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苑 《今日科苑》2011,(24):55-56
1879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结束了人类"黑暗"的历史。人们在欢呼、庆祝这一伟大发明的时候,富有远见的科学家已经看到了白炽灯明显的不足之处:它只利用电能的10%~20%,其余的80%~90%的电能  相似文献   

2.
魏佳 《世界发明》2003,26(12):28-28
1879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结束了人类“黑暗”的历史。人们在欢呼、庆祝这一伟大发明的时候。富有远见的科学家已经看到了白炽灯明显的不足之处:它只利用电能的10~20%,其余80~90%的电能以热损耗的形式被浪费掉。“白炽灯靠电流加热,使热能转换为光能,这种电能的利用形式太浪费了,能不能开辟一条电能利用的新途径呢?”  相似文献   

3.
<正>人工点火开始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被公认为第二次照明领域的革命。现在,环保、节能的LED照明则标志着第三次照明革命的到来。由于在LED照明上的贡献,3名科学家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分别是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和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在颁奖词中,诺贝尔奖委员会写道:"白炽灯照亮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  相似文献   

4.
1879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成功地制取第一盏碳丝白炽灯的时候,发现了神奇的"爱迪生效应",并为此申请了专利。1904年,利用"爱迪生效应",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手下诞生了。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人类第一支电子管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1981年,德国物理学家格尔德·宾宁(G.Binning)和瑞士物理学家海因里希·罗雷尔(H.Rohrer),在苏黎世实验室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由此开启了人类研究原子与分子世界的里程。尔后,人类利用几年时间,艰苦地发明了纳米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掀起一场举世瞩目的"纳米战"。中国作为科技后起之秀,不甘落后,于1993年,成功操纵原子,让世界纳米技术成功刻上"中国"二字。  相似文献   

6.
让污水发电     
《知识窗》2006,(10):54-54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发电的设备,它不仅能发电,还可以分解污水中有害的有机物质,节省能源,有利环保。科学家说,利用这种污水发电机,将能使从马桶冲下去的秽物成为家中照明用电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说起白炽灯,大家都知道它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其实,在爱迪生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在进行白炽灯的研制工作了,只不过那些灯泡都不经用,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坏掉。爱迪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灯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选择发光强、且价格便宜的耐热材料作灯丝.爱迪生先后试用了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结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从原始到现代科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光亮的追求从火的产生开始,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它会慢慢消耗,燃烧殆尽,后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解决了光可以长期发光的问题,但白炽灯其本质还是利用物质的加热燃烧,即利用钨丝发光,钨丝的损耗会降低白炽灯的使用时间,所以人们又发明了LED灯,它是利用一种能够发光的半导体元器件发光,其相对稳定而耐用,慢慢的,LED设备被应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大功率的LED发光设备驱动电路进行介绍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但你也许不知道,历史上有许多发明纯属意外。很多人以为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努力研究的结果,然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许多著名发明其实都是"运气"的偶然产物。高压锅的发明:只因为吃了一顿生土豆300多年以前,法国青年医生帕平因故被迫逃往国外。他沿着阿尔卑斯山艰难跋涉,打  相似文献   

10.
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被称为20世纪的一项伟大发明。有了它,通过与红色和绿色LED组合,才可能出现全彩色LED屏幕,并产生能够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新一代节能照明灯具。它的发明人就是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  相似文献   

11.
正近100年来,激光是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自从激光被发明以来,科学家就在不断提升它的性能、开发它的新功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就是激光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因善于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04,(1):23-23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拉里-科斯提克(Larry Kostiuk)与丹尼尔-克沃克(Daniel Kwok)取得直接将水转化为电能的科研结果。这是自人类在1839年发现核能和太阳能的160多年来首次研究出一种全新的产生电能的方法。科斯提克在谈及这项发明时说,当水在物体表面流动时,水中的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4,(3):44-44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有这样一个梦想,希望能将声音直接记录下来.直到1877年,美国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留声机,这个梦想才变成现实.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当时电话的灵敏度差、音量小、音色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爱迪生等科学家对电话进行了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4.
刘凯 《世界发明》2003,26(12):8-8
英国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杂志刊登了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拉里·科斯提克(Larry Kostiuk)与丹尼尔·克沃克(Daniel Kwok)关于直接将水转化为电能的科研结果。这是自人类在1839年发现核能和太阳能的160多年来首次研究出一种全新的产生电能的方法。科斯提克在谈及这项发明时说,当水在物体表面流动时,水中的离子会与固体摩擦,这会使固体表面轻  相似文献   

15.
玄紫 《世界发明》2008,(6):14-19
光与影,从来就是一对儿对立又统一的浪漫存在。人类自古崇高光明又渴求光明,从偷取火种给人类的古希腊神话英雄普罗米修斯到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的许多研究和发明成果,往往来自动物的启示.无论是昆虫还是巨兽,都可以为人类发明激发灵感、引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杭东 《发明与革新》2011,(12):25-25
早在一百万年前,植物就作为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在地球上出现,并且一直陪伴人类从远古走向文明的当下。科学家发现,植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植物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令人类叹为观止。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迈进,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受到植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相似文献   

18.
<正>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如尺子在头皮上摩擦后可吸起碎纸屑。当时的人们一定想不到,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这样小小的摩擦也能聚集成供人类使用的能源。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能源的利用有赖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简称TENG)的发明。它是一种利用材料之间摩擦引起的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实现能量收集和转换的发电设备。  相似文献   

19.
二、产物学方面的分类这里所说的发明主要是相对于发明产物而言的。发明产物的不同存在形式和特征,是此方面分类的根本依据。(一)根据人类所利用客观规律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将发明分为自然科学发明与社会科学发明。客观规律主要是由自然运动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构成。由人类对具体自然运动规律的能动利用而产生的发明,我们称为自然科学发明。自然科学发明可具体分为物理类发明、化学类发明、生物学类发明和数学类发明。由人类对具体物理运动规律的能动利用而形成的发明称为物理性发明,主要包括:机械力学类发明,如杠杆、滑轮、舟船等;热学类…  相似文献   

20.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中有2000件发明问世。仅从1869年到1901年,他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项之多。在他的发明生涯中,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诞生,所以,人们送给他"发明大王"的桂冠,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以超人的勤奋和机敏,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灯等,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深受国民的爱戴。1924年5月,美国选民选他为"全美最伟大的人",美国政府还专门授予他一枚特级国会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这样一位全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大王,也犯过错误吗?是的,他不只犯过错误,还曾固执地坚持错误呢。这里,把他的一次聪明的做法和一次愚蠢的举动一齐介绍给读者,请聪明的读者从对比中吸取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