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一、引《出塞》,激诗趣 (课前让学生猜名字中带“龙”字的明星,如释小龙、李小龙、成龙,引出明代诗人李攀龙) 师:(出示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画像)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真正的“明星”,因为他用一双慧眼发现了一首唐诗,而且为这首诗写下了感动中国的评语“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就是咱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出塞》。(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2.
双节棍     
双节棍可能是武术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武器。从喜剧剧目到李小龙和成龙,双节棍都有助于将武术和其它打斗形式区分开来。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可能是《龙争虎斗》中的李小龙仅凭他的双节棍就制服了一屋子的大汉。“双节棍”一词其实是冲绳话,字面意思是“双连棍”。  相似文献   

3.
释小龙,原名陈小龙,少林寺第29代接法传人释永信大师的弟子。他在4岁时,以电影《旋风小子》叩开了影视界的大门。此后,他又拍摄了《新乌龙院》、《中国龙》、《至尊少林》、《少年黄飞鸿》、《少年包青天》、《九岁县太爷》等20多部影视作品。他武艺高强,演技精湛,倾倒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观众,海内外众多媒体都亲切地称他“少林功夫小子”。习武释小龙出生在嵩山脚下一个武术世家,他的父亲陈同山是远近闻名的拳师。陈同山给儿子取名陈小龙,是希望儿子能像李小龙、成龙一样,成为一个武术明星。陈小龙两岁时,开始习武。压腿、劈叉、下腰……陈…  相似文献   

4.
越是走红的明星,越是胆子小……此话不假。成龙在电影的拳脚功夫可谓是盖世无双,也令影迷们崇拜不已,可就是这位银幕英雄却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鼠辈”。成龙最惧怕打针。这是他在电影《笑星撞地球》节目中公开承认的。一次龙大哥拍电影不小心伤了左眼,一听医生说要打针止痛,他当场予以拒绝,结果医生只好采用电疗。伤口几经折腾,成龙的左眼愈合后形象欠美,不得不割个双眼皮以图传神。  相似文献   

5.
在李小龙去世之后,香港影坛曾涌现出一批功夫明星,成龙便是其中的一位。在模仿者纷纷被时代所淘汰的时候,成龙却以其特独的魅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龙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成功地开始了他的电影之路,《醉拳》《A计划》《警察故事》等片让他在香港影坛迅速蹿红,并于80年代称霸亚洲  相似文献   

6.
九月一日全美发行的成龙英文版自传《我是成龙,我在动作片里的人生》(I AM JACKIE CHAN—MY LIFE IN ACTION),花了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华裔作者杰夫杨近两年的时间,跟着成龙到处跑,才完成。书中有成龙的“感情”世界,其中包括他与已故女友邓丽君的一段情,以及他如何被老婆林凤娇所“圈住”的结婚过程。因是口述所写成的文体,常是趁成龙在拍片之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博览》2012,(19):39-39
近日,林更新在微博上发布一张黑白近照,戴着蛤蟆镜,身穿高领套头衫,模仿约翰·列侬。想必小新童鞋也想乘着伦敦奥运的翅膀,来一首《Hey Jude》呀,虽然是向偶像致敬,却纷纷遭到网友吐槽,网友纷纷留言:“小新转型了。”“大叔诶。””像李小龙?”“不,是成龙!”……不过林更新已经说了,他是盗版列侬,人家明明写着”约翰依列”...  相似文献   

8.
话“龙”     
中华民族以“龙”作为是自己的象征,中华儿女则是“龙”的传人,这已为世人所公认。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龙”的形象也很多:首都北海公园九龙壁上神采各异的“龙”、天安门前华表上腾空升跃的“龙”,至于重大喜庆节日时人们制作的各种“龙”,更是神气活现。这里所说的“龙”和中学《生物》课本中提到的“龙”是否一样呢?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龙”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实生活中有谁见过“龙”,“龙”的形象到底从何而来?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龙”的记叙屡见不鲜。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可以认识的最早文字。收入《甲骨文编》中不同…  相似文献   

9.
杨彩娟撰文《(西游记)“龙”形象的题材拓展与文化审视》指出,“龙”是中国历代文学家笔下常见的素材.作为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西游记》大大拓展了“龙”形象的题材.将龙马题材整合到“龙”形象的叙事中。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房祖名与成龙以父子档出现。一出道就被众多媒体誉为“龙太子”“超级新人”的房祖名却不想活在父亲的影子下面,而是想凭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番事业。以一曲《要强》火了一把之后,房祖名立马又投入到新戏《早熟》的拍摄。他还有一个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愿望,希望有那么一天,人家会指着成龙说:“瞧,这个就是房祖名的老爸!”  相似文献   

11.
古人以鱼化为龙喻俊彦得志。乾愈《柳子厚墓志铭》“崭新见头角”一句,“头角”特指龙角。“崭然见头角”是成龙之象,喻俊彦得志。  相似文献   

12.
一、课文悟读《画蛇添足》写的是某舍人违反常理,受主观意识支配而硬给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做多余的事,就会徒劳无益,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事莫妙于适可而止,过则生灾。”这则寓言还包含着对原始图腾崇拜的批判。楚人以龙为图腾,某舍人潜意识受龙的形象支配,故画蛇添足。而战国已进入理性觉醒时期,人们认为把蛇画成龙的样子是违背了常理,故予以嘲笑。这则寓言批判了原始思维方式,是人们理性觉醒的飞跃。寓言的寓体多重性决定了寓意的多样性。《买椟还珠》即似双刃剑,具有…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3,(12)
成龙原名陈港生,艺名元龙,1954年出生于香港。8岁拜于占元为师,同年第一次参加了《大小黄天爵》的演出,10岁又在《秦晋连》中扮演小孩冬冬,18岁在《金瓶双艳》中扮演郓哥,此一角色令他初露头角。然而奠定他日后成为国际巨星的影片是1978年在《蛇型刀手》中开创的谐趣武打的新门路。197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影片《师弟出马》引起轰动。从此,成龙一路走红,佳作不断,他已成为拥有世界数十亿观众的大明星。这些成就都是与成龙从小的努力用功分不开的。尽管成龙已经人到中年了,但他对待每一个镜头仍旧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对待每一件事都是那…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在各地电视台热播,一个词汇再次流行,那就是“东亚病夫”。李小龙因为老外侮辱其为“东亚病夫”,激愤呐喊冲杀,感动了亿万观众的心灵。面对这个缠绕在中国人心头一个多世纪的词汇。我们有必要追问:究竟谁辱骂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能否因为李小龙一个人的努力就树立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生平简介 名字:成龙原名陈港生,就是"香港出生"的意思,成龙这个艺名有"变做龙"的意思. 出生年月:1954年4月7日 简介:成龙六岁开始便在香港于占元中国戏剧学院寄宿.戏剧学院训练严格,成龙除要学京剧唱做外,还要苦练武打与杂耍.戏剧学院解散后,成龙与几个师兄弟在电影界找到工作,他们甚至还曾替李小龙的影片出过力.  相似文献   

16.
王莹 《家长》2010,(6):38-39
谁说成龙只能演武打戏,《邻家特工》中成龙和三个小鬼的搞笑“一家亲”,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学到了很多亲子相处、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戴维撰文《民族图腾与国家标志: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就中国龙在西方文化中建构的文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中国龙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来看,中国龙形象多由西方主导构建,中方往往以“沉默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发出的声音很小。与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类似,中国龙形象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严重的“他塑”现象,长期处于“被塑造”的地位,甚至沦为西方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只要一提起《射雕英雄传》,同学们马上就会想到郭靖和黄蓉;如果说起《天龙八部》,同学们一定能比划几下“六指神剑”和“降龙十八掌”;假如谈起成龙、李小龙,同学们肯定会如数家珍地聊起他们如何厉害,怎样勇猛。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无论是小说还是连环画,只要是有武打的内容,绝对会先睹为快。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武术”这个纽带把同学们连在一起。关于武术同学们可能不十分了解,下面就和同学们讲一讲武术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9.
周星驰是我最喜欢的香港演员 ,无论他的《赌圣》阿星 ,还是他的《鹿鼎记》韦小宝 ,直到《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 ,我部部未曾落下。在拍了48部喜剧巨片之后 ,周星驰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喜剧之王。2000年一个名为“香港电影百年龙虎榜排名前十位的顶级卖座电影当中 ,周星驰与成龙各占四部。可以说 ,他一人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方向 ,以致好莱坞翻拍他的电影 ,意大利举行周星驰电影周向他致敬 ,当然他也成了香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 ,与周润发、成龙一道被称为“一成二周” ,是影坛票房的铁三角。当人们看到如此成就的星爷 ,不禁会问 ,难道老天…  相似文献   

20.
我从不像大多数女孩一样,有着对台湾小天王周杰伦的痴恋,也不是什么“玉米”、“笔迷”,更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为自己的偶像发狂。我只是偶尔听一听她(他)们的作品。娱乐圈就是这样的,是实力与人气的比拼。漫步云端的明星也许会一不小心跌入万丈深渊,从此隐姓埋名。但他,却一直是被众人关注的焦点人物。去年4月份,他还来我们阿克苏,实现了他的慈善愿望。他是谁?他就是电影《神话》中的男主角成龙。成龙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虽然他没有阳光帅气的面庞,没有青春激情的热力四射,但他那“痛过依然快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众所周知,成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