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程批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在我国课程研究中缺乏对课程批评的关注,虽然。尤其是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关课程问题的争论不断涌现,可由于缺乏课程批评的理论和知识,在课程争论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范现象,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为此加强课程批评的研究,使其在课程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趋势。加强课程批评的研究,关注、研究课程批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把握其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域;要分析课程批评本身所反映的课程和社会、文化关系的互动变化: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批评研究范式、涌现一批优秀的批评专家和批评共同体;对课程批评的回应要采取合适的行动策略;重视运用科学和人文的研究方法探索课程批评的目标、标准、机制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秋季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经6年,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4个省、自治区已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验。截至今年秋季,陆续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已经达到15个,占全国省级行政区的50%。伴随着新课程实验在全国范围的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和我国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时期,不断对课程进行分析、评判、纠正、发展,已在理论乃至实践领域成为亟待深入思索的问题。应该说,在课程研究领域中已存在着课程批评这一事实,但课程批评作为一个课程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课程运作过程中的一环,已成为人们忽略的因素。因此。尽管我们无意建设一门课程批评的专门学科,但把它作为课程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活动是国家“九义”《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活动同学科相辅相成。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方案》是时代的产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方案 (试行 )》于 1992年出台,并于 1993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更新教育观念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标志,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7.
笔者深入山东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调研,许多校长和教师向我坦言:新课改的文件及“解读”等学习材料,我们学过了;许多课改专家的学术报告,我们也听过了;关于新课改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理论、基本思路,我们也基本掌握了;国家的课程政策及许多专家的见解,我们都能接受。但我们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教育现实,经常有一种“理通”而“行不通”的困惑。有些老师干脆说:新课改“改”到今天,我们只是知道了许多的新鲜词儿,如“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体验”、“创新”等,具体到实践,矛盾很多,很难把握。也有许多教师说:我们教了…  相似文献   

8.
刍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适应知识更新和职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事实上,要想全面推进新课程,就不能绕开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事实上,要想全面推进新课程,就不能绕开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任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经过10余年的学习,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方面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表现,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文章结合事例,着重探讨了师范生刚步入大学时所具备的信息素养不足及其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盲点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教育的反思往往都是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调整培养目标,改变培养模式,从而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任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经过10余年的学习,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方面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表现,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文章结合事例,着重探讨了师范生刚步入大学时所具备的信息素养不足及其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盲点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今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说明校本课程的理念和价值不仅被广大教育研究者所认同,而且业已进入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检验阶段.  相似文献   

15.
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课程价值的实施效果。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开发与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及目前高师培养目标存在的滞后性出发,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如下: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课改动态的高师人才;培养具备均衡、全面知识结构的高师人才;培养具有初步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师人才;培养拥有良好的观念、健康的心理和恰当的职业理想的高师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明白,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产生作用,必得经由学生的感悟、体验,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使教学植根于学生心中,给学生难忘的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在一定的情境中激活和升华,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课程研究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问题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落实,即如何使关于课程改革的很不错的构想,变成学校教师的具体实践,其中到底有些什么问题有待研究?不管怎么说,“教师专业化”总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过,问题又在于对“教师专业化”该如何理解?关于课程,从一套理论改革的构想〈理想的课程〉到课程设置(正式的课程)、从正式的课程到教师对他所执教的课程的领悟、同一位教师从对课程的领悟到课程的实施犤运作的课程犦、从教师运作的课程到学生经验的课程,其中在每个层面上都可能存在或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营造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男 《学科教育》2004,(10):17-20
日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课程形态的变革。为了适应这一新的课程形态,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态进行改造,并营造出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态、活动性的课堂教学形态、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形态、生活性的课堂教学形态、快乐性的课堂教学形态。其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尽快走进新课堂。  相似文献   

20.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必须予以积极回应:提升培养目标,突出“现代性”、“优质性”以及“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优化培养模式,“综合培养”、“文理分向培养”、“特色培养”相结合,努力使学生成为复合型、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的新型教师,以适应教师教育由终结型向终身型的转换;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学科与教育双轨、理论与实践互补、分科与综合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