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有些通讯员队伍的稿件,尽管写得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文笔也相当流畅,但如果仔细一看,则美中不足——不是这个地方有错别字,就是那个标点用得不正确,等等。这些同志或许会认为,稿子有点小缺点无关大碍,编辑会斧正的。这种把“文病”甩给编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一些通讯员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想法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没有与编辑将心比心。编者们每天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通讯员们如果把“文病”甩给他们,势必会给编者们增添更大的工作量。编辑一旦没注意漏下了你文中的小毛病,就会影响稿件质量和宣传效果。二是有些通讯员还没有理解“好…  相似文献   

2.
在报社编辑部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篇新闻稿见报后发现出了差错,调出原稿查对时,原稿涂抹得一塌糊涂;正是要查对出错的地方却被用黑墨涂去,无法辨认。此事因无法明确责任,不了了之。不能以为编辑工作仅仅就是掌握精神,理顺文字。其实作一个合格的报纸编辑,除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文字水平外,还要有与此相适应的许多技术性的工作要掌握。不然,就无法体现出你的工作能力,也难于表达你  相似文献   

3.
稿件编辑谈     
王霄 《新闻采编》2002,(4):42-42
所谓稿件编辑,也就是对稿件进行的再加工再创造,对采写是承上,对出报刊是启下。一份报刊办得如何,就看采用稿件质量如何,因此,编辑在新闻采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负有重要使命。在办报刊中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呢?第一,要优选。面对手头诸多稿件,首先要进行统览,做到对所有稿件都心中有数;然后在搞件  相似文献   

4.
晓波同志:几次来信都收到厂。你转业后到市报做了编辑,大家都很高兴。你思想上有些苦闷,我看主要是对编辑工作的严格要求,一时还不适应造成的。你选稿不当,上级对你批评;修改稿件不慎,作者责难;校对不细,出了“洋相”,被在全社公开“点名”。这些对你是有些难堪。但从长远讲,这_批评对你是有好处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你会认识到,这是对你J爱护_你说,这样的‘叫。事”就如此严厉批评,有点想人通,我看恐怕问题就出在你的这种认识上。其实,你说的小事,作为编辑决非小事、你可能还记得,报社的同志有句“行话”,就是“编…  相似文献   

5.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6.
做编辑,是个苦差事:组稿、催稿、取稿、编辑、校对,年复一年,不得稍闲.特别是编副刊,编得平平淡淡,像中学生的墙报,倒也不见得有人批评你;想要编得好看、有趣、有思想,就得不停地动脑筋、想点子,并且千方百计组织稿件来实现自己的设想.当然,这样干,也不见得有人表扬你,说不定还会碰上些没碴儿找碴儿的,碰上些站着讲话不腰疼的.好在编辑大多并不在乎这些,无非是一要对得起读者,二要对得起这份工作.谁要把各种闲气都放在心上,非短命不可.  相似文献   

7.
我在通过与《安康日报》编辑韦东的交往中,深深休会到通讯员与编辑交朋友的真正含义。今年元月以来,我由于进修后重返工作岗位,写稿热情很高,韦东相继编发了我的几篇稿件。正当我以两天一篇的速度给他送稿时,他却停止编发我的稿件。我感到纳闷:我的稿件时效性很强,有内容,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什么不发我的稿件了?我仍勤写不辍。韦东同志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有一天当我又给他送稿时,他把我留住,细谈了一次。“你的稿件最近送得很多,勤写要保持。但我这段时间为什么不发你的稿子? 一方面,版面有限,还得统筹安排全区的、不能老发一个人的稿件。另一方面,不客气地说,你的这些稿件,与你前段时间的稿件相比,没有什么提高。主要是反映的事情很小,也很浅,没有  相似文献   

8.
韦毅 《出版参考》2015,(7):30-31
做过图书版权引进工作的编辑,有过版权交易经验的版权经理,大概都有体会,在版权谈判与交易过程中,你会遇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发出的邮件石沉大海,让人望穿秋水;有时候版权谈判历久经年,还不见得成功;有时候合同签署了,对方居然变卦;有时候付款了,对方没有提供排版文件,或者排版文件缺失严重;有时候代理的反馈总是让你等到花儿都谢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问题你又无法规避,我们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9.
组织稿件的几字诀要把副刊装点成花团锦簇的园地,需要编辑人的巧心安排;但是,光有巧心还不够,还需要稿件。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没有稿件的编辑,本事再高明,也编不出一期像样的副刊。所以,组织稿件,在副刊的编辑工作中占着很重的地位。这工作乍看起来不算复杂,好像只要多打打电话、多写写信就行,再不就多跑跑腿,登门拜访,不管效果如何,冲上门去再说。但是,久而久之,你就会感到这里面也并不那么简单。比如说,你打个电话给一位作者: “××同志,您最近能给我们写一篇文章吗? ”这个电话对他是意外的“袭击”,他也许正在考虑一个新问题,也许正在同别人商量一件什么事,也许正在开一个什么会,也许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一本新书,总而言之,没有任何关于写稿子的思想准备。然  相似文献   

10.
小言论写作,拟题和写文二者应该并重,不可偏废。就是说,不仅要写好文,而且要立好题。文章要写得深,首先题目要立得新。所谓“题好文一半”,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题文俱佳,方可称为好文章。所以,小言论标题的拟定,应该十分重视,不能认为无足轻重,更不能随便凑和。有的同志对立题不够重视,认为稿件寄到报社,反正编辑会帮助修改的。当然,编辑对不恰当、不理想的标题是要修改的,甚至要重做标题。但是编辑是你文章的第一个读者,“第一印象”很重要。你文章写得好,但标题一般化,编辑往往容易忽略掉,相反,你的文章有一个好标题,编辑就会被吸引住。有时候,作者的一个好标题,会触发编辑的灵感,能把文章编得更精采。  相似文献   

11.
积累素材适时而发有些通讯员手头上有什么线索、素材,立刻写成稿件抛出去,总想以数量取胜,但事与愿违,碰上运气的机会总是很少。这是因为新闻单位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宣传重点,新闻单位目前不需要的稿件,你投得再多写得再好也是白搭。如果你写的是报社急需的稿件,你写得一般化编辑都会精心修改发排。要想提高命中率,不必把手头的材料都抛出去,要善于积累素材和新闻线索,看准时机发稿。  相似文献   

12.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与“眼睛”,是编辑的第一视点。用新颖别致、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的标题来“取悦”编辑,才能引起编辑对整篇文章的注意。标题精巧新颖,文章顺理成章,编辑见了爱不释手,自然命中率也就高了。另外,注意对稿件的“包装”。也就是在誊写稿件时字迹要工整清晰,格式要美观大方。经过精心包装的稿子也容易引起编辑的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视。责任编辑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如果你字迹潦草,把稿子涂改得像个大花脸,让编辑一边看一边猜,你的上稿率可想而知。精心制作标题@赵少辉  相似文献   

13.
期刊编辑环节的工作是期刊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编辑环节的工作包括策划选题、组织稿件、案头编辑、整体设计、审校工作、终审签付印.编辑环节的质量关没有把住,提高期刊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其他出版环节做得再好也难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办报首先应当着眼于普通读者,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试想,如果你的报纸登载的东西离读者主体很远,谁还会去买你这份报纸。 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首先得了解他们的需求。读者的层次虽然有差别,需求有所不同,但是,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这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摆在首位。 在政治上不出格,舆论导向不出现偏差,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我们的编辑、记者和报社的老总们,要想把报纸办好,都得学会从普通读者的需求出发采编稿件,编辑每一张报纸。 记者在一线采访时,就要心中有读者的需求,依读者的需求去采写稿件。基层和社…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失真,有采访、写作方面的原因,也有编辑工作方面的原因。编辑虽然只是在记者或通讯员的稿件上“修修补补”,但若不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多核实,不仅会让错误从自己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错误。编辑就是新闻的“把关人”,如果把关不牢,就是他的失职。  相似文献   

16.
夜班编辑工作非常紧张,在几个小时之内,要删改稿件、推敲标题、判断稿件分量、设计出版面。为此,有人形容干夜班编辑像“百米冲刺”。即使这样,设计版面前,也不可忽视调查工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对稿件的把握,“磨刀不误砍柴功”;二是有助于补短扬长,使稿件锦上添花。笔者干夜班编辑九载,逐渐养成调查的习惯,获益匪浅。作为记者,只有掌握大量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才能“沙里淘金”,形成稿件。作为夜班编辑,也只有掌握与稿件有关的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记者采访就像蜜蜂采蜜一般。我说:编辑也和蜜蜂一样,同样在采粉酿蜜。不过,记者要“飞”到很远的“山野”去,编辑却在身旁的“花园”里,这个“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就是通讯员用脑汁和劳动写出来的稿件。蜜蜂飞织在万花丛中,哪怕是一朵小小的花儿,只要有点点花粉,它都要去采集下来酿蜜。编辑呢,也应该如此。只要通讯员来稿中有几句可用的东西,都应当摘编发表。一九五八年秋天,正当陕西全省播种小麦的时候,有关这方面的稿件像雪片一般,纷纷而来。但是,这里边有些稿件不好,无法见报;就是能够见报的稿件,也要经过去粗留精的编写。这时,我们的编辑,就在这片秋播稿件的“花园”里采起“蜜”来。经过一番选择,在通讯员巴山人、蒲兴华两  相似文献   

18.
我看编辑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过就在几年前,提起编辑,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还是一个终日伏案看稿、改稿,所谓有案牍之劳形的形象。不错,在传统的编辑学定义中,编辑的工作重点无疑是放在处理稿件的文字内容、语法错误、版式安排,甚至是大量的书稿校对工作上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作嫁衣的编书匠、改稿匠。“编辑只对稿子负责”成了人们长期以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编辑不问市场,不管发行,保持着一种“高雅”的形象。与此同时,许多被编辑看好的学术书、精品书却不被市场接受,这几乎成为一种尴尬而普遍的现象。然而市场就是市场,读者不买你的书,高雅的口号喊得再响,心里也…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人问我:“你当编辑30多年,最主要的体会是什么?”我回答说,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工作的枢纽,从业人员除应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全部优秀品质外,还应强化三个意识,这就是—— 奉献意识。编辑与记者相比,无名无利,实在不公。但仔细想来,公与不公是相对的,关键是保持心理平衡。人生应追求永恒的价值,不应图一时的光彩。如果只想占便宜,不仅输了人格,朋友也会越来越少,最终要吃亏;相反,人生则会得到最大慰藉与满足。我一直以此激励自己。 与写稿一样,编辑新闻稿件和新闻节目同样是一门艺术,它不但要求符合一般的新闻规律,同时要有广播特色。比如在编辑《中华英模》稿件时,我运用“动静结合”的广播手法,细致入微地描写、刻画,以强化信息,得到最佳收听效果。有时夜里突然想起一个词,也要爬起来写上。久而久之,许多记者把我当做知己,愿意让我编辑、修改稿  相似文献   

20.
夜班编辑工作非常紧张,在几个小时之内,要删改稿件、推敲标题、判断稿件分量、设计出版面。为此,有人形容干夜班编辑像“百米冲刺”。即使这样,设计版面前,也不可忽视调查工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对稿件的把握,“磨刀不误砍柴功”;二是有助于补短扬长,使稿件锦上添花。笔者干夜班编辑九载,逐渐养成调查的习惯,获益匪浅。作为记者,只有掌握大量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才能“沙里淘金”,形成稿件。作为夜班编辑,也只有掌握与稿件有关的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认识稿件的价值。这个工作,与记者的思维程序正好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