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些很好的思想,但也存在一些误区,核心问题是理性精神的缺失。从理性与人类发展、民族文化、当代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来看,理性应当是素质教育的主题,并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改革应当高扬理性精神。语文课程改革缺失理性,主要有文化传统特点、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不够、认知结构上的简单化分析、对理性与创新的关系存有误解、简单照搬后现代主义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戴正兴 《辽宁教育》2006,(12):28-30
2006年。是语文课程改革迈上改革之路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我们热情渐渐退去而冷静面对现实的一年。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是怎样的状况?崔峦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上,巳对此作出清晰判断:总体向好,坚冰已经打破,而问题依然存在,但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4.
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是怎样的状况?崔峦老师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上,对此作出清晰判断:总体尚好,坚冰已经打破,而问题依然存在但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笔者以为,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似乎显露出这样的端倪:理性回归蓄势待发。一“、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的"代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代价论视角审视,新课程改革“轻视知识”之嫌恰恰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淡化对知识获取结果的死记硬背,转向对知识获取过程的体验和发现,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毛智玲 《现代语文》2008,(1):114-115
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引起语文教育界众多学者的纷纷响应,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着手,对改革的必要性、特征及相关原则进行初步探讨,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有深刻地思考,尊重社会发展代价的客观性,并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同时,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应对社会发展代价的根本途径、政治保障、宏观战略,创新了降低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践方法、手段、理念及检验标准等,这一系列的认识及应对措施是其实践理性思维的体现。从实践理性维度探析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对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进,八次课程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现在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主要从加强双基、文化引路、合理评价三个方面来谈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看法,相信未来课程改革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于语文教学的本质,而并不是形式,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素养是关键,要着眼于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制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娟 《成才之路》2010,(4):41-41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民主精神,尊重学生各种权利,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民主的理念,让语文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心理自由,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写属于自己的文章。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文知识“的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过去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j逐渐形成了“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而所谓“以语文知识”又大多停于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表态的知识层面。以学科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的教育意图经常被转化为一种市场意图,影响着改革者的行动选择,并往往使实际实施的课程成为各方利益相关者博弈的折中方案.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改革的成本构成及其产生的种种因素,提出了课程改革成本控制的八大策略,即:明确界定课改目标、提高改革者的专业能力、科学安排制度设计、慎重选择课改路径、组建高效的领导团队、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课改的成本约束、合理控制变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必须适合我国国情,要以中小学教育实际为基础.应保护我们的民族成就,不可盲目与其它国家接轨.由于国情不同、大纲各异,因此切忌将我国大纲与其它国家大纲盲目乱比.电脑对我们的学习确实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不是“凡电脑会做的都无需学习”.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打好基础,而打基础的最佳时机在初中,平面几何思维训练是开发智力的最佳工具,因此,不应在初中削弱平面几何.高中阶段应进一步如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应将数学归纳法等内容砍去.  相似文献   

13.
也谈新课程改革之代价——与孙天华、张济洲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军 《教育学报》2007,3(1):17-23
如何看待知识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成为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面对诸多对新课程改革有“轻视知识”倾向的讨论,有学者试图用代价论的观点来遮蔽这场讨论的实质。然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能等同于改革的必然代价吗?且须以“轻视知识”为代价吗?居于我国国情能承受这种代价之痛吗?应如何正确看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能大破大立吗?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新课程改革要分清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所谓的改革代价,认真权衡改革所可能产生的利弊,理性对待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认清改革中存在的矛盾与误区,摒弃将知识与能力二者机械分割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发展观,以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静 《高教论坛》2011,(8):99-101
工程计价工作的实践性、动态性、地区性特点给高校的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厘清工程造价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构建了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三维结构图,并提出建立以"课程改革委员会"为中心的多视角课程改革模型,以期改善目前工程界和教育界分离的工程类课程教育难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点上开花到面上突破的实质推广阶段,作为国家级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深圳市南山区对四年来新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了调研总报告和八个分报告。该区部分中小学领导对新课程实践进行了回顾与反思,直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困惑,比较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新课程创新的精神实质、观念与行为存在距离的原因、综合课程存在的问题、新课程实践中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以及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出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不能放弃对课程实施的关注:课程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改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删减等随时都可能消解、失真或变异于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变异既可能是改革效果的递减,也可能是对原有改革目标的升华和超越。积极的变异要求加强改革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培训、注意实验及实验后的推广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出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目标,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论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描述以及专业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知识现是目前课程改革的主导知识观,包括建构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知识观.通过对上述知识观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发现其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或许可以为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变革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语文教学在课改下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探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怎样贯彻课改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呢?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几点思考,想与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