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秋菊 《广西教育》2004,(9A):25-25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
祁自成 《甘肃教育》2011,(24):67-67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因此,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还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李玉敏 《河南教育》2004,(10):29-29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我们时刻都处在学习语文的氛围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沃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面向社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善于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周霞 《天津教育》2007,(4):51-51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学生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生活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课上,巧用多媒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周日祥“比较”这个方法,我们认识事物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喷法运用得法,许多概念性的东西就容易变得具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就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笔者想就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因此,它的教学,不能只重“知”的传授、“情意”的培养,更应重“行”的引导。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说尽量使语文文本反映的生活走近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学会运用这一工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呢?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觉得可将文本反映的生活场景、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或是哲理感悟还原出来,展开种种活动,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7.
李娟 《课外阅读》2011,(8):267-26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生活作为大课堂,为学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大部分要比高中生、大学生更早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迫切需要在学校培养实践能力,以便走入社会后尽快度过磨合期。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其实与社会生活接触非常紧密,可以说每一篇语文文本都源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也应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中职学生找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以学生生活为语文作业的切入口,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只有在生活化的语文作业中,才能更快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使源头之水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重要方面之一。现今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带有鲜时的时代特点,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符合学生阅读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主体的选择。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激发兴趣,激活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细心观察、独创思考,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生活中寻找语文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被纳入学生的生活中,语文就有了生命的活力。其实,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也自然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气氛中成为会生活的人,使学生真正领悟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处不在的魅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下面对如何加深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质教育刍议○邓晓帆(新干县教研室)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众说纷纭。比较明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自觉而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对于学生而言,就应该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试卷中试题设置体现情境性,既易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又有利于激发他们答题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考试实际就是把自己的语文积淀与能力用在生活实践之中.这里的“生活”与“实践”尽管是模拟的,但却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因此,语文命题要生活化,语文考试要有语文味,也要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知识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因此,语文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服务社会,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生活就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语文课堂应和现代儿童的社会生活相融,语文教学应和现代儿童的生活经验结合,语文活动应和现代儿童的心灵相通,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化的语文”。赋于语文教育以生活情趣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俊新 《甘肃教育》2008,(20):30-30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比较被动;语文课堂教学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语文课堂教学的空间相对狭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其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