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大气压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张永生 《物理教师》2006,27(11):12-14
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都说: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液体的重量产生的.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而在讨论气体压强问题时,教材用大量沙粒对圆盘的不断碰撞产生了压力的实验,进而引申、推断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也会产生压力.气体分子作热运动,大量气体分子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对容器壁产生持续的压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我们又知道,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大量液体分子也会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为什么液体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微观机理有什么不同?本文试作一些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气体的性质”这一章,有不少计算气体压强大小以及与气体压强相关的一类习题.气体压强是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之一,大量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是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压强大小是由气体分子的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的.但是根据气体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仅能定性地  相似文献   

4.
1提出问题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2问题…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P130对大气压强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由此段表述,在初中我们不难得出并强调“大气压是因为空气受重力而产生的”的结论.这时有的初中学生已经对大气压强与类似笔管内气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有了强烈的知识需求,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程如林 《中学物理》2012,(11):28-29
在高中物理“气体压强”教学中,通常会遇到“大气压强”问题,教师通常会建立两种压强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问题,这两种模型分别是“重量模型”和“碰撞模型”,由于初高中教材衔接不够紧密,所以,学生搞不清“气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有什么区别,也搞不清“重量模型”和“碰撞模型”有什么关系,教师如不及时化解,就会影响学生对现有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1.两种压强产生的原因。(1)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一般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密度很小,由于气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故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产生的,大小由气体的密度和温度决定,与地球的引力无关,气体对上下、左右器壁的压强都是大小相等的。测量气体压强用压强计,如金属压强计(测大的压强用)和液体压强计(测小的压强用)。(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紧紧包围地球而对浸在  相似文献   

8.
大气的压强,当然也是气体的压强,初中物理是这样说的:“由于空气有重量,所以像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一样,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关于气体的压强,高中物理又是这样说的:“由于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就产生一个持续的宏观的力,单位面积器壁上所受的压力就叫做气体的压强。它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关于气体压强这两种说法显然是不同的,我们不妨简称为“重量说”和“碰撞说”,两者究竟区别何在?有没有内在联系?能否予以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为什么说托管内水银柱是外界大气压支持的?为什么认为托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正好等于外界的大气压?答这两个问题,可用如下两个实验解释清楚.一是给密闭的水银血压计加压(打气),水银柱慢慢上升;减压(放气),水银柱缓缓下降;停止时,水银柱高度稳定不变,这说明水银柱高度是气压支持的,且与气压成正比.二是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1.打开阀门,向罩内打气,增大容器内气体压强,水银柱慢慢上升;2.去掉气筒慢慢放气,容器里气体压强减小,水银柱慢慢下降;3.关上阀门,容器里气体压强不变化,水银柱高度也不变化,…  相似文献   

10.
物理问答?     
问题19.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吗? (河南王辉)答:如果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对器壁撞击力越大”考虑,可能认为命题正确.其实,撞击力应取决于动量变化率,但压强  相似文献   

11.
李雪峰 《物理教师》2000,21(8):17-18
气体压强是表示气体状态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反映了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对容器器壁频繁碰撞的平均效果,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以及热力学温度.许多力、热学综合题的难点也在于气体压强的计算,在学完气体压强的有关概念后,精心设计相应的练习,以加深对气体压强概念的理解,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此我设计了下面这道气体问题. 如图1所示,上端封闭的连通器a、b两管内水银面相平,两管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空气柱长度为la<lb.若从下方通过阀门K流…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气的压强,初中物理如是说:“由于空气有重量,所以像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一样,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高中物理又告诉我们:由于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就产生一个持续的宏观的力,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叫做气体的压强。它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学生学习了“气体的压强”之后,再回过去看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2年《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调整,把热学部分的“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删掉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就成了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从宏观来讲,气体的压强由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共同决定,这点比较好理解;从微观来讲,在气体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究竟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1.大气对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2实验让人们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3.通常把等于高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帕.4·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和5大气压随高度的而减小,越高,大气层越薄,空气的密度越小.6.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级7.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任强;体积越大,压强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利用把水抽上来.9.离心式水泵起动前,先往泵壳里.起动后,系壳里的水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  相似文献   

15.
文章充分运用了跨学科的知识,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基于实验事实,建立了影响气体压强变化因素的一般模型即“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温度越高,气体粒子数越多,气体被压缩则压强越大”。并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以及“设计实验证明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的应用中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突破压强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的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6.
确定封闭气体的压强,是解答有关气体性质问题的关键步骤,所以求解封闭气体压强的方法和步骤是必须掌握的.按封闭气体所处的状态,封闭气体的压强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7.
一、大气压强的概念1.知道什么是大气和大气压强2明确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3,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4.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及实例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常用的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了解并记住气体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标准大气压三、大气压强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2.大气压跟天气的变化有关3.知道沸点随气压变化4常识性的了解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四、…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阶段,老师们常将大气压强与液体的压强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连最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如此。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8页说明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空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课本对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分析也类似于此)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科书第162页也说:“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人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气体与液体同为流体,它们的压强产生于完全相同的机理。其实,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产生的机理并不相同,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相类比也…  相似文献   

19.
巧设辅助态突破气体计算难点四川省内江二中(641000)杨新国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涉及气体体积、压强变化的题型,因学生不能正确运用阿佛加德罗定律分析气体各变化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致使他们求解该类题时主要仍停留在“依样画葫芦”上,不能自如应付.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气态方程教学中气压的讨论刘德怀研究气体的状态方程是为了掌握气体的变化规律。气体三个参是中基本参压强。所以搞懂压强的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基本功,发顺掌握。由于现行教材中关于气压的内容较省,笔者认为应做如下的补充.一、气体压强的产生液体、固体的压强是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