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消费文化市场和大众娱乐的需求,中国大陆电影在影片的拍摄类型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向。作为中国电影探索道路上的"新秀",贺岁电影应运而生。它利用消费文化市场的操作原则,不断吸引观众眼球,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但是,近来随着贺岁片的迅猛发展,票房的不断鼎盛,其水准、品质却陷入了口水之争。由于不能够正确地把握贺岁片的真正内涵,使得大陆贺岁片困境重重。只有回归贺岁本意,不断探索贺岁电影发展的新动力,大陆贺岁电影才能步入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贺岁片"是为了提高影片的票房业绩而专门为观众量身制作的影片"。中国当下的消费文化背景决定了贺岁片的主要类别,叙事模式以及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贺岁片的重要类别之一的贺岁喜剧的语言风格入手,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市民阶级的崛起和大众文化产业的形成对贺岁电影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电影在中国众多电影中独具风貌,其中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极具喜剧表演天赋的演员是他赖以取得票房成功的两大法宝,也是名扬四海的“冯氏贺岁片”魅力之所在。“冯氏贺岁片”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本文仅探讨语言在冯小刚贺岁档电影中的效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已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上的改革影响了文化时尚和人们的审美趣味,打开了人们情感的闸门。冯小刚电影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了广大市民观众的审美趣味,异军突起,其电影的商业理念给国内电影界树立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制造了市民电影成功的不可复制的记录。以"冯小刚贺岁片中叙事的价值判断"为题,从其电影的思辨模式、意识形态色彩和影片展示的传统叙事意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是最先创造大陆电影票房奇迹的系列影片。人们对他的关注也多集中于滑稽情节和幽默台词上,而较少专门研究其贺岁电影的主题。本文在解析中国悲喜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分析其贺岁片的叙事结构和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解读冯小刚系列贺岁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冯小刚对中国商业电影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他的"贺岁片"对观众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冯小刚电影成功之处:1.对观众的定位考虑和欲望满足;2.精彩的对白;3.有中国特色的明星制.冯小刚的成功为中国的商业电影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7.
电影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电影品牌最为集中的代表的贺岁片,是具有中国当代文化特色的"电影名片"。但目前贺岁片狂欢化娱乐的导向十分突出,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未能很好地体现现实人生和人类关怀,以及中华现代文化精神。应当呼吁并倡导在贺岁片中形成多元化的表现理念:即在贺年狂欢化娱乐之中,不要忘记中华现代文化和民族精神等元素的发掘和展示,不要忘记现实反思、民生关怀和人类意识等元素的嵌入与弘扬。贺岁片以生动的形象诠释和伸张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凝聚中华现代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其优长和品位标志所在。  相似文献   

8.
"羡慕嫉妒恨"是当下极为流行的网络用语,甚至被评为2010年网络十大流行语。追根溯源,首次被媒体广泛引用,还是始于2009年的一部贺岁片。当时,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三天,票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冯小刚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诙谐调侃的方式,渐趋清晰地构建了其独一无二的消费品牌。冯小刚的"贺岁片"相当程度地挽留了人们对于国产电影的信心,同时也为其他电影人提供了一个商业娱乐电影的操作理念。根据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创作特征,分别从虚实相生的游戏化情节,葛优式的小人物,大演员的小角色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冯氏贺岁电影的表演特色。  相似文献   

10.
"贺岁片"这一说法是由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传入内地的。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和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经典贺岁片吧!  相似文献   

11.
岁岁贺新年,年年贺岁片!说起贺岁片,还要从1995年开始。1995年初,内地引进了10部国外、海外电影,其中,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在新年之际被冠以“贺岁大片”重磅上映。从此,成龙开始有计划地抢攻好莱坞市场,吐露出东方占士邦的味道,但当初的成龙绝对想不到,《红番区》就此拉开了内地贺岁片市场争奇斗艳的序幕。这12年间,国内外众多商业片导演为受众炮制了各种类型的贺岁片,可以说贺岁片因他们而繁荣,他们因贺岁片而闻名。人们不仅得到了观看电影的愉悦,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作为一种电影形式,贺岁片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看贺岁片几乎成了人们在新年时的又一休闲方式。贺岁片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影坛的发展和流行趋势,也记录了我们共同的回忆……  相似文献   

12.
冯小刚导演拍摄的贺岁片在中国电影界具有标志性的地位。其幽默的语言,小品式情节的展现,以及对生活隐喻性的暗示是冯氏贺岁片得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卖座的主要原因。《天下无贼》是冯小刚导演继《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等贺岁片之后的又一力作。影片延续着冯氏贺岁片的特质,但同时也添加了导演对生活更深层次的人文关照,狼与羊是对影片中小偷和被偷者的代名词,也是对生活中善与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电影准类型,其概念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遭遇了质疑。同时,一系列新的概念随着社会变迁被生产出来,分析其背后的知识转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当下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十分重要。当前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发展正以"去历史化"的惯性经历着话语嬗变,但现实政治将重新激活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传统,并对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氏贺岁片的成功,一方面表现在他善于运用市场化策略对影片进行商业包装,即通过平民化的叙述视点,温情地书写小人物的故事;通过对观众深层欲望的挖掘、独特的京味幽默营造的喜剧氛围和明星策略的实施,有效地将观众的参与机制调动了起来。另一方面表现在他采取了本土化的商业策略,创作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模式。此外,冯氏贺岁片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电影运作机制,而以制、放、发一体化的运作策略探索出中国电影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贺岁片经过长期发展和艺术积累,确立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任务凸显出来。要建立成熟而独特的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应该经过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检验,它将是主流价值和娱乐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贺岁片的出现使中国电影生产和国际生产真正接上了轨。品牌领导着消费,进而也领导着市场。中国电影的繁荣,需要不同的电影品牌来支撑和推动。未来的中国电影,一定会在以贺岁品牌电影的推动下,培育出更多的品牌电影,从而开创自己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17.
近代社会,随着大众传媒影响力的不断发展,传媒竞争不断加剧。为夺取受众眼球,获取经济利益,大众传媒不惜人为制造各种娱乐因素,电影开始逐渐失去了原有本质,日渐异化。"愚乐化"现象开始出现并在中国电影中大肆泛滥。本文在对中国电影"愚乐化"现象和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其实,贺岁片并不是中国专属,在国外也有许多相同类型的影片。但对西方人而言,新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圣诞电影应运而生。圣诞电影有着和中国贺岁电影一样的特质——温馨、欢乐、感人。在寒冷的冬天,窗外是皑皑白雪,窗内则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烤着火炉,一起在电影带来的笑声中迎接新年。  相似文献   

19.
"影戏"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核心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简单地用"电影即戏剧"来阐释"影戏"观念。本文在细致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到后来强调"电影剧是电影术与戏剧的结合",强调"影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电影家的认识在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20.
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的今天,在冶金行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专家系统等高新技术,探索"互联网+"对冶金行业积极影响,总结规律,希望为冶金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使其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