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永青 《湖南教育》2007,(11):29-2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传世佳作,现为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观摩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新课改教学实践课。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课堂中质疑探讨时有些同学说“群童抱茅”是杜甫的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字说明不是个别,有多个人,而且“欺我老无力”,  相似文献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传世佳作,现为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观摩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新课改教学实践课。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课堂中质疑探讨时有些同学说"群童抱茅"是杜甫的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字说明不是个别,有多个人,而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存在的多种阐释异说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比兴寄托说”和“人民性问题”的历史渊源,讨论了此诗与《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的创作时间问题,特别对于“三重茅”、“南村群童”、“为盗贼”、“寒士”、“恶卧”等语进行了综合辨析,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因华州饥荒弃官入蜀,几经颠沛,年底到达成都。上元元年(760年)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离乱之后,住这大后方终于有个落脚之处,确实令人欣慰。但就在第二年的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全诗分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茅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号”“卷”将秋风拟人化,极言其肆虐,把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四处飘散。第二段写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出于年幼无知,天真好玩,欺他年老力衰,公然抱茅入竹,…  相似文献   

5.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以其高度的人民性、艺术性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高中、职高教材长期以来选其为必修篇目。对于《茅》诗这样的传统经典教材,语教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专篇研讨无疑是有必要的。基于这种认识,校语备课组进行了《茅》诗专篇备课教研活动。起初,大家认为:《茅》诗通俗易懂,“教参”和教材的提示、注释又提供了详细的说明资料,似乎再没有什么好钻研的;至于教法无非是一般讲授法、谈话法等,  相似文献   

6.
有本书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卷我屋上三重茅”作了这样的分析:“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对此,笔者不敢苛同。诚然,古汉语里“三”确有表实指的,如《伶官传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但古汉语里的  相似文献   

7.
杜甫之诗,以“诗史”而独步诗坛,其人,以“诗圣”而感化后代。本文试就《茅屋为秋风所破耿》(以下简称(茅》)简析之。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已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这是很好的教材,应当充分肯定。可是,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一书里对这首诗提出的三点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第一点是关于“茅屋”问题。郭老指出:“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屋顶茅草有三重。……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尤人。”这是带有指责之意。我认为茅屋不管有多少层,不管是否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终归不是高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先生晚年关于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三重茅”的见解,三十多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讥讽。但是,应该怎样解释“三重茅”,却未见人论及。笔不揣愚钝,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几位教师对其中“风雪夜归人”这句诗的诗意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风雪夜归人”中的“夜归人”是指茅屋的主人。其诗意应解释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茅屋的主人归来了。”另一种认为“风雪夜归人”中的“夜归人”是指诗人。其诗意为“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来投宿了。”面对这两种争议,我查阅了许多资料,但发现各种资料上的解释也没有统一。沪教版的第九册语文书上对“夜归人”的解释为“主人夜间归来”。而浙教版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对“夜归人”的解释为“诗人来茅屋投宿了”。经过反复斟酌,我个人认…  相似文献   

11.
《雨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在这首小诗中,冰心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其行,察其色,把雨后孩子们嬉水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一个“乐”字如同一根纤细的金线贯穿全篇。一、群童嬉水,同喜同乐开篇诗人描写雨后的景象:空气清新,艳阳高照,树叶翠绿欲滴,闪烁着金光。广场上积水成河,形成了一片“海洋”!贪玩的孩子们如同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尽情玩水,“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第一段描写的是群童嬉水之乐。二、踩水摔跤,自得其乐在小诗的第二段,诗人抓住小哥哥这个典型人物进行描写。看,“小哥哥使劲地踩水,把水花溅起多高。”“使劲”一…  相似文献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文简称“《茅》”)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文简称“《十》”),分别是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陆游著名的风雨诗,诗中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饱含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因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25课,我们试进行对比阅读。一、诗人生活处境相似。两人都是仕途多蹇,衰老贫困。《茅》是杜甫50岁时所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才辗转来到成都。依靠一些亲戚朋友的接济,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并靠故人严武接济,过上…  相似文献   

13.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寒士”指什么人,不同的理解关系到对这首名诗的思想内涵的不同把握。近来有不少杜诗注释本和研究文章把“寒士”解释为“广大的穷人”或“人民”,从而认为杜甫  相似文献   

14.
<正>大山里生活着一些“留守儿童”,大山外的孩子却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群同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作家殷健灵与深山里的老师、孩子吃住在一起,完成了长篇小说《云顶》。这本书写出了留守儿童身上顽强的生命力、对未来的憧憬,也写出了“童伴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守护和奉献。《云顶》出版后,《童话王国》编辑部举办了多场读书分享会,本期先来看看“葵花读书会”孩子们的阅读感受吧!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一、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本文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焦仲卿妻》一诗中“儿已薄禄相”中的“薄”意思是“微薄”、“稀少”。笔者认为:这里的“薄”应当理解为“缺少”之义,“薄”的这一义项还出现在由它组成的一些复合词中。但一些辞书“薄”条的释义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以《汉语大词典》为例,对“薄”条的释义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唐朝的杜甫和宋朝的陆游,也许可以说是最不潇洒,却又是最为真诚的诗人。国家的衰微,他们无法看开;民众的疾苦,他们无法看淡,因此只能痛苦、忧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文简称“《茅》”)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文简称“《十》”),是他们著名的风雨诗,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满怀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因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5课,我们试进行对比阅读。一、诗人生活处境相似两人都仕途多蹇,衰老贫困。《茅》是杜甫50岁时所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才辗转来到成都。依靠一…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创作或传诵灰色诗歌或童谣,不是恶作剧,不能说这“是对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的摧残”。我认为这是对原诗或童谣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但孩子们感兴趣,成人也感兴趣。比如《黄河大合唱》中有一段“对口唱”,开头几句是:“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也谈“绿”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一年第二期上有一篇文昌荣写的《说绿云》,文中解释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的“绿”应训为黑色的。作者在文章中举到了童第德先生《韩愈文选》中的注释认为“古人说眉毛常用黛”,有时也用绿黛或黛绿,都应训为黑色。作者觉得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  相似文献   

20.
王昌铭 《初中生》2010,(6):34-34
先讲一个三位老人的故事:我们一群人进山里去玩。来到一间茅屋前,看见一位老人正伤心地哭泣。老人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会有什么事这么伤心呢?我们上前关切地问他。过了好一阵,老人才说了一句:“我爸爸打我。”我们正大为惊讶,这时,又一位老人从茅屋里走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