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其中有一段话:“革命终于起来了,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将辫子盘在头顶上。革命党也一派新气——绅士们先前所深恶痛绝的新气,‘文明’得可以,说是‘咸与维新’了,我们不打落水狗,听凭他们爬上来罢。”“咸与维新”的课本注释是:“语见《尚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  相似文献   

2.
“咸与维新”一语,高中语文课本分别在第四册(见《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第五册(见《阿Q正传》)中作了注。前者没有单独释“与”,整体注为“原意是对一切受恶习影响的人都给以弃旧从新  相似文献   

3.
《阿Q正传》中“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已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其中“咸与维新”一语,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课本是这样注释的: 意思是让绅士们都参加革新。语见《尚书·胤征》。这里用来反映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向反动势力妥协,地主官僚趁此投机“革命”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2008年高考语文的天津卷和江西卷都考到了“咸与维新”的“与”的注音,天津卷注为“yú”,答案是“正确”;江西卷注为“yǔ”,答案为“不正确”。  相似文献   

5.
熟悉《阿Q正传》的人都知道,无辜的、备受摧残与凌辱的雇农阿Q,最后是被“咸与维新”的“革命党”当作“杀一儆百”的材料给枪毙了。这不仅是阿Q个人的悲剧,同时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鲁迅对此是怀着深沉忧愤的,但他却给小说结尾一章安了个“大团圆”的名目。这表面上是嘲讽阿Q画供时的昏昧胡涂,骨子里却是对传统悲剧作品杜撰虚假的“大团圆”结局的辛辣讽刺。也是对不敢正视现实的苦难,用种种奇妙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所选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咸与维新”一词中的“与”字,有的辞典注音为yǔ,作“准许、允许”解,有的辞书注音为yù,作“参加”解,或更有注音为yǔ,而意为“参加”者,颇为混乱。“与”字的音、义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初,爱新觉罗氏的龙子嫡孙溥仪突然心血来潮,“咔嚓”一下“咸与维新”,剪掉了祖训“留头不留发”的那条了不得的辫子……然而,当时光走近新千年之交,突然从文坛、影视中冒出一批正宗得不能再正宗的腕儿:这几位不“戏说”,而是一页页严肃考据过267  相似文献   

8.
前沿观点     
语文新课程的当务之急王尚文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语文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首先要反思一下新课程本身由于先天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应试教育固然是必须彻底消除的祸害,但是“有试要应”却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新课程似乎没有对考试改革作较充分的准备,没有做出周密的规划和切实的调整。不动“应试”的手术,就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教师们接受新课程理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旦被卷入新课程大潮中,教师们只能被动地“咸与维新”,亦步亦趋地勉强跟着走,甚至有的只是新在文件上、总结中。其二,在学理层面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清人…  相似文献   

9.
诸多的中学教学参考中均把阿Q这个形象归结为“想革命而又未觉悟的形象”。对此,我常常生疑,亦常常脱开“教参”的局囿,异想开去.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本身软弱、妥协(其明证是“咸与维新”),封建地主、官僚趁机也投机“革”起“命”来了,政权仍落到帝国主义豢养的封建军阀手里,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并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人民仍生活在水  相似文献   

10.
对陈英士褒贬不一的现象,辛亥革命初期他任沪军都督时就存在了。由于国民党及其前身同盟会,历来是各种社团、会党汇流的混合体。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清廷官僚、军阀纷纷“咸与维新”,民党日趋庞杂,派系林立,相互攻讦。陈英士及其它辛亥人物的贬辞,有来自敌对阵营,也有出于自己营垒。解放以来,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及其人物,往往肯定不  相似文献   

11.
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掀起高潮,中国同盟会制定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纲领、政策,对封建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批判,这对推动革命迅速发展,最终推翻清政府,作用甚巨。但是,革命党人在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对封建势力却“不念旧恶”,“咸与维新”,表现出罕见的宽宏大度,成为革命的隐患。同盟会在批判君主专制的时候,始终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这些沉痛教训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相似文献   

12.
刘知几把我国古代史书统归为所谓“二体”,即以《春秋》、《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和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史记》纪传体,又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体”。《史记》以后的“正史”,从《汉书》到《明史》,虽然“五体”的名目有改变(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门类有短缺(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等都无“表”、“志”、“世家”),却都有“纪”和“传”,绝无例外地沿袭了纪传体的体例。  相似文献   

13.
《尔雅》中称为“考”,《战国策》中称为“公”,《列子》中称为“家公”,《史记》中称为“翁”,《韩诗外传》、隋朝《回纥传》中称为“先生”,《晋书》中称为“大人”,《北史》中称为“郎”,《北齐书》中称为“兄兄”,《旧唐书》中称为“哥”,《周易》中称为“严君”,魏晋六朝时称为“尊”,闽俗称为“郎罷(ba)”,关东称为“罷罷”,吴俗称为“老相”,又称为“爷爷”或“阿伯”,北方称为“老子”,江州称为“大老”。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研精六经,尤善书札”。“书札”应是“《书》《礼》”之误,依据是:《通志》的《谯周传》“书札”作“《书》《礼》”;从谯周作品及谯周的经学承传来看,作“尤善书札”不舍理,而作“尤善《书》《礼》”则合理;《三国志》中“礼”字多讹为“札”字;“植”字很早就已写作“礼”,而“礼”字与“札”字形近,易致二者混淆。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不少父亲形象,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散步》中的“我”,《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爸爸”、《伤仲永》中的“父亲”、《竹影》中的“爸爸”、《背影》中的“父亲”、《台阶》中的“父亲”、《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父亲”、《故乡》中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  相似文献   

16.
《诗经》研究向来有所谓“汉学”和“宋学”的研究方式之分庭。“汉学”强调“章句训诂”,“宋学”强调“义理”的发挥。朱熹的诗经研究则将两结合起来,努力在把握《诗经》本自身意蕴的基础上,着力探讨《诗经》与《易》、《礼》、《春秋》、《四书》等所不同的特殊的审美特性——这就是“《诗》可以兴”。对于《诗经》的诠释在于“讽诵涵泳”,而“章句训诂”的功夫更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失误之处颇多,学界多有校补,笔者本文再考三则。(《旧唐书·经籍志·子部》“天文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天文类”著录有“《天文录》三十卷,祖暅之撰”。“祖暅之”记载有误,应为“祖暅”。《旧唐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有“萧贲《辨林》二十卷”。“辨林”记载有误,应为“《辩林》”。《新唐书·艺文志·集部》“别集类”著录有“(《谢琨集》二卷”。“谢琨集”著录有误,应为“谢鲲集”。  相似文献   

18.
一经部古代文人把先秦儒家的古典著作《易》、《诗》、《书》、《礼》、《乐》、《春秋》,称为“六经”。实际上,秦灭以后,所谓“六经”中的“乐”已失传,只剩下“五经”了。到了汉代,《礼》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并非《礼经》的分化,是三部不同性质的书,  相似文献   

19.
黄济 《中国教师》2006,(10):20-21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这里称“诸经”,而不称《五经》或《六经》?因为在这部分中,除了解读《五经》之外,还增加了对《孝经》的解读,因而称为“诸经”。《庄子.天运》篇中论述孔子对老聃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所说的“六艺”,如指了“五经”,怎么称作“六经”呢?原来是在《礼》中,除了《礼记》之外,还有《周礼》在内,如它所说的:“我…  相似文献   

20.
黄济 《中国教师》2006,(9):23-28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儒家经典著作。从汉代起,《论语》即被列为“七经”(即《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加《论语》《孝经》)之一。到唐代,《论语》即列为“十二经”(“十二经”包括《诗》《书》《易》《礼》《春秋》《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九经”,《左传》包括在《春秋》之中;后又加《孝经》《论语》《尔雅》,合称“十二经”)之一。到宋代,又将《孟子》列入,成为“十三经”。可见,《论语》被尊为经书,其时间是比较早的。宋代,又将《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