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引言油藏的开采,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需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田需注不同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就是把不同含量、不同矿化度的水注入地层原油中,探讨注入水对地层原油泡点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黏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改进中、高含水期的开采技术及油田的调整、动态分析及水动力学的计算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是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油田注水可以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可以认为注水直接决定着油田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混合作用,物理性质发生着从量到质的变化,如气油比降低、饱和压力降低、体积系数降低、原油粘度升高等,其中原油粘度增加对于油气运移、聚集和油田开发影响特别大。  相似文献   

3.
注水开发是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是恢复地层能量的重要措施,高压柱塞泵为油田注水的主要设备。在实际生产中,泵阀失效是影响柱塞泵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柱塞泵阀失效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的改进措施,解决了高压柱塞泵的泵阀失效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崔红红 《内江科技》2010,31(3):68-69
目前,胜坨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针对老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已成为油田开发补充地层的主要开发方式。为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注水开发的效果,势必要细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水驱动用状况,只有通过配套分层注水工艺来实现。而注水井注采调整工作已成为老油田高效稳产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于波  高达  潘广明 《内江科技》2010,30(1):95-95,152
注采比是表征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平衡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正理庄油田断块油藏为例.根据地层压力变化与注采比关系确定了合理注采比。从油藏工程原理和矿场实际分析了造成矿场合理注采比大于1.0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油水井地层压力的差异、矿场注采比计算不一定满足物质平衡方程、注入水的外溢、矿场统计注水量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张晓枫 《内江科技》2013,34(5):158+110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依靠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来保证油田稳产。目前有污水回注、清污混注和清水注入三种注水水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回注。由于污水含油、机杂处理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裂缝沟通差,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注入压力持续上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水井发生欠注和注不进的情况,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稳产开发。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注入水水质与改善储层吸水能力上下游相结合的注水增注技术研究及所取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塞油田注水泵变频控制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深入分析在超低渗油田开发中,如何通过变频控制技术,减少注水系统的回流量,提高注水系统的效率.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变频器在整个注水系统中,对节能效率的影响.该文变频控制技术对其它类型超低渗油田注水系统的节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9.
  鹏等 《内江科技》2014,(4):68+97-68,97
<正>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情况。含水敏性粘土的地层,有可能把油层孔道堵死。油田开发过程中人工注水是补充地层压力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水敏油藏不适当的注水反而会降低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烟道气吞吐开发水敏油藏的效果,分析并优选了注入参数,为注气开发水敏性油藏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0.
油田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使油井长期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各油田大部分都采用注水的方法,给地层不断补充能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油田注水的目的是提高地层压力,保持地层能量,以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因此,要把注水井管理看得跟油井同等重要。我们从注水井、注水井工艺、注水井管理的注意事项、注水井的洗井维护几方面对搞好注水井管理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注水系统是油田的能耗大户,因此提高现有注水系统运行效率,对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注水泵的管理已由过去的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发展到应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现已全部完成低效泵的更新改造,离心式注水泵的铭牌效率都在75%以上,平均效率为77%,均居国内先进水平。实践证明,推行注水泵的系统管理是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春影 《中国科技纵横》2010,(9):110-110,291
油田注水是国内油田稳产和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油田的注水电耗占原油生产总成本的较大比例,故注水泵站的节能是关键。通过对泵站改造方案的比较和泵串联特性分析,首次提出了用增压泵控制串接大功率注水泵的泵控泵(Pump—C ontrol—Pump)技术。PCP技术在大庆采油三厂北十一注水站的应用,解决了注水泵泵效低、泵管压差大、单耗高等问题,节能效果明显,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董霞 《科技风》2012,(15):151
地层压力是油田开发中的灵魂,合理的地层压力是油田保持旺盛开发生产能力的基础,杏北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地层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年来有些井的地层压力变化异常,影响外报率,本文分析了影响地层压力变化的因素,从而对测试中出现的地层压力变化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南海M油田即将进行注水的三种水源进行了注水可行性分析评价,在室内开展了注入水与地层水、注水对储层伤害系列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注入水水质分析、存在细菌浓度、地层条件下平均腐蚀速率以及结垢预测分析数据,选择作为注入水的优先顺序:水源井B水源井A海水,综合,水源井B适合作为M油田J层注入水;(2)通过注水速度、注水强度、注水量对储层岩心的伤害实验,确定了该岩心具有弱速敏,岩心临界注入流量为5mL/min,注入水的渗流速度不超过80m/d,因此,建议M油田J层实际地层的注入量134-156m~3/d,临界注入量为178m~3/d,为南海M油田注入水源的优选提供依据,为该油田注水方案提供理论和基础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在描述义7-6块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等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做了简要的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主要有构造特征、储层特性、流体性质、地层压力以及油藏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出该油藏属于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开发特征主要有油井产能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压降大,产量递减快特征、地层能量下降快,需要补充能量,可以进行注水开发。分析初期注水还未见效,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赵明华  许敏 《内江科技》2006,27(6):135-135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注足水、注好水是保证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基础,要保证注足水、注好水必须根据注水层的物性和地层流体性质,控制好注入水各项指标,达到不伤害地层和不腐蚀注水设备。经在安徽采油厂铜庄清水注水站安装NLC型电杀菌器,开展紫外光杀菌技术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杀菌效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作为油田开发后期,注水工作在油田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注水泵是耗能大户,电费在注水站的成本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在技术革新、更新的形势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注重科学管理,实施技能改造,以降低注水泵单耗为目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注水过程中,区块累积注采比过大、存水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裂缝的存在成为注入水渗流和储存的主渠道,由于气举采油井大部分停注气靠自喷生产,注入水主要集中在天然裂缝周围,油井压力释放过慢而造成区块地层压力较高,形成高压水淹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胜利油田类型多,所处地质、地理位置不同,有的油田需注海水,有的油田需注黄河水,有的稠油油田则需注蒸汽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将不同含量的海水、黄河水、蒸气水注入到地层原油中,分析了不同水量、不同水质对地层原油饱和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粘度等参数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超低渗透油藏的产能,油田技术人员提出了超前注水技术,即在进行超前注水过程中只注不采,提高地层压力进而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各参数对压力场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在油田开采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