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行为背后有着各种层次的心理需要。对信息资源的需要是核心需要,而被尊重和关爱的需要则是核心需要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和把握读者的心理需要,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读者服务,促进图书馆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类型读者及阅读心理的分析,阐述了图书馆员要善于理解、把握读者心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服务工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联想和想象是思雏运动的动态表现,其内容叙写高不开对创作主体思绪心迹的描写。运用形象生动巧妙传神的笔法展示主体动态心理过程,不仅有利于读者把握感情基调,准确理解作品内容,而且是感染读者引发“心动”的桥梁,是激发读者产生联想想象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进行了角色分析,阐明了图书馆的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工作。作者认为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以及馆员服务时的心理倾向,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方式,在读者服务过程中形成馆员和读者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做到这一点对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阅读和理解诗词的关键首先在于把握诗歌意象。而诗歌意象是与诗词中所绘风物紧密相关的。在对意象的审美观照中,读者的审美心理一般将会经历3个阶段:意象直观、意象还原和意象(再)生成。这3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地构成了诗歌审美判断的心理过程。而读者只有把握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6.
“读者意识”与审美发现——文艺活动审美发现过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创作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具有“读者意识”的艺术家总是以读者的审美期待、审美评判、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作为触发自己创作的最初契机和实现创作意图的可靠指归;读者的审美发现则以积极主动的审美态度、应有的审美能力对作家作品作出特有的体认和把握。而情感作为双向交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作家和读者共振共鸣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 读者心理学,是小说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两代的长篇通俗传奇小说中,含有大量的读者心理学精华,其中,尤以《水浒》最为杰出。施耐庵对广泛的读者欣赏心理的准确把握,对读者“期待视界”的准确预见,是《水浒》问世至今,畅行不衰,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本文略述管见,谨就教于前辈和方家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学空间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文学作品必须要有读者的阅读和参与,方可实现其自身意义。本文试图从接受心理空间的净化、接受心理空间的转换、接受心理空间的"不即不离"三个层面探究受众心理空间的各个层次,旨在把握接受心理空间在文学阅读欣赏中所体现的"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者在阅读诗词时,除了探寻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心理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人阅读时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读者美的历程,亦是作者某时某地情怀的郑重传递.从整体把握词境、溯源词作史境、理解词人心理三个维度解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披文入情,由文本而至词人生平、词人性情,将读者审美欣赏时的心灵感动与词人彼时的情感起伏相合,从而获得一种读者与词人之间的审美共鸣.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读者心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对高校图书馆读者群心理需求方面进行了探析。通过心理分析,以期把握图书馆发展现状、提高图书馆服务,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彭雷生 《培训与研究》2004,21(6):107-108,F003
高校学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读者意识,深刻把握读者的心理需求,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作者通过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正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村上春树和渡边淳一作品的成功,探讨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及现代人独特心理的准确把握和理解,现实主义的写法描述了现代人群的生活方式,运用唯美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挫折和无奈。作品散发出强有力的真实感,使读者达到了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文章主题有极大帮助。社会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有暗示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能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15.
正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作品意义的生成并不是作者写完文本就已完成,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完成的。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作品的意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日益丰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使读者的心灵与文本世界碰撞、激活,从而创造性地完成对文本世界的重新建构呢?在纯熟把握作品之余,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在熟知学生阅读情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良好的阅读教学。阅读中,读者内在的审美心理与文本进行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导读工作,以减少大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并阐述了如何把握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李阳 《现代教育》2013,(6):120-120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方法。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对人物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呢?一、直接描写这是心理描写最常见的方法。所谓直接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叙述者旁白的形式直接描绘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过程。这种描写不但易于把握,而且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人物的情感。如:“丢掉箱子逃吗?”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他落在这种家伙的手里……”她把箱子拿到身边。  相似文献   

18.
高校社科资料室的读者,主要是文科的教员和学生。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首先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掌握这部分读者在利用图书资料过程中和学生的一些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读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地发挥图书资料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读者阅读,是资料室读者工作的内容之一.读者通过阅读,从图书资料中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提高对文献检索和使用的能力。分析和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开展读者工作的重要环节。读者阅读心理,是读者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是面向广大学生读者群的重要岗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育人效果。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构建“关心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关心素质的人。构建“关心服务”模式,需从了解读者心理、关注读者需求、把握关心技能、建立关心关系等方面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0.
插画属于绘画艺术,诉之于视觉.插画作品除了表现其独特的面和线的瞬息造型外,往往还要表现创作者的某种审美取向.创作者要想使读者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作品,并且使读者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不仅要求创作者自身有丰富的视觉经验,同时还必须能够正确把握读者所具有的视觉心理图式,创作者的作品才会进发出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