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志着新课程修订工作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其修订要点主要在于搭建了新目标,强调由“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建构了新内容,强调由“零散知识点”走向“课程内容结构化”;催生了新教学,强调由“教学内容变革”走向“学习方式变革”,突出学科实践与综合学习;倡导了新评价,强调由“育分导向”走向“育人导向”,以变革纸笔考试、推进表现评价和加强技术赋能实现评价育人。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对工科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类专业为例,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认证理念,探索构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多维实践体系,深化产教共频对接产业链,推进科教互促互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通过探索多元共融协同育人的工程范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培养符合食品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好时期。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文科建设讲究学科交叉和新技术的融入。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建设有其独特的“四新”内涵,即它的格局新、理念新、导向新、方法新。其时代价值则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跨越思想藩篱,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服务国家长远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而要建设好新文科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明确新文科建设的定位,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加强新文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推进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加强通识教育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态势可分为快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两大主题。2017—2021年,“新工科”等突现关键词反映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前沿研究问题,折射出了四个前沿研究方向:立足“课程思政”新视角,服务“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书院制”为制度依托,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眼学科范式变革逻辑,推动“四新”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新文科建设既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和高教强国的需要,又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新青年的需要,还是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革命的需要。相对于传统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强调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构建新体系,为社会培养新人才,是对传统文科的变革和创新。要着力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文化价值引领作用;优化专业结构,建设“金专”;夯实课程体系,建设“金课”等三个方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先手棋,在活跃教改实验、建设新型学院、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培养卓越拔尖人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交叉学科学科目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还应通过“四新”建设引领高等教育范式变革。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尝试结合南京大学日语专业的建设实践,探析以“问题”为核心建设新文科日语专业的可能性。“新文科”概念产生于新时代的世界变局背景,中国面临的现实需求问题增添了讨论新文科建设的迫切性。围绕日语专业的发展目标,需要从学科内涵、应用性、历史基础等多角度分辨问题的性质,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守正创新,坚守中国立场,坚持质量标准。在具体方法上,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生为本、围绕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手段贯穿融通实践则可谓切实可行的建设路线。  相似文献   

8.
梁淑轩  刘微  赵春霞 《大学教育》2023,(17):115-118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持续深化的重大教育改革行动,为工程教育的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为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文章在分析目前政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该策略以更新传统的校企合作育人理念为前提,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政府引导参与、搭建深度融合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开放式共享平台。文章还结合河北大学的研究与实践,讨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工作,以期能与工程教育同行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范式,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性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育模式以及教育体系等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观念、范式等最大程度满足人们教育需求的状态。进入新发展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蕴意着创新发展、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开放合作以及共享发展的时代内涵。现实中,我国“立德树人”的育人实践导向、国家“质量提高”的政策语境指引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论构建等多重逻辑的存在,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鉴于此,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培育“三位一体”教育理念,重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价值取向;构建“三要素”制度体系,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建立“综合性—增值性—一体化”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提出了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目标,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培养现代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紧密配合湖南省发展需求,为实现“三高四新”战略目标添砖加瓦。通过分析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和特点,阐述“三高四新”战略对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服务“三高四新”的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等内容,认为可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开展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举措,为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新华三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例,提出相应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对策,以期提供有用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迫切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这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亦是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知识应用为导向,促进跨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组建新时代高素质师资队伍,制定适应新形势需求教学体系,建设“资金+平台+基地”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教—学—用—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国家、企业和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管理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时代工科专业需融合人文社科知识,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对现代工程教育背景下学生工程素质内涵的分析,将新形势下学生的工程素质分为专业知识、思想道德品质和基本能力三个方面。针对工科优势高校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现实问题,基于结果教育理论视角,从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设计环节全面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建设为农业类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宁波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要对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家战略,依托宁波“一港两湾”海洋产业优势和“海洋经济中心区”的特点,以海水养殖为背景,围绕东海混水区特色物种与养殖环境展开研究型教学。通过水产养殖前沿课程的建设,加大推进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科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突出创新能力、广阔国际视野的农工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普期刊必须正视现实,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基于农民需求的“内容为王”打造农业科普期刊的品牌个性;以适应农民兴味的期刊语言创新构建农业科普期刊特色;从农村的现实条件与新媒介环境的要求出发,宣传推广农业科普期刊,广拓发行渠道;强化其公共文化产品性质,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植;以“农”字为中心,不断提高编辑的素质和策划能力,将塑造新型农民作为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迈入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生长点。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亟待厘清六对基本关系: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学科分野与学科融合以及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为此,高校应通过"根据现实需求,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回归育人本分,去‘研究生化’发展;重构课程体系,走‘通专互补’道路;立足本土文化,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着力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师生关系,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等优化路径,加快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其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所以在其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选择问题。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逐渐出现就业领域基层化、就业岗位的非专业化等发展趋势,这些特点为其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切实注重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来切实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新农科建设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培养新农科建设所需的卓越农林人才,高等农林院校应开设一些能开阔大学生视野、启发思维、提升知识底蕴与内在修养、增强身心健康等通识课,如"茶叶营养与功能"。通过开设该通识课,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茶及茶文化,领悟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科学地利用茶来促进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求知欲与创新能力,培养满足新农科需求的卓越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1990年“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兰州会议”)的历史背景与取得的成效与影响,叙述了2004年高等理科教育进一步调整任务的要点,说明国家经济政治大局的变化决定了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针对新时代与经济新形势,以及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作者对高等理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六方面的任务:(1)本科教育的“通识化”;(2)为出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与成果夯实基础;(3)发展应用理科仍是重点;(4)促进新工科等建设;(5)在世界大变局下发展新素质;(6)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新技术新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线教学是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关注价值主体需求、创新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路径,是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质量功能展开的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服务质量在课程教学特性满足价值主体需求方面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为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设计与开发者应:注重价值主体需求实在信息的伴随式采集和深度分析,增强课程的移情性设计;加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系统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型,增强课程的响应性设计;组建跨学科团队,强化学习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课程的有形性设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先期运行效果的有形性和响应性评估,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20.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edagogy is the new era’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renewal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cial pedagogy, the construction of a lifelong learning educ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pedagogy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pedagogy needs to solve the issues of social pedagogy in terms of concept definition, research object, category, method, disciplinary orientation and nature, discourse system and disciplinary system. It suggest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fundamental ideas and main tasks to construction the social pedagogy, coordinate the four pairs of re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systematically promote the “disciplinary group”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extern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pedag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