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劳动对象和教师的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从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道德修养首先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 ,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 ,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 ,因而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其次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师是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 ,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 ,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古人云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第三 ,道德影响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 ,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的责任和教师的教育劳动特点明确地指出了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哪里呢?勿容置疑,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教师自身优秀的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师智者人格,指的是教师作为拥有聪明才智、有主见、有个性的主体,在教师的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书育人、开拓创新的能力素养.简言之,教师智力方面的人格素养就是教师智者人格,这是教师职业生存、职业发展能力强弱的专业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所谓教师智人格,指的足教师作为拥有聪明才智、有主见、有个性的主体,在教师的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书育人、开拓创新的能力素养。简言之.教师智力方面的人格素养就是教师智人格,这是教师职业生存、职业发展能力强弱的专业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基地,“师范院校毕业生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重要区别在于:对于师范毕业生,必须具备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及由此而形成的奉献精神,必须具备足使受教育者顺利接受‘教化‘的教师人格.“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师范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是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师范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自我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高尚人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教师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决定着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影响着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及教育教学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与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应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具有“君子”人格是教师道德修养的现实目标。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必须通过教师主体的自律得以实现,但同时也需要外在约束机制即他律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修养 首先,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因而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其次,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师是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2.
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管理、教师自身人格缺陷、学生的变化、教学改革等五个因素,文章对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劳动对象和教师的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具有其他任何职业劳动者(如工农业、服务行业、文艺界和科技界劳动者)所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基本职能:"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是"经师",更重要的是"人师".教师不仅要"授业"(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传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教师的身心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偏远山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使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山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又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分析和研究偏远山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特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职业劳动中所必须具备的稳固的职业品质特征及其行为倾向的总和。教师以个体的人出现时,具备各自的人格特征,当他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独特社会职能时,其人格就与整个教育过程发生联系,形成教师的人格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特征往往通过他的教育态度及相应的教育方式反映出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态度、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彼得洛夫在《论人民教师的威信》书中指出:“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  相似文献   

1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作用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重要的使命是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别的工作,很多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也有很多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的人格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重要的。当然教师本身人格的塑造也应该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探讨教师如何修炼自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角色的人格心理主要包括教师的人格倾向、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师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人格倾向是教师个人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及其行为的内部动力因素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个人顺利完成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人格心理特征 ;教师的人格品质从不同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 ,对学生素质发展起着感染和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效率、工作成绩,是当前困扰着教育界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要求、社会地位、社交环境、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职业压力、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的人格与特点七个方面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供教育决策者参考。减少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的异化,文章依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四个方面分析社会劳动中无法实现人自由自觉劳动的本质原因,继而以此理论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价值的畀化、教师与教育目的异化、教师劳动的异化以及教师生命价值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与灵魂。教师职业人格具有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复合性、影响的渗透性和形成的观念性等特征。良好的教师职业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直接诉求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