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阎典史传》“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句中的“无虑”,课文注:“意思是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编者把“无”训“无须”,“虑”释“计虑”,这是不正确的。“无虑”是一个联绵词,意为大略、大概。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中“无虑”条云:“凡书传中‘无虑’者,自唐初,人已不晓其义。望文生训,率多穿凿。今略为辨之。高诱注《淮南·俶真篇》曰:‘无虑,大数名也。’《广雅》曰:‘无虑,都凡  相似文献   

2.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课本上对其中的“无虑”注解为:“意思是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显然这是把“无虑”两个字拆开当成两个词来讲了。就是说:“无”即“无须”,“虑”即“计虑”。但是这种讲法当置入其语境中时是讲不通的,于是课本编者不得不再给它硬添上一条“就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对宏观经济走势感觉到担忧,除非在非常好的几年。担忧的原因有这么几个:一个依赖投资,投资太大,但投资的效率很低;二是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约束;三是金融风险,投资的资金收不回来,造成系统性的风险。四是劳动力的成本在逐年上升。这些担心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过去十年二十年这些事情一直是这样的,我们一直都是投资比较高,一直是借钱,银行扩张也很快,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是中国经济增长非常高速,并且是平稳,非常平稳,  相似文献   

4.
正【"望":病例观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这节课比较难教,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二是在小学数学中,分数一般都采用以下定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  相似文献   

5.
杨晔 《作文》2023,(3):53-54
<正>有这样一个寓言:在一次肩负重木前行的途中,有人感觉木头过于沉重,就自作聪明把木头削减至更短小,于是行程果然轻松快捷很多。直到有一天遇到沟壑,捷足先登的轻装者根本无法前行。过了很久,肩负大木头的人赶到,他把木头搭在沟壑上,然后继续前进。因贪图轻便而削减木头的人难以前行,即使追悔莫及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6.
一、股市动态30指数回顾及简评本周上证指数上涨9.57%,股市动态30指数本周末报收679.61点,上涨4.38%,股票组合上涨3.24%。股市动态30指数自设立以来累计下降32.04%,同期上证指数下跌58.54%。股市动态30指数跑赢大盘。  相似文献   

7.
徐紫云  王琪 《江西教育》2006,(12):23-23
省略是现代汉语中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学界把省略分为结构省略(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没有出现)、语义省略(应该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和语用省略(通过语用环境产生的省略)。这一观点开阔了我们研究的视野,但在具体运用时,却没有很好地结合已有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9.
<正>近年来,网络上对于"奥数"教学产生一片质疑、否定之声,很少有人站出来发声维护,生活中家长们对"奥数"爱恨交加,不敢不学,不得不学,对奥数的学习有着诸多无奈。作为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小学数学老师,我对于"奥数"在小学学习中地位的几番起落有着切身的感受。在"奥数"学习中,学生有受益的,当然也有受折磨的,这种体会应该不仅仅是在奥数学习中存在,其他学科中一样会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以其快速、传播面广、资源量庞大等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近几年,网络日志开始升温。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了4000万以上的注册用户,这就是博客。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能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师生共创的人生体验。下面笔者主要谈谈对当前“优质课”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学习决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任何方面的内容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更何况,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媒体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为我们展示了无限广博的知识世界,提供了无可限量的教学资源。笔者认  相似文献   

13.
诵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陶冶性情,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诵读要边读边思,边读边品,读出形象,读出感情,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学习决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任何方面的内容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更何况,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媒体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为我们展示了无限广博的知识世界,提供了无可限量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把他人的经验拿来,同时,融入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智慧,对信息进行加工,对“经验”作再度开发,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现结合几个案例陈“拿来主义”之我见:案例1:外出听课,曾看到有老师请学生利用课前…  相似文献   

15.
你的提出真及时,真是育人“及时雨”。你的提出真全面,上下概述五千年。你的提出真广泛,从小到大全概括。你的提出真独特,从古至今都唯有。你的提出真强烈,全国上下都响应。——“八荣八耻”我是一名中学生,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也是道德行为得到规范的重要阶段。在我身边的一些不知“荣辱”“不讲诚信”的人随处可见,但是,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素质?传统的素质定义大都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即“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辞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交往中所谈到的“素质”,已是经过社会实践与教育培养而改造了的身心特点,类似于“素养”的意思。因此,从现代社会实际来看,“所谓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  相似文献   

17.
循循善诱”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原则,一经孔子提出,就受到了历代教育家的推崇。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让这一古老的教学原则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循循善诱”要体现“诱”的科学性“循循善诱”是一种崇高的教学境界。要体现“诱”的科学性,才能真正把“循循善诱”这一教学原则的良好效应体现出来。“循循善诱”中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诱”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其次要有步骤地“诱”,这也就是所谓的“循循”。这个步骤具体来说,一要营造一种学生乐于被“诱”的氛围;二要适时地预设诱…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其“殊”而言:“法治”起约束作用,它警示人们不应该怎样做,即让人们成为一个不逾规矩的人;“德治”起导向作用,它告诉人们怎样做才符合道义,即让人们争为表率而成为一个“君子”.“法治”既有制裁也有儆戒,是一种较为消极的防范;“德治”劝人向善,止邪恶于未萌,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小编的话:在全国少工委六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了如何把"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做得"有意思",围绕这个话题,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队员有话要说,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也欢迎小读者们把你的意见发给我们哦,不用太长,三五十字即可,请发短信至:13601370189,或者发邮件到小编邮箱,说不定下期杂志你就登场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的舞蹈艺术体裁,舞蹈诗近年来活跃在我国舞台和学术界。舞蹈诗是舞蹈与诗歌在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完美融合。它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根基,是物象与意象的全方位整合。将来的舞蹈诗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大融合、大汇流、大整合的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