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鞠瑞利 《现代教学》2014,(12):33-33
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爱惜生命,是心理辅导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大道理,教学效果可能会很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呢?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发现运用一些假定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来设置教学情境,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两难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触动学生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满足感。  相似文献   

2.
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学生进入了高中以后,由于其身心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软硬不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以下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国家和各高校为贫困新生开辟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物质贫困。但与此同时,贫困给新生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而造成的"心理贫困",问题却显得比较突出。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必将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大学的正常生活和学业,也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将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高校贫困新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贫困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提出解决高校贫困新生"心理脱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中高考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临考焦虑者。其中有一些学生似乎并不怎么"焦虑",却屡次在较大规模的模考中,在中高考的考场上发挥不佳。他们区别于一般的考试焦虑人群,其中尤以成绩较好、成功动机强的学生为多,用一般技术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高他们应试水平的尝试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属于一种特殊的人群——"考场强迫性分心者"。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班级里,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之上走得更坚定、更塌实。本着这一出发点,本文主要就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和相关对策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唤起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爱护和培养同学们的好奇心是唤起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好奇"是同学们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发出疑问,从面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登上了城镇化的大舞台,并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但如果他们融入不了城镇,又退不回农村,城市融入生态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融入"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融入",而道德融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的"融入",是对城市道德属性的选择性适应。从心理行为逻辑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好象生活在"污名化"且不受防护的孤岛上,在道德心理上处于"孤岛化"的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明显底层心理。这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污名化"过程相当普遍地存在,严重影响其道德融入。重构新生代农民工道德融入的社会秩序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在"问题范式"下,留守儿童研究所呈现出的结果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与社会化均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他们几乎成了各种"问题"的集大成者,其受教育权、心理健康权、发展权等"权利"均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问题范式"下的既有留守儿童研究目前已经遭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如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均高度重复。研究留守儿童的分代及其差异可以拓宽"问题范式"的研究空间。第二代留守儿童的出现及其不同于第一代留守儿童的新的特征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9.
赵海蓉 《成才之路》2010,(21):83-84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相似文献   

10.
"穿插藏闪"、"意识流"是伴随着都市文化出现的两种叙事技巧,他们分别从时空结构和心理层面上构建城市空间、刻画都市人群心理,从不同侧面彰显城市意象.而"蒙太奇"则是以电影为载体,打破时空心理的限制,以随意调度的方式,折射出某种都市关怀.  相似文献   

11.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会遇到那么几个不尽如人意的比较难教的学生,他们由于种种心理、生理的障碍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或有不少不良行为,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对于"问题学生",最简单的肯定、赞扬和赏识之言往往能激发起他们自我教育和奋发向上的动力,能增强其自尊感和自信心,从而能促其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有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为,在高考中同一考点三年内绝不会重复。所以他们在复习时总是设法挖掘一些"偏"而"怪"的知识点,结果抄了很多笔记,背了若干考点,在考场上却并未派上用场。比如ahead一词,其相关的知识点至少有以下一些:①ahead是副词,不能把它误认为是名词;  相似文献   

13.
"这是心理课吗?" 每次参加心理评课活动,都会听到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心理课?心理课又该如何上?这也许是智者见智的问题。翻看一些"心理课堂评价表",发现大都是从学科教学课堂评价表移植过来的,用这样的评价体系来要求心理课,自然学科倾向明显了。也有的心理课怎么看都像班会课、思品课,思想灌输的痕迹太重。  相似文献   

14.
"支持性自我"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要素,也是青少年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正能量,它与"否定性自我"或"脆弱自我"是相对的概念。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胆识过人,遇事能做到镇静自如而不是慌慌张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习惯把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称为"优等生",而与其相对的则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般说来,教师大都认为"中等生"潜力无穷,"后进生"令人头疼,往往习惯于关注这两个群体,把他们作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单景辉 《辅导员》2014,(10):75-76
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的不小难题。笔者的经验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首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的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我们班也不例外。根据这几名学生特点,笔者通过和家长沟通,与曾和他们上过同一幼儿园的同学交谈,了解了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动因。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本文对此进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名师支招】"90后"学生之所以被看作是"问题的一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超出了传统的眼光,而非他们真正出了"问题"。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予正确的行为动因分析和科学有效的指导,才能理顺与他们的关系,引领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泓泉 《文教资料》2014,(21):132-133
高校"90后"贫困生由于经济等原因,某种程度上较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进而在日常言行举止中不自觉地展现出一些需要我们引以关注的情况。为改进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资助与育人工作,我们应在思想教育上给予他们帮助与引导、心理上给予辅导与关怀、政策制度与社会助学上进行资助、日常管理上进行助学等。  相似文献   

20.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也是每一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恋爱"是与"爱情"时常相伴的一个概念,与"恋爱"、"爱情"相关的"性"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大都持有两种"极端"态度,偏离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性"的禁锢和封闭以及性教育的落后,使大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神秘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所获得的既不科学又零碎的性知识,往往导致他们用这些错误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由此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或不正当的性行为,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提升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要在观念层面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生理层面上,加强性知识教育,提升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