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行文中多次回应"美丽"这一主题,使得"美丽"的内涵逐渐丰厚,居里夫人那美丽、庄重的形象逐渐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梁衡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之美.最后写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3.
推荐理由:何老师以美丽为线,和学生一起挖掘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探索居里夫人美丽的奥秘,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课堂教学设计精巧,学思结合,语文味浓厚,展现了何老师语文课堂的独特美丽。--黄国才  相似文献   

4.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全文以“美丽”为主线,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在学生初步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抓住关键内容,层层探究,在触摸居里夫人人生之美的同时,线导学生领悟美丽人生的内涵,是深入学习本文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全文以"美丽"为主线,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在学生初步熟  相似文献   

6.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读课题。 生:“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居里夫人。(投影居里夫人俩像)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是短暂的,居里夫人美丽的生命同样也是短暂的,但是课题却是一(引导学生读出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和含义,并学习用  相似文献   

8.
读完了《居里夫人》,掩卷沉思,想了许多许多……   超越漂亮的美丽   漂亮一直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似乎还相信,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也不必多求了.但居里夫人,她告诉了我真正的美丽是什么.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  相似文献   

9.
读完了《居里夫人》,掩卷沉思,想了许多许多……   超越漂亮的美丽   漂亮一直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似乎还相信,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也不必多求了.但居里夫人,她告诉了我真正的美丽是什么.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  相似文献   

10.
一破题:发现"美丽"表达之妙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很多居里夫人的资料,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跨越百年的美丽》以“美丽”为主线,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赞美了她高尚的心灵、美丽的人格,也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屏显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的照片.) 师:知道这是谁吗? 生(齐):居里夫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中.  相似文献   

13.
鲍雪芬 《小学语文》2012,(11):43-45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篇精凑课文。这篇文章赞颂了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表达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精神和人格的主题。通过两次讲授这篇课文,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也要立足语言形式,应该行走在内容和形式之间。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经受时间的淘洗而历久弥新?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如何建立起对美丽一词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目标?我想每一个读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的人都会有所触动,有所启发。《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当代散文家梁衡先生的一篇作品,入选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  相似文献   

15.
一、备课思考 (一)“美丽的形象”仅仅是个点缀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节选自著名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镭的发现引入,主要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镭、提炼镭的艰苦研究过程,以及成名后她继续埋头工作、视名利如粪土的具体事例,塑造了居里夫人内外皆美的动人形象,赞颂了她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教学理念《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著名作家梁衡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放射性一百周年而作。文章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形、事、情、理”相互交融的散文写作理念。在这篇散文里,有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刻画,有对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事迹的描述,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议论,而且做到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7.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美丽一词统领全文。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在种种意象中体会着立体的美丽。【板块一】意象初显——外貌中寻美丽1.出示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最近看了一名教师上《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自主阅读,快速感知、思维,体会言语中蕴含的感情,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教学背景】有一首小诗这样形容玛丽·居里:"你甘愿让酸碱腐蚀柔媚的肌肤/让呛人的烟气吹皱自己秀美的额头/也不愿回一下头/跌回赞美的泡沫。"以外形的美丽来映照玛丽·居里内在之美丽,多贴切的教学注脚!《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梁衡正是看到了居里夫人不被自身的美丽所累,有大志向,抓住"美丽"重锤敲打。玛丽·居里对美的高远追求,会引发学生在审美愉悦中产生共鸣,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很庆幸,我找到的教学注脚与作者的构思完全重合了。于是,我循着文脉,凸显语文实践和自主体验,理出了"美丽"的教学主线,并以诗化的语言串起学生的感悟,从读到写,让学生在品味"美丽"内涵的同时,体会文本特有的夹叙夹议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从传记与小说体裁同质与异质的角度剖析《美丽的颜色》的虚构性与真实性,可见作者从观察者视角把问题的核心放在传记与小说的关联上。《美丽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居里夫人的生活面貌,在内容上与小说体裁趋向同质化,但在虚构性内容上又与小说体裁有明显的异质化,这也是区分传记与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