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钟正莲 《青海教育》2010,(11):23-23
作为一名班主任,到底怎样才能理解和信任学生呢?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要了解他们想什么?爱好如何?他们的烦恼有哪些?有哪些需要?不“下海”不知道水的深浅,不登山不知山的高低。不深入到学生中去,就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作为班主任,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多到学生中去,去参加他们的闲谈,参加他们的课余活动,参加他们的娱乐联欢,不要放过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学生,不理解爱,不知道如何接受和表达爱。他们常把周围的人对他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加珍惜。我希望能够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引导学生们去理解、去体会、去感受周围的爱。知道珍惜别人的爱,也不吝啬自己的爱。让充满爱的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品读     
<正>每个人都是从学生开始的,你上课,教授会告诉你题目,可是你知道,他不会给你一个没有答案的题目,而且那些题目都与课本上的内容有联系,而在现实世界,情况却完全不一样。首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能否解决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更不知道。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转变,在一定阶段要停止上课式的教学,转到不按部就班的学习,还没有教学生A、B、C……就要他们去学  相似文献   

4.
体验黑暗     
他们不知道太阳多么明亮,不知道树木多么翠绿,不知道白云多么洁白,也不知道彩虹多么美丽——因为他们是盲人。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天去看高山,一天去看大海,一天去看普通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母爱的力量     
一天,生活在山上的部落突然对生活在山下的部落发动了侵略,他们不仅抢夺了山下部落的大量财物,还绑架了一户人家的婴儿,并把他带回到山上。可是山下部落的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爬到山上去。他们既不知道山上部落平时走的山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山上的部落,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发现他们留下的踪迹。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出了他们部落中最优秀,最勇敢的战士,希望他们能够爬到山上去,找回孩子。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这群孩子对世界万物都:不关注,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于“自学习惯”这个词语用在这些特殊学生身上是很不容易的。智障生缺乏学习自觉性,他们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有意识地主动自学,更为甚者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学。记得刚接受智障班进行语文教!学时,在我的课堂上常出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的情况,他们根本没有去主动读书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学生犯错后,我们有许多班主任首先想到的是批评,认为不批评学生就不能教育,也不能警醒其他同学,只看到了批评的惩戒作用,没有想到批评会伤害学生,也没有去想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许多学生犯错误后,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是错误,只是总改不了。所以学生犯错后,我们不只是要批评他们,更多地应是思考学生为什么犯错,怎样帮助他们改正。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主要表现在他们不善于思考,不知道阅读时应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因此,对学生的培养训练的重点就应放在阅读技巧和思维训练上。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非常少,他们宁愿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愿意自己提出问题,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提问。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让他们的思维更开阔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人类世界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教不完,学生也学不尽,我们为人师者,必须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们,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教会他们自主学习,把方法传授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学习、去探索,永无止境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理论鉴别能力。如果学生不能明辨是非,不能分清黑白,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那他就无法用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班学生情况是这样的:当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需要他们鉴别正误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片茫然。为什么?因为,第一,他们不知道选择什么原理才对;第二,题目提出的观点或事例,不知道究竟对或错在哪里;第三,不知怎样论述才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政治课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  相似文献   

12.
教育工作者站在新课改的前沿阵地,应了解世界课程研究及教学改革之现状,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去教,更应当去了解学生是怎样去学的。教学的核心应当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策略上帮助学生,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就关键词法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尝试使学生主动解决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非常少,他们宁愿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愿意自己提出问题,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提问.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让他们的思维更开阔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一、提问的途径1.自由提问在预习时,要从学生的视角去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比如,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非常少,他们宁愿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愿意自己提出问题,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提问。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让他们的思维更开阔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面对应用题,他们往往无从下手,很多学生考试失分大多在应用题。家长也经常不知道怎么去指导孩子解题。其实解应用题确实有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读的八年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竞争的同时也缺乏与人合作的意向,一方面表现在把竞争理解为"你死我活""尔虞我诈",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竞争,甚至为追逐某种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去压倒别人;另一方面表现在唯我独尊,将他人置于服从地位,即使有合作的意向,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与他人合作。《竞争?合作?》一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9-2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8.
今天早上起床后,乐乐和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知道今天榕榕和木子去不去幼儿园,他们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去幼儿园了,我好想和他们一起玩!"听了乐乐的话,妈妈又惊又喜,要知道乐乐可是出了名的"小霸王",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别说和他们一起分享玩具了.  相似文献   

19.
<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然而一提起写作,很多学生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更是愁眉苦脸,他们总感觉写作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很多语文教师对于写作教学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小学生的写作之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如何去写,也就是说看到了一个写作题目之后,不知道从何处下笔,甚至都不知道这个  相似文献   

20.
谈指导学生利用文献检索⒇彭绮文(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510275)1学生对文献检索存在的误区目前大学生对文献检索的认识还不足够,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科研宝藏,却不知道从何着手去寻找宝物,形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原因:(1)对初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