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重要的道德基石,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我们基础教育人责无旁贷。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找到一个支撑点,让诚信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却一直困惑着我们。经过反复思考,2012年底大学城第三小学决定以"诚信水吧"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诚信教育和体验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班会背景:初一学生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教育重点,可是某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高,或者标准时高时低,表现时好时差,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会目的: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2.激发学生树立"做最好的自己"的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坚持不懈,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做最好的自己"的幸福感,逐步培养其行动意识,让"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永植心中。  相似文献   

3.
彭中辉 《教师》2011,(36):15-16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围绕某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情景化了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组织、指导开展班会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班主任的组织、指导职责和任务之一就是指导设计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4.
孙晓峰 《现代教育》2011,(Z3):123-123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明白,教育者应该首先受教育。从"教"字的造字法上看,是手把手的"爻",和手持树枝的手"攵(古同攴,读pū)",再加上"子",  相似文献   

5.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德平 《考试周刊》2014,(41):184-184
正主题班会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其主旨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如今,面面俱到、高谈阔论的说教式班会课几乎成为传统班会课的固定模式,班主任的"独角戏"、"一言堂"、"个人演讲会"充斥中小学的班会课堂。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则是融合了班主任教育思想在内的,让学生参与到相应情境活动之中的主  相似文献   

7.
尽管很多班会开成了由节目堆积而成的"秀"或"联欢会",但不可否认,大多班会还是具有积极、正面的价值导向的。问题是,我们的班主任习惯把价值观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习惯于顺着老师的教育意图说一些"应该说"的话。但事实上,学生并不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行脱节"。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曾指出:"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道德是一种体认而非闻见之知,需要道德主体的理性思考和生活体验,才能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逐渐走入误区,社会中存在责任丧失现象,因而,责任教育势在必行。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聚焦“责任”主题,凝练“责任教育”办学主张,以“以责之心育人,育有责之人”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责任的人’”为办学愿景,通过宣陶、学陶、师陶、践陶、研陶,着力打造责任教育特色品牌,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鲁小丹 《小学生》2013,(4):25-25
学校文化建设是当今学校管理变革过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学校文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或者说是软件的竞争。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辱的决定性因素。我认为,校长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经营学校文化。一、以人为本,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学校物质文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传统能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给自己的帮助和恩惠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而永恒的主题。"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孩子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是教育之本。"进才中学是一所由爱国台胞叶氏家族捐资兴建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生活在美丽雅典园的进才人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学校积极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源于对教育本质和内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体验教育即通过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寻找一个位置,扮演—个角色,用"心"体验,用"心"感悟,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感受爱、传承爱,接纳道、感悟道。一、以爱育爱在爱中成长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爱才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时是一种教育手段,有时是一种教育观念。只有正确和熟练地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是一门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发展的学科,其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学习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与生活共建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因此,语文教学实质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道  相似文献   

13.
刘宗南 《教书育人》2011,(22):26-28
教师的道德问题历来都备受关注,因为"教育是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这意味着,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既要反思自身教育活动的目的,又要认真对待教育活动的道德问题。道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4,(35)
正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如何解决初中学校特色不明显、课堂不高效、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值得深思。与应试教育相比,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呈现了多样化。在教育领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主体的自我觉醒,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是师生间单一的教与学关系,更多的是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互动。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校自2013年开始便积极进行翻转课堂变革,经过一年多的大胆尝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对翻转课堂本土化实施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下面就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做中学"理念下的教育实践幼师生在教育活动设计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真实场景的准确把握,缺少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沟通,所设计出来的教育活动方案存在形式上的模仿和书面化的表达的问题,不具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鲜活感与可操作性。同时,受能力和条件所限,如果幼师生一味借鉴甚至照搬幼儿园教师现成的活动方案,而不了解其设计的真正意图和活动环节中  相似文献   

17.
一、组织班会活动的心理学原则 建立良好的学校纪律,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这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在学校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行为,往往使教师感到困惑和无奈.在我们进行"十五"国家级课题《尊重与平等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曾尝试在一些实验学校通过系列班会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汪莲华 《上海教育》2015,(Z1):78-79
师德档案的建立是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师德建设过程化、常态化和科学化,从而打造一支师德优秀、师能精湛、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师德乃为师之本。目前,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对师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学校的师德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缺少针对性、流于形式的现象。师德档案的建立是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师德建设过程化、常态化和科学化,从而打造一支师德优秀、师能精湛、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肖春香 《班主任》2005,(2):41-42
德育过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行动上实践,情感上交流的过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体现"双主体"原则,注重以活动为中心,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在力求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基础上以"我做健康娃娃"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班级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背景"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