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新华日报群工处编辑的《群蜂集》一书,我的两篇小作有幸入选。并不是我文章写得有多好,主要是以题取胜。由此我谈几点创作标题的体会。一是建立“标题仓库”。我随时用本子将报刊上好标题摘录下来,并分类为:消息标题、通讯标题、言论标题、读者来信标题、获奖标题、歌曲标题等,把这些好标题储存起来,以备学习和借鉴。记得我写全国劳模、退伍军人戴宗仁的事迹时,为了做一个理想的标题.我竟花了一天多的时间,连做五个标题都不满意,晚上睡不着觉,坐在床边想标题、边写标题,一直到下半夜2时,我突然从歌曲《希望的田野上》的标题受…  相似文献   

2.
3年来,我先后在《河南日报》发表新闻作品50余篇,其中通讯《黑洞是如何堵上的》,被评为河南日报通讯员新闻奖一等奖。与记者合写的《李洪志立碑丑剧》,被《河南日报》评为好新闻和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如何提高新闻作品的命中率?我认为,除了选择题材重大、题材新颖、题材典型外,在写作上开掘要深,开口子要小。标题要引起编辑的注目。如《花好政府每分钱》、《阳光下的交易品甘甜》,标题起得活泼,一下子就抓住了编辑,因而我的文章不少标题,都被编辑采用。有时,我写的文章较长,又深知编辑工作较忙。我就写上一小段内容提示,…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标题之我见吴政回忆近十几年,承蒙相识的和素不相识的编辑的帮助,我在全国主要报刊发表的新闻评论累计千篇有余。我的体会,一个好的评论标题应是“小、新、实、白、悬”。“小”就是不贪大求全拉架子。小题目的长处不仅在能打动人,写起来顺手,而且可以缩小篇...  相似文献   

4.
对两类文章标题在排版处理上的一点意见──兼谈冒号(:)在标题中的使用《编辑学报》1993年第4期发表了我的一篇拙作《提高语文素养: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在这期刊物的编排上却发现存在着一个需要更正的失当之处。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拙作文题为...  相似文献   

5.
聂震宁 《出版广角》2013,(14):60-61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曾经就实体书店问题做过提案,也写过一篇政协委员建言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目原来是《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忧思》,后来编辑改成了《五万元何以压倒一家书店》。文章说的是风入松书店,由于难以支付5万元的租金,关门后另迁新址。这家书店曾经得到北大师生与周边读书人的喜爱,却由于房租问题难以支撑,引人思考。我在文章中还写到  相似文献   

6.
1993年,我采写的稿件有150篇被地区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两篇刊登在《工人日报》要位,《陕西日报》、《陕四人报》、《渭南日报》均采用多达20余篇,《中国电力报》采用了8篇,许多通讯员问我上稿多的原因,我的经验是:精心制作标题,紧紧扣住编辑。 我们通讯员采写的稿件,第一位读者首先是编辑,而编辑先看到的是标题。一则好的标题。常常会使采写的稿件,增辉添彩,使读者看后回味无穷,能把编辑像磁力一样的吸引住。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从爱上新闻写作,渐渐地被报纸上各类新领有趣的标题所吸引。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总结我的教训,许多稿子屡投不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标题不精彩。为了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开始收集报纸上好的标题。收集标题要做个有心人。外出采访、办事,我必带两个小本子:一个是采访本,一个是标题记录本。不管是什么时候和地方,一看报纸上有好的标题,就赶快记下来。一开始,各类标题混在一起,想找个参考标题费好大的劲。后来,我便对记下的标题进行分类,整理成卡片,然后装进自己的标题库。几年来,在我的“生活类”、“友谊类”、“讽…  相似文献   

8.
我在一则思想日记中曾写过这样的话:在我走上编辑生涯的第一个工作日,我读到一位资深编辑的一篇短文,标题是“多读书,爱交游,勤动笔”,这一句话九个字我奉之为编辑工作的座右铭。若干年后重读此文,赫然而惊奇地发现作者竟是不时有书信  相似文献   

9.
通讯     
对两类文章标题在排版算处理上的一点意见 ——兼谈冒号(:)在标题中的使用 《编辑学报》1993年第4期发表了我的一篇拙作《提高语文素养: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在这期刊物的编排上却发现存在着一个需要更正的失当之处。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拙作文题为《提高语文素养: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一个题中带有冒号的单标题。《编辑学报》在目次页与卷终索引、总目录上都是这样排的,但在正文页,该文题却被排成了 “提高语文素养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这样的形式,且破折号后面的文字又是用小号字排的,这样,从形式上看,这个标题就成了一个含有正副标题的复合标题。再看这期其它文章,发现有类似情况的还不止我这一篇,如《优化与序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灵魂》,《科技期刊编辑的特殊贡献:著书立说》两篇的文题在排版时也作了同样的处理。与此有联系,而处理形式相反的也有一篇:  相似文献   

10.
没想到,我要求采访的对象,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和老同事尹任先(《大公报》原总经理)、老校友赵泽隆(《大公报》原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一起,从香港大公报社走到餐馆预定的座位。这时,曾德成和夫人叶桦早已在等我们了。我是第一次见曾德成,但报刊上早就见到过他的文章和照片。他清秀挺拔、年轻力壮,才40多岁。叶桦更显得年轻,她是《大公报》英文版编辑。尹任先伸出三个手指,笑着对她说:“像30岁。”我送给曾德成一本我的作品选《半世纪前的大震撼》,里面有七八篇《大公报》用过,还有一篇记者生涯,专门写在《大公报》实…  相似文献   

11.
认真作标题     
我以为努力为稿件配上一个紧扣文章主题、能总括全篇稿件的中心内容、深深地吸引住读者的好标题是很重要的。这是我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7年多来较为深刻的体会,也是我身处一个小地方、一个小单位而能保持较高的见报率和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得7年前,我写的第一篇稿《“雷锋小姐”》就是以一个比较好的标题吸引了广州军区《战士报》的编辑。这些年来,我每采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认真作好标题,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值夜班,颠倒生物钟,是桩苦事;然而处理电讯,制作标题,又是桩乐事。苦乐参半,其味悠然。那么我是如何制作电讯标题的呢? 一、凸现主题夜班编辑都知道,新华社供地市报的电讯,一般只给一个内容提示性的标题,有的可以直接采用,但多数需要编辑动一动,使之更符合地方报纸的特点。我在制作或审改编辑初拟的电讯标题时,最优先考虑的是突出主题,亦即将电讯中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在标题中凸现出来。比如,新华社2月29日播发了一条消息: 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有所控制读了这条新闻后我觉得,原题未能  相似文献   

13.
三改标题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如何当好基层通讯员的短文,内容是自己从建立底稿本、标题库、剪贴本做起,注重在对比中学习,总结中提高的一些收获。当初制作的标题是《点滴招数伴我长进》,稿件写好后,通读全文,越品这副标题越没味,心想:自己制作的标题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怎能拴住读者挑剔的眼睛,又怎能叫编辑动心呢?我没有急于发稿。几经思考,又把标题改为《我的一招》,把标题和内容全部读了一遍,还是感到这标题缺乏新意,欠“火候”,我决定把原来制作的两个标题全部放弃。自己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全文,不知不觉中感到:这三点做法不正是自己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道路上拣到的三粒芝麻吗?我眼前一亮,工工整整的四个字《三粒芝麻》成了这篇文章的标题,稿件寄出后即被一家新闻专业刊物采用,样刊收到后,我看到“三粒芝麻”这个标题,编辑还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 “题好文一半”。一篇稿件,内容固然重要,鲜活意丰的标题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蒋肖斌 《青年记者》2017,(22):35-36
谈到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必要先看一个标题:《“小皇帝”王俊凯的新年愿望……高考顺利啊!》,这是2016年年末发表于中国青年报文化版面的一篇稿件,标题出自一名退休返聘的老编辑之手,但又是省略号又是叹号,搬上微信公众号直接就能用.老编辑起完这个标题,还特地叮嘱夜班编辑,千万别把这些标点改了,“都是情绪啊”.  相似文献   

15.
寻找一字之师车仑10个年头了。寻找一字之师的心情愈来愈强,于今更烈。那是1986年,我写了一篇题为《“老山东”又想起了豆面饼》的小稿,试投到人民日报,不久便在该报的《今日谈》上发表了。标题上去掉了一个“又”字。初看不怎么得劲,细一琢磨,感到编辑这一字...  相似文献   

16.
喻晓黄明珠明珠同志:你8月31日的来信收读。你8月29日发表在本报的散文依闹风雨》是你众多来稿中较好的一篇,情景交融,很抒情地表现了战备训练中一个战士的精神世界。作为报纸副刊编辑,最大的喜悦莫过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文学新秀,尤其是来自基层的战士。我也有过如你一样的年轻时期,也同样有过初次站在报刊编辑面前的那种惶恐和激动,我对第一次编发我稿件的编辑至今C怀感激和崇敬。我从事编辑工作已叨年了,说不上有多大成就,但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编发过无数战士的处女作,其中许多人后来相继成了诗人。作家。每当我在报刊上看见…  相似文献   

17.
从“神秘”走向“公开”──四川省新闻界报道高考录取工作补记招生考试报副总编辑何星原关注过我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人都记得:在1992、1993年8月间的不少报纸上,经常出现“神秘的五福村”、“探秘望江宾馆”、“揭开神秘的面纱”标题。知情人都清楚,所谓“...  相似文献   

18.
制作标题难在什么地方呢﹖我感到,它难就难在必须经过“三关”。第一“关”──看得出。就是说编辑要看得出一篇稿件的“新闻”在哪里,哪一点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最具有指导性。标题是一篇稿件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记得前两年,我收到云南总队一名报道员写的《玉溪地区支队大力发展营院经济成效显著》一稿,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反映玉溪支队在生产经营中严守政策纪律,不走邪门歪道,大力发展以养猪种菜为主的农副业生产,使所属中队全部实现了斤半加四两。文中有这么几句话:玉溪是著名的“烟乡”,随着近几年“红塔山”、’阿诗玛…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中,我收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位素不相识的编辑的来信,信短情长,我和老伴读后激动不已。这位叫鄂平玲的编辑是在接到我所写的《珠江两岸敬老风》的散文后给我回的信。那篇散文写的是我与夫人赴南方自费旅游处处得到帮助的情景。编者还考虑到老人在外地拍摄的照片很珍贵,将三幅配文照片(含选用的一幅)都退还给我,并在信后说明:“一般不用的稿及图片就不退了,您是老人也破例一次吧!”当我正在为看不到海外版而发愁时,她又雪中送炭寄来赠报。我细读几遍,发现她在我那篇拙文上花了许多心血,从标题到文句、段落,都做了认真修改…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近年来,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十分留意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用心体会编辑、记者在标题制作上的技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到精华的新闻标题我都随手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日积月累,现在我收集到一千多个标题,为了便于学习借鉴,我把收集的标题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等门类。这个专门用来收集标题的笔记本就是我的“标题库”。 有空时,翻开标题库,细心品味精美的标题,的确是一种享受。个别独特的标题,由于在脑海里印象深,一看到标题,就能马上联想到这篇稿件的主要新闻事实,有的甚至清晰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