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科学家们几百年来对这个问题一直困惑不解.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猫一旦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变成夜晚里的"瞎猫".  相似文献   

2.
猫为什么怕老鼠?   “猫怕老鼠“,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怪诞离奇,然而60年代初,美军在一次“猫捉老鼠“的实验中,却实实在在地让猫怕了一次老鼠.……  相似文献   

3.
老鼠竟然可以不“怕”猫,复旦大学和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的专家学日前发现可以用遗传学手段或药理学手段在普通的老鼠身上“动手脚”,使得接受实验的老纯收益不会产生恐惧记忆,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霸王鼠”,  相似文献   

4.
猫为啥爱吃老鼠? 猫都爱吃老鼠,究其原因却说法各异, 但人们都赞同的一个观点是:猫如果不吃老鼠,猫的夜视能力就会下降直至为零。 德国的科学家近来试着从这方面入手研究猫为什么爱吃老鼠,结果发现猫的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自行合成一种名为牛黄酸的物质,而牛黄酸正是提高高级哺乳动物夜间视觉能力的化学物质。偏偏猫本身不能合成牛黄酸。显然,猫只有不断地吃老鼠,体内才能有足够的牛黄酸,才能保持夜间的视力,让自己在自然界生活下去。 当初,德国科学家研究牛黄酸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数十年后的全球…  相似文献   

5.
猫怕什么     
有机会一定要和孩子们玩玩这个游戏:让孩子把“老鼠”一词快速地重复读十次,当他一读完,立即问他:“猫怕什么?” 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回答:“老鼠.” 有趣的是,你跟成年人做这个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你:“猫怕老鼠.”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或叫喊同一个词时,他的智力很自然地在重复过程中持续下降.当他的智力下降至某一个临界点,他的判断力也会跌到低点,于是他的判断便会出错.  相似文献   

6.
猫瞎怨老鼠     
俗语把碰巧成功的事情说成是"瞎猫逮住死老鼠",这句话虽然没有说错,但毕竟瞎猫能撞上死老鼠的事情太少了。有趣的是,科学家最近发现,瞎猫虽然与死老鼠难以搭上关系,  相似文献   

7.
逆袭     
<正>猫吃老鼠是常见,老鼠吃猫不多现。就在非洲乌干达,鼠猫倒置食物链。喵……吱吱……听到这声音,蹲在树上休息的两只鸟不用睁眼都能知道是野猫逮老鼠的画面。猫瞪着灯泡似的大眼睛,两腮胡须翘起,爪子底下按着一只肥硕的老鼠。然后嘛,嘿嘿,就是人家美滋滋地享用鼠肉大餐喽。  相似文献   

8.
猫鼠对话     
一 小老鼠躲在洞门口,对洞门外的猫说:“你就对我们管得紧,看得严,毒蛇咬人,虎狼吃人,你怎么不管呢?”  相似文献   

9.
(答案见下期,或登录www.kxdz.com查询)上期智力大挑战答案帮帮小迷糊答:68。计算公式:115-50 3=68猫鼠大战答:C。因为9只猫9天平均捉9只老鼠,9只猫3天能捉3只老鼠,所以3只猫3天只能捉一只老鼠。眼疾手快最多20个正方形。如图所示:挑战第三关 眼力大比拼~~  相似文献   

10.
老鼠吱吱     
吱吱是一只老鼠,它好偷成性,地球上像这样的老鼠太多了。人们实在恨透了这伙“小强盗”,于是,各个国家联合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鼠运动。老鼠们有的被毒死了,有的被夹子夹死了,有的被猫吃了……只有吱吱,侥幸逃过了这场灾难。吱吱整天东躲西藏的,怕被毒死,所以不敢吃任何东西,而且还要提防着猫的袭击。奄奄一息的吱吱正准备在地下筑一个窝,永远不出来了。突然,它的眼前一亮,一个闪烁着红光的飞碟出现在它的眼前。吱吱高兴极了,趁着飞碟开门的一刹那,连忙跑了进去。“嗖”的一声,吱吱随外星人的飞碟到了特特星球。那里的人们第一次见到了这…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8,(3):42-42
体重为普通老鼠5倍的新鼠种、比牛还大的远古时期老鼠、不惧怕猫的老鼠,这些都是人类在鼠年伊始的新发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江南 《知识窗》2007,(8):48-49
美国的“哈旦森警鼠学校”,每年都要培养一批老鼠当警察,经过培训合格的老鼠都领到一张“文凭”,供各个部门挑选。在校期间,这些老鼠要学“钻地”技术。它们钻进汽车内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只老鼠见人住的房子越来越大,心想,我也要学学人,懂得享受,住在又大又宽敞的房子里,多舒服!说干就干,老鼠把自己的"房子"——老鼠洞,挖得奇大无比。在宽大的鼠洞里,老鼠确实舒服了一段日子。可好景不长,一天,老鼠在外偷东西,被猫追赶,一路逃窜,最后无路可逃,只好钻进了自己的鼠洞。可猫紧跟不舍,追进了"大房子",把老鼠逼上了绝路。想当初,老鼠一心只顾挖大鼠洞,而且觉得  相似文献   

14.
老鼠喜欢奶酪、鲨鱼从不睡觉、猫有九条命、大象害怕老鼠……关于动物有很多传统说法,可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说法并不正确,甚至纯粹是无稽之谈。1.老鼠喜欢奶酪《猫和老鼠》的制作人肯定搞错了,老鼠不喜欢奶酪。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啮齿动物其实更喜欢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谷物和水果组成,这两种都富含糖类。该大学资历较老的心理学家大卫·霍姆斯博士说:“老鼠对食物的气味、结构和味道都有反应。奶酪是一种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所没有的食物,所以它们不会对奶酪有反应。”2.鲨鱼从不睡觉…  相似文献   

15.
科苑集粹     
人鼠原来是“兄弟” 表面上,人和老鼠差别大得很。老鼠大多体格瘦小,身上毛茸茸的,用四只脚爬着走;而人身躯高大,直立行走。但科学家最新破译的老鼠基因组清楚地表明,人和老鼠在基因上的差别小得出乎意料,说这两者是“兄弟”都不为过。  人类与老鼠的基因数目大约都是3万个,其中只有约300个是各自所独有的。人类23对染色体上的29亿个碱基对与老鼠20对染色体上的约25亿个碱基对相当接近,脱氧核糖核酸(DNA)链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空白”片断也非常相似。老鼠和人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其中包括与尾巴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鼠年话鼠     
食蛇鼠谁都知道,蛇是老鼠的天敌之一,但是在非洲的摩洛哥,有一种专门吃蛇的老鼠,它身上能分泌麻醉剂,使蛇的神经麻痹而死去,然后食蛇鼠将其吞而食之。食猫鼠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生活着一种猫的克星——食猫鼠,它能从嘴里喷出具有麻醉性的唾液,使猫接触后浑身发抖,瘫倒在地。随后食猫鼠即跑过去,咬断猫的喉管,吸猫的鲜血,  相似文献   

17.
猫捉老鼠     
阻挡住猫捉老鼠,并使它们中的一个消失!这真像变魔术一样。准备用品:纸、直尺、铅笔、彩笔实验步骤:1.在纸上做两个相距8厘米的记号。2.在一个记号处画一只猫,在另一记号处画一只老鼠。3.用一只手捂住左眼,当你拿着纸慢慢朝自己移动时,目不转眼地盯住猫,老鼠就会突然消失。然后  相似文献   

18.
正猫进入人类的生活是在农业文明开始之后。先是人类的谷仓吸引了大批的老鼠,那些天生与老鼠为敌的野猫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踪而至。后来,它们中的一些就逐渐演变成了家猫,开启了与人类长达数千年不离不弃的相伴历程。科学家利用数量庞大的样本描绘出一幅猫跟随人类的脚  相似文献   

19.
彭文 《百科知识》2005,(2S):39-40
俄罗斯专家最近发现,雌性老鼠生育年龄影响到幼鼠大脑发育、体质和行为表现,“晚育”的鼠“妈妈”生的后代智力发育更好。科研人员对不同年龄段的雌性老鼠生育的后代进行跟踪研究后,得出了上述结论。这些雌性老鼠生育年龄分别为9至10个月和3.5至4个月,  相似文献   

20.
懒如猫咪     
《发明与创新》2014,(10):43-43
当形容一个人懒惰时,多数人会想到“懒如猪”一这个真有点冤屈猪了,动物界懒惰的家伙真不少,看似伶俐的猫咪就是其中一类猫平均每天要睡15个小时,一些懒猫甚至可以在一天24小时里睡上20个小时.为什么猫咪要睡这么长时间?猫有捕食者的生理习性,习惯在夜间追逐、捕猎捕猎需耗费很多能量,所以,不论猫咪是在户外抓老鼠还是在家中玩猫玩具,睡眠都是为了储存跑、扑、爬、追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