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90年代学界的"陈寅恪热"与国学研究的兴起,意味着中国史学的一系列变化。无论是在看待史学研究的价值、史学思想,还是士学研究的取向、史学方法上,90年代的学人及学风与8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学界对陈寅恪先生的研究与推崇中可以看出。"陈寅恪热"实际上是90年代中国学术研究范式变化的信号与标志。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家学渊源、治学精神及其在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研究上的杰出成就。作者认为:陈寅恪先生特立独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国学家传、游学海外多年而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语言功底,以及“续命河汾”、“吾侪所学关天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既达极深之度”的中华文化情结。他在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研究上,尤其是在蒙古学、敦煌学、突厥学、佛学、边疆文化等方面,独开风气,成就灿烂,彪炳于世,垂范后来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期以来,中国内忧外祸不断,民众在民族危亡和国内政治危机双层压迫之下,渐渐觉醒。先进的文人开始求新思变,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均对国外的文学和政治文化颇为赞赏,纷纷要求变革文学,以图强国,鲁迅更是弃医从文,走上文学政治的道路。一部分文人开始借助报刊对国是发表言论,于是文人论政成为这一时代鲜明的特色。储安平在受到严复、胡适和外来哲学的思想影响下,将其活动范围由文学转向政治,其独特的政治思想特征是这一代文人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缩影,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文人的政治思想特征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相似文献   

5.
音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音乐与道德、教化、政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就现代史而言,运用音乐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秀教育传统之一。中国近现代音乐资源具有再现血泪历史,激发爱国情怀;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强化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仰;远离低俗娱乐,引导高尚生活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欣赏、演唱、故事讲述、论文撰写、开设选修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其功能行之有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是公认的国学大师,他在古典文学、中国历史、佛教文化研究等方面造诣精深,成就斐然。其严谨的治学方法和学术论著中闪烁的学术智慧,早已为他的同辈学人推崇和肯定。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陈寅恪刘继兴万里独步成绝学,世间再无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耸入云端的高峰,被誉为近现代最博学的人。  相似文献   

8.
语录     
八个字:中国主体,世界眼光。——2009年11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在停办80年后重新成立。当问及如何振兴国学院,重现当年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清华四导师为代表的国学辉煌,院长陈来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围绕这一主题.结合高校特点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教育部明确提出,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和国家安全不确定性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以建立政治(军事)互信为理念,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集团和国家的多边外交,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多边外交的区域国际制度平台.中国的多边外交正在给中国带来比较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新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高考展望】就中国而言,近代以来的政治民主化,是指政治生活及其结构从传统的君主专制集权形态向现代化的民主形态转换、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简而言之,就是中国人破专制、求民主的过程。近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党史教育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既有必要又意义重大。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历史观为指引优选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扩充教学手段、延展教学空间、改革教学评价,能让学生有信仰更爱国、有思想会思维、重实践有共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激发强国志、爱国情、报国行中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14.
宗廷虎、李金苓先生的《中国修辞学通史·近现代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作为修辞学史论,它的价值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这部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史料与方法的科学运筹是其中最重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已经走过了一条选择、疏离与反思的行程。在这个过程中,合理性与局限性共存,经验与教训同在。本文的意义正在于通过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梳理,为新世纪的文学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参照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于2007年春季在全国高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地方资讯     
《中国德育》2008,(4):3-3
2008年2月24至25日,湖北湖北省教育厅成功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省120多所高校“概论”和“纲要”课骨干教师共260余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征集评选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揭晓。经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专家对全国各地高校提交的教学案例材料进行审读,评选出171份优秀教学案例,其中,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何宁副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人选优秀教学案例。本届征集评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钟诚 《中国研究生》2012,(11):38-39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资讯发达的程度太高,常让人目不暇接。关于研究生如何做好学习规划,如何进行学术探索,谈的人已经太多太多。前段时间,学生们向我约稿,希望我写一点关于研究生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法的文字。鄙人不揣简陋,再添砖一块,希望它不是完全无用。我的专业是政治学,研究生阶段重点关注西方政治哲学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因此,接下来所谈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决定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课程能否为学生接受?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能否满足大纲需要?采用什么教学模式才能优化教学效果?等等。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试图进行总结.希望能得到同行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