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一时期,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提出“经济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经济化”的思路,并在新闻实践中加以操作,形成了一种新鲜的样式:“经济——社会”型新闻。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经济化”是指经济新闻要寻求它的社会意义,社会新闻要寻求它的经济意义。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之间,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成为经济电台新闻报道的主战场,从而使这种“联系”和“缘分”得到更加直接的表现。包括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程、企业转型、城建、环保、科教文卫等在内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以鲜明的新闻性赢得读者如果“新闻照片”无“新闻”,那就不能称其为新闻照片了。这就是说 ,新闻摄影的新闻属性 ,规定了新闻照片必须具有鲜明的新闻性 ,这也是新闻摄影的自身规律和最基本的特性。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新闻摄影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呢 ?核心问题是要突出“新”。这个“新”有两层含义 ,一是要拍摄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发展着的事实 ,在采访、编发上体现“快” ;二是指新发生的事要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事件本身能被社会所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新闻照片无新闻”、增强新闻性的问题 ,我们沧州晚报在讨论落实报社党委“贴近群众 ,贴…  相似文献   

3.
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实质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人们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作为“信息传媒”和“舆论手段”的新闻传媒。而社会要求得稳定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因为根据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服务,人们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以便更有效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则可以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与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4.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王玉婷 《青年记者》2007,(12):86-86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6.
徐薇 《新闻前哨》2021,(3):67-68
广义上的建设性新闻,是一种新闻理念。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助理教授凯伦·麦金泰尔称之为“伞式结构”或者“总括性的术语”。她将建设性新闻定义为回应现实问题的、严谨的、基于事实的报道形式。狭义上的“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一类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闻实践。这类新闻实践强调在新闻报道中除了要坚持内容的客观真实外,也应积极主动介入社会生活,要以解决问题为报道的导向。作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升级突破,帮忙类新闻节目以观众需求为导向,一度在国内遍地开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曾经红极一时的帮忙类电视新闻节目陷入发展瓶颈期。本文将揭示帮忙类新闻节目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以建设性新闻视阈,对其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兴趣密切相关的报道。西方新闻学称之为“软新闻”。一般来说,社会新闻以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为基础,立足于反映生活,激浊扬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优化社会风气和增长知识,具有新奇、有趣,可读的特点。如何采访社会新闻? 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新闻观点  相似文献   

8.
“建设性”的精髓在于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着眼于“解决问题”,不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高手”,还要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家”。加强报道建设性是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特别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建设性”的多维思辨——新闻报道建设性含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并成为各家媒体进行报道优化与改革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要想办好报纸,增强竞争力,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借鉴吸收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不揣浅陋,拟把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知识引入新闻领域,对“新闻公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新闻与“公关” 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协调、沟通内部和外部各种公共关系的社会活动。它的功能是参谋、咨询、策划、协调、教育等,与以吃吃喝喝、陪玩陪乐为主要内容的庸俗“公关”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目的在于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及公众的充分信赖、支持和谅解,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组织本身的活力和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关于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科技新发明、新医疗技术等等的介绍、报道越来越多,颇受读者、听众、观众的欢迎。笔者近年来从事这类“小新闻”的编辑工作,发现这类“小新闻”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大新闻”一样,也存在着一个报道准确与否的大问题。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要注意抵制“虚假信息”。这类“小新闻”报道准确了,有助于社会信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心理密切相关的报道。现在,各家新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社会新闻。有的党报还在要闻版辟出专栏,定期刊登社会新闻。党报要闻版选择社会新闻,要力求做到“四统一”。  相似文献   

12.
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高扬社会道德风范,成为新闻的题中之义。 新闻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机制为启动,又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为发展商品经济的动力;要以市场公平竞争为契机,又需辅以群体的协调运作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所以,新闻媒体不应“趋于市场化”。 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新闻的有偿性、交换性、商品性。有人说,“有偿新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有人认为,“新闻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已在社会范围内展开”;有人也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也是商品,因此拿钱买新闻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新闻改革要深化,就要承认新闻具有商品属性”,甚而有人说,“新闻的市场化要求新闻信息的商品化”。这类思想观点所提出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下,无私奉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社会效益,是指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向广大受众传播以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给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利益。在现阶段,我国新闻工作者所应当追求的社会效益,就是要追求新闻宣传的“四个有利”,即“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全体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奋斗目标,也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最高准则。要实现新闻宣传的“四个有利”,以笔者拙见,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正确方向,警惕思想“自由化”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要不要引导?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实际工作中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受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影响,一些人片面理解新闻的客观、公正,认为引导舆论就是对新闻的限制和强制;有的以“无冕之王”自我标榜,把新闻舆论视为超越于任何党派之外的独立的社会力量;有的以“文责自负”为借口,想方设法抵制上级主管部门的所谓“干预”,等  相似文献   

15.
评论真实谈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那么,就当前社会上之问题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要不要真实? 新闻评论也要讲真实性。笔者认为,真实也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它关系到新闻评论的兴衰成败。新闻描述事实,必须忠于事实;评论剖析事实,也必须合于事实。 新闻评论是论说文,观点和材料必须统一于文章的主旨,即中心思想。这种统一,即是以真实性为前提的统一。新闻评论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具有五重含义。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应具备“五真”,即“靶真”、“理真”、“情真”、“事真”、“述真”。 一曰:靶真”。 评论皆有“靶”。“靶”是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所谓社会新闻,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往往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因而其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具体来说,即有广泛、平易、生动、趣味性强与人情味浓等特征。时下,创办主流报纸正成为许多城市报人的口号和目标。由此,不少青年报、周报、晚报、都市报纷纷走上“硬化”新闻的“二次创业之路”。①而以往作为“小报”作风或“软新闻”的最佳“注脚”的社会新闻,必然会在这一风潮中经历改变。本文所关注的是,社会新闻的报道视角在“主流化”运动中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会如何发展。一、关于社会新闻报…  相似文献   

17.
做足、做准、做活、做新--试论教育新闻的推陈出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新闻记者》2002,(11):33-35
教育新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在所有新闻中的分量和比重有增加的趋势,然而也有其动态少、资源稀、专业强的特点,依然存在着总量不足、题材陈旧、深度学够的突出问题。对教育新闻进行“推陈出新”的改造,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可作为当前发展、深化教育新闻的一条途径。“推式出新”,是教育新闻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此及彼的正确选择,也是在目前教育新闻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扩张的必由之路。捕捉教育新闻,需要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战略上要有意识,在战术上要有技巧。要把握教育新闻“推陈出新”的时机,掌握“推陈出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坚 《新闻实践》2004,(9):19-20
一、社会新闻版的实践 1、转变陈旧的社会新闻观念,强调社会新闻的社会典型意义。 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放在第一位,不单纯追求“卖点”,抵制格调低下庸俗的社会新闻,是我们在编发每一篇社会新闻时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 “三贴近”要求媒体工作者贴近广大群众,并不是让我们去迎合心理阴暗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社会新闻本身规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消极情绪显露,在新闻操作中要“巧妙”、“有理有节”地规避和消解;对于社会新闻中可供运用的正面“因子”,要充分、合理运用,提高社会新闻的正面“话语效果”;在新闻采写技巧运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有选择性、导向性的版面表达语言,主动、有效地引导报道达到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新闻,是指记者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采写“问题”新闻,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事实意识,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坚持“与人为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采写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好“细节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