本课为历史(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岳麓版教材将其归入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列在该单元之首。有关“西学东渐”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本课学习内容出自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此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本课为此单元第一个学习活动“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访谈家乡的某位人物,并撰写家乡人物志。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是整个文化生活的落脚点。在学习前三个单元时,大家可能觉得脉络清晰,容易把握线索,而到了第四单元,总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存在交叉重叠,文化名词术语又相对较多,学习起来确实困难,那如何学好第四单元的内容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学习任务群”是新一轮语文课改的要求,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必然趋势。聚焦微专题,设计学习支架,让学习更加深入而高效,更有利于“学习任务群”真正落地。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巧建图式支架、情境支架、内外资源支架,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增强学生的文化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任务群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一个活动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课标中明确,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主要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有以下几点。1.聚焦特定文化现象,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就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反映国人审美追求等展开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2.
刘颖 《学语文》2022,(4):37-40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全新的活动单元是亮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以探寻肥西淮军圩堡群为例,通过三类课型,即自学导学课、活动探究课、分享评价课,尝试探究“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整体学习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3.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全书的落脚点。第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说明《生活真方便》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童年的乐园》这一活动主题的一个主题活动。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是根据《新课标》中“了解、关心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发展变化”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旨在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资源、公共设施,并爱护它们,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一单元包括“我的家,在这里”、“童年的乐园”、“请到我的家乡来”、“明天更美好”四个活动主题。《生活真方便》是第二个活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危机,促使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开明官员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进行吸收外来文化、更新传统文化的实验。从而开始了中国社会、文化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文化探索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构成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先进文化的全部景观。“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总纲。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代表”指导下制定的先进文化建设方略将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持久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支撑。由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着“多元一体”“团结奋进”“守正创新”的文化属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水源”“能源”“光源”的时代价值,夯实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的背景有两个特点: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还处在动态的发展建构中,二是育人对象“00后”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在此背景下,以高中新课标和义务教育新课标为依据,讨论建构开放、多样、有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程体系,梳理初高中统编教材内容,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程实施,方能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凸显“文化自信”的首位度。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3)第54页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导言部分写道:“17世纪初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从塔顶抛出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球,结果这两个球同时落地。这一实验证明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它否定了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关于物体大小决定了下降速度快慢的认识,为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空间上的先进和优势。由于较早接触西方文明,近代闽都文化努力促进中西方交流,引进西方文明,输出中国文化,为推动中国的文化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杰出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人更直接参与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福建船政作为近代“闽都文化”的代表,从多个层面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体系,推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外,“闽都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也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中发挥了作用。闽都文化的历史总结对当代福州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