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蕾 《成才之路》2011,(8):32-32
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复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只有从“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实现了良好的转化,就实现了“课堂语言”质的飞跃。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上具体体现出来。所以。课堂语言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更见具体、明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立足生本,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4.
李良玉 《考试周刊》2010,(39):63-63
注重实践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接触中,通过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评价等学习活动,真切地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本领,使语言文字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学习人类文化的门径。  相似文献   

5.
王茜 《宁夏教育》2011,(10):47-47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一门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对阅读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指导语文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实行整合、动态和科学的语言训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语言学习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其实,语言训练不是单纯的机械训练,而是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淡化语法知识学习,加强综合语言训练语言包括了文字、语法、语音、词汇、逻辑、修辞,各部分都有其规律和特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着悄然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了。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8.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三国时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同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朱熹说:“读得熟,则不得解说,自晓其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说“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目,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各学段的背诵篇目,对诵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人文意识。鲁迅先生所指引的"多读和练笔"这一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法宝"。阅读和写作犹如语文教学这只大鸟的双翼,彼此必须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着悄然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了。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1.
周爱梅 《考试周刊》2012,(72):46-47
“语文”一词,原来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有精辟的解释:“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存“文”而废“语”,重读、写而轻听、说。结果,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学生的听说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切实搞好语文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进行了“口语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为了达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很多语文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把××感情读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课堂活动基本上就是听与记,学生俨然成了老师的课堂记录器,基本失去了说的权利,缺乏主体参与献了主体地位。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新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语文课堂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我们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巾,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课堂教学一往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然而,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能力的高低,致使语文课堂走向失真,从而让语文课堂的本色丢失。  相似文献   

16.
汉语言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它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博大而丰富的精神元素,每个字词都充盈着生命的呼吸。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可见,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应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让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那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呢?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凸现其重要性.从生意场上的成败得失到政治场上的升降沉浮,无处不显示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难怪有人提出"语言就是力量"的口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朗读作为其形式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