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提出了"以‘责任’为宗旨,打造‘责任教育’品牌"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校情,开展了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推行了"启动课题研究"和"构建课程体系"两大举措。学校在实施责任教育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发展了学生的责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精神,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汉抗"疫"是学生宝贵的人生经历。如何利用疫情对学生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教学,是基础教育必须思考的课题。"接好责信这一棒"是契合武汉抗疫实际构建的德育课程,紧扣"责任"和"诚信"元素,实现了"童享"与"责信"德育的有机统一,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嵇慧慧 《文教资料》2021,(4):156-157
高职班主任不仅要成为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还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精神发展形成整合性的调整。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高职学校教育工作来说,因为教育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本文立足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对新形势"以人为本,健康成长"下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侧重点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当前家长、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那么作为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就应善于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让他们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充满自信的一代。中国的教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其重要的一环。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展开创新思维的翅膀是家长、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作为一位老师如何在课堂上点燃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火花,让他们成为敢于质疑,富有创新精神,充满自信的一  相似文献   

5.
论学校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学生伤害事故纠纷中,学校如何担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瑞士、俄罗斯和前苏联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立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学校在总体原则上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分析我国的监护立法,又可具体否定学校是监护职责委托的被委托人.本文最终揭示了学校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教育责任合同.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遵义市工农小学,是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学校现有学生1574人,其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330人,占学生总数的85%。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实际情况,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知足感恩、阳光自信、行为良好的孩子,让感恩的思想植根于心、内化于行,是学校全体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于校情生情,学校提出了"感恩奠基人生,感动滋养生命"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以"感动教育"为特色的学  相似文献   

7.
姜凯  葛攀宝 《考试周刊》2012,(68):174-175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经过长期探索,我校以弘扬“恩来精神”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感受、欣赏世纪伟人周恩来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学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风范、“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求学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和严于自律的坚强意志。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了本校的德育特色和传统,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寄语     
正"人生应该使事业成为幸福,使幸福成为事业"。小教事业是平凡而伟大的,其伟大蕴藏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有一个平和阳光的心态,高远创新的追求,以慈母般的爱和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自己的教育梦想和幸福。"好学校就是为孩子们的一生奠基"。愿我们的老师用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铺垫美好的人生,用心去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 工作的保障。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初中班 级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具 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班主任都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更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日常管 理工作中’为此,本文对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万莹 《学周刊C版》2019,(7):164-164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素养的重要部分,做的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体系,则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新时代德育工作要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12347"德育工作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的素养养成对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要求,对高中生而言,其是否养成"责任担当"素养将直接关乎未来的人生。高中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并不仅仅是在学校养成,学生性格的发展变化、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等,还需依赖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作为培育人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书香校园",应该把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气氛,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学校办学不可推卸的责任。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在浓郁的书香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开展读书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以人为本,打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管理重要组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技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技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严肃课题。笔者认为,技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任务就在于从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舆论品评和价值导向等多方面,防止学生的心理失衡与品德“滑坡”。这里需要两个结合:一是社会、家庭、学校结合,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结合,使德育工作成为一个综合作用过程。知识传授对德育实效的主导作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是培养优良道德的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揭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在国民素质教育得到强力推进的今天,80后所带给人们的种种思考,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除却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外,学校的教育是否也存在着缺失,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已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原有的德育模式在新形势下显得僵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德育发展的新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新的德育覆盖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已被提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如何更新德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拓宽德育渠道,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这些都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记者:余校长,听说你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在请您谈谈你们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 余如玉:开展德育工作我们抓了四件事.第一,德育对象的全员性.所谓全员性,就是德育工作不是仅仅对学生而言,应该包括所有的教职员工.因为教职工本身就同学生一样需要教育;同时全体教职工均负有德育的引导和表率的责任.因此,学校在办学之始,就加强了对全体教职工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贯穿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根据德育为先的工作原则,制订了三年的德育工作计划,并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感到江郎才尽,力不从心.对此,教师埋怨学生,学生责怪教师,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近日,本人与一些学生闲谈时,无意中问起他们的人生理想时,竟有些学生这样回答:"无非是找个好单位混口饭罢了."对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些学生甚至说:"不过是混日子."作为一名班主任,回想平日与学生闲谈时常听到类似言语,不禁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呢?"  相似文献   

18.
张红英 《学周刊C版》2020,(10):165-166
德智体美劳是我国的人才教育目标,近来倡导的"大德育观"更是我国德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站在教育最前线的班主任所需担负的德育责任也愈加重要。如今微信的使用已经十分广泛,成为学生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利用微信来开展初中德育工作是班主任需重视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将从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微信给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的建议等方面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的效益如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将决定一个学生的未来能走多远。那么,德育效益究竟怎样与学校的现实德育相结合?带着这个问题,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学提出了“文化涵养心灵,育德成就人生”的德育观,以实施“成人、成才、成功”为育人宗旨,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为核心,以大课间为突破,以自信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学校——武穴市实验小学在新世纪朝阳的照耀下,以“创建具有国际意识、人文精神和创新品质的名符其实的全国名校”为目标,开始了对新课程改革之路的探索。学校秉承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成功的人生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