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瓶茅台酒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家公司的准职员。上班第二天.老总让我帮助他整理办公室。在办公室一个角落.我清理出两瓶布满灰尘的茅台酒。我把酒瓶抹干净.正准备放回原处.听到老总说“把这两瓶酒拿到你的办公室吧”于是,我就把这两瓶茅台酒拿回自己的办公室.放进了文件柜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虚拟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心理,伦理现象。由人际竞和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理矛盾,由科技发展导致的网络化交流等造成的压抑型和理想型“虚拟人格”,虽然不等于人格分裂,但对个体人格除了有正面的积极宣泄等作用外,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人们需分两个层面建立起新的伦理精神。首先,在社会层面上建立起以权利、民主与契约精神为内核的伦理精神,并辅之以制度的保障和底线伦理的规范;其次,在个人心性层面上以仁爱、求知与信仰精神为伦理核心,从而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和超越性的道德要求,并以此来缓解现代性社会给人带来的惟理化和同一性压力。这两个层面需相互依赖,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4.
教师主体性: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互动是指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的联系和接触,在彼此心理上或行为上产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对学生的认知、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高校教育管理应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注重教师在互动中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交际要做到言语得体,首先应准确把握言语得体性的实质,正确区分言语的得体性与言语的规范 ,语言的规范性的异同,其次应密切联系言语表达的语外环境,做到言语表达适应于交际目的,社会角色、言语背景和会话场景等特定语境,以便交际对象得体表达,准确理解,使言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从完成教与学角色的转变;挖掘人文因素,完善学生人格;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蒋娇 《华章》2013,(24)
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对2007年—2011年江苏省高职院校男女生人格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近几年高职学生内在人格进行研究,并对此变化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内圣外王”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典型人格理想。在儒家那里,“外王”是指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最终实现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内圣”是指在内在精神修养方面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占有的地位及其规定的行为模式,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要求,是心理素质的深层结构.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来源于学校的教师角色教育.对学生进行角色教育,一是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靠学校全面教化作用和价值引导,二是靠学生自己的积极内化和自我构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有当教师和当好教师的意向,才能将社会期望转化为个人的需要,提前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鲍曼(Wayne D.Bowman)的实践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在进一步阐释"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构成现象"的基础上,解释人类为什么要重视音乐教育。同时试图探讨何谓符合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善子与张大千既是一对惺惺相惜、情深义重的同胞兄弟,又是中国现代画坛相与相携的良朋知己。二人身上表现出的高尚的人格修养与独特的艺术精神,论证了中国画"人品即画品’的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60名在校大学生干部作为实验组,60名非学生干部作为对照组,使用Cattell的16PF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16个人格因素中10个因素差异显著,4个次级人格因素中两个因素差异显著,16PF应用项4个方面均差异显著。本文揭示社会角色是影响人格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语境中的风险社会是作为主体性的人造成的,是人的本质力量或主体力量的异化或极端化展现;实践表明,同人的三重本质表现样态相适应,风险社会的主体性原则也相应地表现为个体主体原则、群体主体原则以及类主体原则;风险社会危害性或破坏性的有效化解同样有赖于人的主体性发挥,即不断彰显人的个体本质、群体本质以及类本质的本真生存样态,重建生态化伦理、社会化伦理和市民化伦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土地、天空、河流、海洋、地上、地下,社会、人,精神、文化、道德、教育等大分野,社会经济已经形成了高山与大海,而人的精神却在谷底,皆为生存而生存.教育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跌落在没有教育精神的学校考试的阴霾中,学生和老师都是考试动物,和教育没有关系.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精神是人的改造和社会改造,社会是伦理学的,当下的教育精神则以理解为叫嚣,社会是社会学的.政治伦理已成为社会的精神,也是规定教育精神的形而上,教育仍然陷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合一牢笼.这几十年甚至不能积淀出教育观念,教育失去了对知识的忠诚,失去了儿童青少年.社会文明的断裂与塌陷,使教育要还原其精神: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所表现的“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风度”让无数读者赞叹.然而,桑提亚哥精神不败但在现实中却一无所得.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重新研读《老人与海》的主题,可以对桑提亚哥所表现的硬汉精神的主体性价值、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揭示其中蕴含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7.
薛晚 《江苏教育》2022,(79):15-16
班级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实验小学基于儿童立场,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设计“让每一个人都在场”的角色体验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流动的角色体验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雄辩地阐明了如下问题:人生是人的有机生命存在的历程及其社会实践的总和;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自身属性满足主体的人的需要的为人属性,是作为客体的人为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的标示;人生价值(主要表现为人格价值)的实现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完成的,即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所谓自我价值乃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这二者的统一,这其实也就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涵。这些论述,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现实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修辞学是目前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修辞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实现了与语用学、言语修养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正确认识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而且在正确把握语言、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尹玉明 《成才之路》2013,(18):73-7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孔子的这些话,我们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也深懂其精神内涵,但要做到,却需要长期不断地对自身加强修养,才能靠近圣人理想人格标准的边缘。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由于特殊的职业身份,身上的任务就成了双重的:除了自身修养外,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不忘于无声处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施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子女数量较少,社会大环境影响等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