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程与教学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学科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认知逻辑先行的教学策略、精讲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表征化的教学策略、以实践与体验为生长点的教学策略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名实论”的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论的认识心理学思想和管理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所主张的“本末”论,“本’指的是立(治)国之“本”,也就是希望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末”指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郭氏的“本末”论,是洋务思想史上最闪光的一页,虽在他所处的时代无法实施,但仍不失其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本土心理学倾向于把多元文化论引为元理论基础,但多元文化论与本土心理学之间在文化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存在分歧。本土心理学必须面对多元文化论所提出和所卷入的种种问题。作为理论解决,某种去文化的多元文化论是可能的,这种理念不能基于空泛的实践概念而是要求具有某种实践指向的心理学“知识型”。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结构基础上的"新帝国主义论",和以资本的跨国流动与全球化趋势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论"不仅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态势的理论反映,而且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且不说"新帝国主义论"和"后帝国主义论"赖以形成的经济基础具有列宁所说的垄断性质,单是两种理论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种种特点也证明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当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一切特征和变化的灵丹妙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重评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是海南籍著名学者,他所提出的“全盘西化”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多方非议,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评析陈氏的理论失误:一、工具论-脱离人类社会实践,无视人的双重特性,不顾人类生成的自然进程和人一展开的历史逻辑,对文化的人类性作了片面抽象。二、优劣论-不了解自然时空与历史时空不同一性,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种分别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错误地判定为“劣败”、“优胜”品质不同的两种文明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在对相关概念及争议、理论追溯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方法论功能及提出动因三个方面论证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具有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陈善云 《语文知识》2002,(12):32-32
“论”“说”这两种文体有不少的区别。首先是“论”说”的写作目的不同。“论”的写作目的往往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劝当时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演历史悲剧; “说”的写作目的则是针砭时弊,力求矫正时风。比如,《马说》《师  相似文献   

9.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历来被翻译界争论最多。而许渊冲先生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理论观点后,提出的"三美论"、"三化论"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思维,指导实践,是国内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许先生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其翻译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辨析,以说明其"三美"、"三化"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
如同大多数走向成熟的科学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可以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现各种心理现象中的文化差异,提出能够预测这些文化差异的理论并加以修正;第二个阶段根据前一阶段提出来的理论,对观察到的文化差异进行更准确的解释,同时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策略探讨这些文化差异内在的活动方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一、“科学认识论”:我国现行教学的 认识论基础之“实然” 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在近代, 它甚至成为整个哲学环绕的中心。众所周知, 在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由机器替代人完成日常事务的更为闲暇的生活梦想。正如卡西尔所言:“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①如此, 不仅自然科学知识成为人类知识的典范,而且它的方法也迅速地扩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 从而主导自身之外的心理学、教育学乃至哲学  相似文献   

13.
14.
法的起源的“传统论”与“永恒论”之争,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永恒论”论述的主要是“法意识”的起源问题,“传统论”所论述的则是一般意义上的“法”的起源。这一立论的目的不仅在于消除纷争,更期望能有助于有关法的起源的研究能开阔视野,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欲就近来学界在陈独秀“二次革命”论问题上所发生之争论作一辨析,笔者认为,党的“二大”以后,围绕中国革命的性质,阶段和前途出现了两种趋向的探索,右倾趋向的探索以陈独秀为代表,他把来自于共产国际的右侧观点融合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见解违背 不断革命论,后来,蔡和森把陈之理论称作“二次革命”论,这种概括有利于把陈之理论与其它的理论区别开来,应予肯定,正确趋向的探索以邓中夏,毛泽东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见解也证明了陈理论之错误,当然,陈之某些见解也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6.
论“富”     
“富”论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常常“富”“贵”连用。指有钱又有地位,如荣华富贵。在儒家经典中,“富”、“贵”往往分开使用,如《论语》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意义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富”一般表示“财富”、“财富多”或“占有财富多的人”;“贵”一般表示“地位显要”或“地位显要的人”。但“富”也可指知识上的富有,  相似文献   

17.
伯恩斯坦虽"股份制中性论"受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严厉批评而在社会主义各国绝迹,但它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却受到了学术界的青睐,从第二国际演化而来的欧美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则对之推波助澜,加以利用,这种情况与欧美各国迫于社会主义压力而重视对马恩作的研究有关。美国当代名未来学家贝尔就说过:  相似文献   

18.
论谭嗣同的“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不仅提出了“冲决网罗”的思想,而且实践了“冲决网罗”的精神,他以唯名论和相对主义思维方式破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的方法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和规律问题上,既朴素地接近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唯意志论色彩。  相似文献   

19.
明人“韵”论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在“韵”之为“声”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诗之“声”,具有独立于“义”之传达的自指性及审美的情感性;在“韵”之为“神”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神”在结构上对“声”之“有限性”的超越,在生成过程中对“声”之“人工性”的超越。而对工具性、人工性、有限性的超越使诗之“声”获得了澄明人与世界万物的本体功能。明人“韵”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诗学本体意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发生"论是从人类历史实践及发展趋势,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提出来的科学论断,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至今没有过时。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来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理论,这个理论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阐述;同时也存在着将无产阶级等同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等同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误区,以至于在近一个世纪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内经常出现脱离实际的东西的影响。为使人类少走弯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有必要澄清这两个理论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对于人类社会能否科学发展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