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思琪 《文教资料》2011,(11):52-53
本文立足于翻译理论的视角,对翻译理论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翻译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汉语成语翻译问题上的应用。以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为今后的成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对语言学、翻译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教学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而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所在。汉语成语短小精悍,却包含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起越来越多西方人的学习兴趣。然而,翻译过程中要准确表达成语内涵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译者要充分考虑作者意图以及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环境。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灵活选择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和套译法,可以使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能帮助读者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翻译伦理视域下的汉语成语英译,通过阐述芬兰学者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五大主要模式,即服务伦理、再现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责任伦理,举例分析在汉语成语英译中翻译伦理视角下文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特有的现象,承载着相应的文化信息,其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视角观察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之间的异同,探讨习语与成语翻译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对翻译思维模式的转换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汉语为汉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为汉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人们把汉语进行了压缩凝练,从而产生了固定的词组,即汉语成语。汉语成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了我国文化的进步。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不断交流,汉语成语翻译成为了当前文化发展的难题。主要通过分析文化的发展历史,从而阐述文化定型对汉语成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雷小玉 《海外英语》2016,(15):113-115
歇后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是汉语习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涵意义总是隐晦的,具有隐喻性的本质。因此,歇后语的翻译一直以来都绝非易事。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英国语言学家约翰逊(Mark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使隐喻的研究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认知阶段。随着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此理论应用于翻译的研究中。概念隐喻理论也为歇后语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英汉成语隐喻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密不可分;英汉成语在设喻上存在着许多差别。因此。在进行英汉成语互译时要注意对隐喻进行对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人体在人类认知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体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本研究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认知角度研究英汉成语中的身体隐喻,并将英汉成语中的身体隐喻划分为四种类型:身体作为源域;身体作为靶域;身体同为源域和靶域;身体部位之间关系与其它事物或人之间关系的投射。  相似文献   

10.
王莉 《考试周刊》2009,(28):43-44
由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超额和欠额现象。这些超译和欠译主要表现在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的传达方面。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式,再现原文风貌,增强译文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从成语词典中了解成语的内部意义和外部意义,提出了解成语的方法:直接了解、综析了解和专题了解,涉及到了解成语须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文章结合本人的"辞书学"课程教学讨论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英汉习语的隐喻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英汉习语中的隐喻由于受喻体取向及思维认知模式的影响,英汉习语在具有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相异表现.汉语隐喻习语常借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目标域,而英语的隐喻习语则常借用单源域来映射目标域.  相似文献   

13.
习语和比喻密不可分。只有把握好英汉习语中比喻用法的异同,才能正确理解习语的思想内容,保持其修辞效果。基于此,对英汉习语中比喻用法进行比较,并主要从喻体和喻意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习语中的比喻用法对比,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习语。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话语理解的过程是动态的和在线的意义建构过程.本文试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汉语熟语意义理解过程,以期探讨人们理解熟语过程的认知机制,为分析汉语熟语隐喻意义的研究方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paper is going to use som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simile & metaphor into Chinese.  相似文献   

17.
杨卫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5-127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巴黎释意学派认为,口译的本质在于释出语言外在形式中的意义。他们提出的口译(翻译)的主要程序是:原语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是在语言,而且在思想和行动中。隐喻的实质是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类事物。本文运用巴黎释意学派建立的翻译过程的三大程序来对隐喻的理解和表达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邹爽 《培训与研究》2005,22(1):23-25
英汉成语的理解与翻译应从风俗、化背景等方面着手,在充分理解英汉语言和化差异的基础上抓住原成语的实际涵义,力求达到“神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英语成语时,应以现代符号语义学理论为指导,力争做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翻译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