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忧虑“教师吃香”上海於荣看了《人民日报)10月14日所发一则新闻“温岭教师吃香;十三位企业干部转当教师”后,作为教师的我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感,反而生发出些许忧虑和疑问:这些企业干部转当教师的动机姑且不议,他们能胜任教师工作吗?这种做法与教师职业化的国...  相似文献   

2.
看了《老师永远不教的50堂课》,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劲的冲击力。这是写给学生的真诚告诫。面对这些坦诚的文字,作为一名整天面对众多天真面孔的教师,我对学校的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疑问:教育,到底该不该满足于只给学生呈现事物美好、善良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人不可没有思想。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用思想作为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有思想吗?怎样才算有思想呢?没有思想又将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怎样才能做到有思想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实验已几年了,不少教师提出了一些疑问:我怎么现在不会教语文课了?难道我过去的方法都过时了吗?有的教师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状态;有的教师虽然了解一些新课程的理论,但在实际教学中不知道如何去落实。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两篇教学反思。一篇是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的体会。从对教学过程的描述看,整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上课仿若在做游戏。读完反思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应该的,可是整堂课学生没有一点儿安静下来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6.
<正>每次教学《小数点搬家》,总会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小数点一直都在个位和十分位之间没有动,为什么叫小数点搬家呢?”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会模模糊糊地带过去,因为这一规律学生之后都会用。但面对学生一次次的质疑,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学生看不出小数点在移动?学生的疑问是不是蕴含着他们对知识独特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没有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小数点搬家》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8.
兰晶 《江苏教育》2023,(6):73-75
<正>备课与上课是一名教师教学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已有六年,“备课”给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不堪回首:照搬优质教案,走流程从2016年8月正式入职起,约有两年时间,我的备课方式基本是“二看二熟悉”:看课文,看教参;熟悉年级组其他教师分享的优质教案,熟悉和教案配套的课件。难道不会“二备”吗?会,比如改改教案中的错别字,增删内容使课件与教案无缝衔接。其实这是“伪二备”,因为我看每一篇优质教案都是极好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流畅,学习活动有趣,评价语言丰富。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6日晴 爸爸,您在远方还好吗?一次意外,我让您损失了很多东西,您能原谅我吗?您忙着工作,却根本顾不上我。亲爱的爸爸,我们能好好谈谈心吗?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教室,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是怎样的一个教室?这个教室里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教育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5,(10):4-5
录像刚开始,他的问题就来了:“摄影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看教师在那里指手划脚?”而且,在一些录像片断中,教师与学生显然没有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因为所有教师的声音全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打上字幕,无意的疏漏为什么偏偏发生在学生身上?难道连我们编辑录像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看不上课堂里的学生吗?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个满天星星的晚上,我正在忙着写作业,耳边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喂,你的作业写完了吗?陪我玩一会儿好吗?”我左看右看,前瞻后顾。就是找不到声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生,我们一般都采用比较直白的教育方式,而暗示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教育方式。有时,适当采用暗示来教育学生,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喜人效果。可能会有教师怀疑:我天天对着学生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还是不听,如果采用暗示这种比较隐晦的教育方式,会起作用吗?教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了解暗示法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暗示虽然表达含蓄,但是对人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
做一名『和谐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奎英 《教育艺术》2005,(12):26-26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对社会具有引导的功能。当人们呼吁建设“和谐社会”的时候,作为教育使命具体承担人的教师应当审视自己:我是一名“和谐教师”吗?我应该怎样担当起与周围的教育环境、教育要素相和谐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7.
王楚松 《生物学教学》2005,30(12):70-70
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学生要知道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什么作用?课本上又介绍“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糖类(通常指葡萄糖)”,光合作用合成的一定是葡萄糖吗?还有其它物质吗?学生碰到这些疑问,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了这项研究课题: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校为加大对新生的了解力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你是否喜欢要求严格的老师。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喜欢,希望老师不要管他,放弃他。看了之后,我心中难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不可没有灵魂的,如今,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塑造,竟会受到如此的冷遇,那不要管我的言辞中透露出的是对教育的抗拒,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了吗?  相似文献   

19.
偶尔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了这样一则短文: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这样问到:“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写到:“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看完这则短文,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的教师,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创新教育的思考: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吗?我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了吗?江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  相似文献   

20.
单车年轮     
周淑敏 《教师博览》2023,(23):41-42
<正>一放寒假,我就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直奔娘家看爸妈。进了家门,看见爸妈已在为过新年做准备:妈在厨房忙着蒸年糕,爸在杂物房里忙着清理。杂物房已让爸收拾妥当,当中最显眼的是一辆老式的凤凰牌单车。我问爸:“单车很久没骑了,还留着干吗?要不送人或是当废品卖了吧?放着占地方。”爸说:“骑了这么多年有感情,留着它就想起许多的旧事。你还记得你那位侨中的老师也骑过这款单车来家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