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标 《海南教育》2014,(9):59-59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学科。通过劳动实践,能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重点探索在劳技课中,如何培养能动手、会设计、爱劳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类劳动教育”的体系化设计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应围绕家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学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展开,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生产劳动教育应围绕农业劳动教育活动和工业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且兼顾传统与创新两个方面,传统维度重在体现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文化的关联,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和美好生活以及劳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历程,创新维度重在提升学生生产劳动教育的创意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应围绕关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公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实行,在对他人、学校和社会公益岗位的服务中,增强学生共情的能力、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3.
何楼 《江苏教育》2022,(87):54-56
劳动观念是劳动价值观的内化,只有经过个体的内化,且形成情感认同后,才能对个体的劳动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劳动观念的培养不能简单地诉诸说教或训练,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要以真实场景和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选择具有较大教育价值的劳动实践活动,并辅以理性的认知加工活动,让学生获得形成劳动观念必需的关键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需有侧重地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劳动价值观嵌入综合实践课程价值体认的目标中.与此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服务、日常生活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等,可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  相似文献   

5.
叶淑妹 《学苑教育》2022,(31):74-76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其中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情感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将劳动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适当地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与情感,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并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土壤。  相似文献   

6.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中小学的必修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要求,把劳动技术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并排上了课表。新课程实施后,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许多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重视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等新型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却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往往用研究性学习代替了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被冷落或停开。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使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但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平时的学校德育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促其形成良好劳动素养呢?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与学生一起探究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劳动;把劳动和学科教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更有滋味;巧用班级家长群进行劳动示范,激起学生劳动活力;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领略劳动创造力的美;开展有关劳动教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利用口头鼓励、评语及奖状激励等措施,让学生保持对劳动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樊小梅 《教师》2021,(18):59-6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的综合实践型课程,其与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目标上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适切性和兼容性.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加强学科互促整合,建立综合立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文章探讨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渗透策略.文章认为,学校应...  相似文献   

9.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小学学生普遍缺少劳动自觉性和主动性;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相对较少;学生劳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劳动体验;用劳动技术教学代替劳动教育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永康街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方案,通过构建康乐课程图谱,开展校内外多种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1.
新劳动教育提倡“做中学”“学中做”,而采用项目化学习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将“劳动手账”这一载体融入到劳动项目化学习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并真实地呈现学生的劳动与学习过程。以五年级劳动项目——“垃圾桶变形记”为例,将劳动手账作为劳动项目化学习的载体开展研究,以前置型劳动手账、导学型劳动手账、评价型劳动手账为载体,引领学生各个阶段的项目化学习顺利推进,打破课时界限,模糊学科边界,让学生在劳动项目化学习中进行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12.
劳动技能课在弱智学校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通过劳动技能训练 ,不但能够启迪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 ,还有助于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良好品德、意志品质等个性 ,为将来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劳动技能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 ,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个性倾向。弱智学生的兴趣活动狭窄、单一 ,常常局限于个别事物或个别活动上 ,而且兴趣深度低 ,稳定性差。在兴趣倾向上直接兴趣多于间接兴趣。针对弱智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劳动技能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创…  相似文献   

13.
高颖  杨叶芳 《江苏教育》2023,(12):14-17
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应以劳动教育目标为基础,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童创绿谷”劳动教育实践行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结合,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为学生创造德性发展场域,通过项目化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并创造,在创造性劳动中成长为智慧的思辨者、快乐的学习者、乐享的创造者、坚毅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教育学生塑造正确劳动观念,摆正劳动心态,培养喜爱劳动的习惯和品行。劳动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幸福快乐的教育,是塑造青少年儿童以劳动获得幸福快乐、以聪慧劳动造就生活的刻骨铭心的感受教育,是塑造学生实践活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是治愈和造就人心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扶慧娟  朱兵 《教师》2022,(3):15-17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开展劳动教育意义重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必由之路。北京市商业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研究,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形成校本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建设沉浸式校园劳动文化环境,打造国企办学主体下的职业院校校本劳动文化。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在校园日常维护管理中融入劳动教育,以学校各类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实践,以各类社会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培育学生劳动品质,增进学生劳动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呈现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趋势。如何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关联,以此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能超越单一学科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通过美的感性体验,透彻深入地领悟与发展劳动素养。实现这一融合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主要有四个:一是在作品分析时启发价值思考,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二是在节律感知中促进身心和谐,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三是在情境体验中引发情绪共鸣,感召学生的劳动精神;四是应用各类音乐实践开展创编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劳动品质与习惯。  相似文献   

18.
肖世文 《考试周刊》2022,(41):18-21
实现劳动学习活动中的德育目标达成,要构建密切联系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劳动学习活动体系,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全过程中提升劳动学习活动的德育功能,调动家校教育全要素实现劳动学习活动的德育目标,通过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家长联手推进,使劳动不仅是一门动“身”课,更是一门动“心”动“情”课,使学生在劳动学习活动中实现德育成长。  相似文献   

19.
杨薇 《教师博览》2022,(21):87-88
为了推进与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文章就基于种植课程教学的小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策略展开了尝试与思考。根据校园条件,分别打造了无土栽培和有土种植劳动课程基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课程目标,依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明确课程内容,寻求适宜学生的种植课程活动方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种植课程活动,注重研究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组织“红领巾考察”、“集体的事情悄悄做”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找到自我劳动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找自己的劳动岗位,树立了劳动观念,增强了劳动意识,形成了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