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雪 《广西教育》2023,(5):94-96+100
本文在厘清文学性阅读关键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教授文学性文本时要有五个思考:思考课堂是否抓住主问题,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思考学生是否把握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思考如何品味词句,训练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考如何比较拓展,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思考怎样指导运用,训练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文本细读训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选取元杂剧部分,采用硬读法、溯源法、比较法等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细读训练,培养学生直面文本、感受作品、解读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如何立足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以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文本、写作训练以及听读能力方面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展开分析和思考,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进而探究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与"理",实现教师、学生、文本共振,让阅读教学三个维度交融.课堂设计中重视课堂中写的训练,通过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写的训练,培养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的能力;通过写的训练,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语用能力的培养就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形成有效的思维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在质疑中体悟内涵,深入思考,提升阅读教学效益。一、紧扣核心价值质疑,关注文本主题内涵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心智发展的程度还不够成熟,对于文本中重要的核心思想和主题价值还不能有效的体悟与吸收。针对不同的状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学力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学本课堂,创设学本课堂情境,培养文本理解能力;设计学本课堂问题,培养文本探究能力;组织学本课堂活动,培养文本内化能力;延伸学本课堂训练,培养文本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因此,文本的细读就显得格外重要.搞好文本细读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让学生琅琅书声,静静思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细细品读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阅读主题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内容过程中需要深入探究的要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组织英语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主题的情境,联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引领学生探究文本主题,促使学生探寻材料主题的深刻含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辅助学生全面掌握文本内容,提高英语阅读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9.
小学英语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课程。英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对话材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对话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可通过文本晨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整合资源等策略,鼓励学生对话交流,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主要依据文本体裁、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的思维逻辑进行梳理,从而探究文本的主旨,帮助学生提升个性化阅读水平、训练抽象化思维。从学生长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看,逻辑思维的训练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理解课文、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尹国杰  钟艳 《文教资料》2006,(4):142-143
批判性思维就是个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等进行判断,然后做出决定或结论的心智活动。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语言和文本思想两方面,通过重点训练学生的文本鉴赏精神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立体式提问等手段来达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任健 《考试周刊》2023,(11):158-162
哲学模块是高中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习资源的拓展、思考意识的培养、多元训练的实施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单课和单元知识体系;在学习资源的拓展上,可以将情景性和文本性资源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理解视角;在思考意识的培养上,可以引导学生从个人生活和现实社会等角度出发,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在多元训练活动的开展上,可以将分层训练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疑难问题、增强哲学知识运用能力。文章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高中学生哲学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想在初中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读写能力,应从思辨性阅读和思辨性写作两个方面入手,将教学内容进行内涵式重组,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发写作序列、开展思维训练、开放评价方式等手段,促进学生思辨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注重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说的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一种直觉、整体的感知。它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深入到文字内质,对文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解读和品析,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悟。”所谓训练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字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甚至文本中的人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角,增强学生语言感知的敏锐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逐渐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转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挖掘文本的关键点、为文本添光加彩、改写求新、仿写语段等多种以读促写的训练形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语言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反映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语言训练,采取有效的语言训练方式,从整体上锻炼学生语言应用思维,结合学生文本欣赏和分析,巩固学生语言基础,借助写作活动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知识和实践连接的桥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本文中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几点语言训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柴朝琴 《教育》2024,(7):108-110
<正>在当今教育质量评价的导向下,初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文本解读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文本时,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并能深入思考和分析其中的内容和意义。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培养学生课堂语言拾零的习惯,以课堂练笔、仿写、课前演说、课堂仿写、文本的语言赏析、课本剧的编排等多样形式进行口语交际,口语和写作训练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观察和思考生活,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等综合能力等多样教学,让学生的说与写能力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石峰  陈厚才 《文教资料》2010,(35):91-93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以人文本,尊重学生的劳动,放大成功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注意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用心灵去感受世界,感悟生活的意识与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技巧训练,以切实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