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的造字法,即所谓"六书",指古代的六种造字法。"六书"之名目,产生于《周礼》,而完善于东汉。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者,已经可以确定为造字的方法,而被称为"四体",与作为"二用"的转注、假借并立。体者,本也,就是说这四种是造字的根本。"六书"理论是大学中文专业的学习内容,这里并不是要提前学习,而是指教师利用古人的这些造字原理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意义。但是,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很有必要掌握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朱熹又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古人还云:"诗者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就高考作文的素材而言,考生要想"为无米之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已经熟背的古诗词中摘取。摘取诗词素材同样有三境:"浅者"将与命题主旨相关联的诗词直接嵌引入文,也可作  相似文献   

3.
重复的妙用     
重复是作文的大忌。但是古人有“犯中见避”的技法,则是重复的妙用。清代小说批评家毛宗岗说:“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唯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读法》)毛氏这里所谓“犯”,指叙事描写的重复  相似文献   

4.
前人有“字画同源”的说法,用线条来描摹实物形状的象形造字法是汉字最基本的造字法。起先,人们用一个单一的形体来描摹实物的形状,如:木,水,人等等,这种用单一形体构成的象形字.不妨称之为单纯象形字。但是,有些实物仅用单一的形体很难描摹。纵然描摹出来,也由于与之形状相似的实物太多,易于相混。于是,古人就采用了“烘云托月”的造字法。即在描摹该实物的同时,辅之以与之相关或相属的实物,  相似文献   

5.
张玉蓉 《语文天地》2011,(22):59-60
中考作文凭借什么赢得高分?有人认为是华美的语言,文采飞扬自然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有人认为是深厚的历史文化,调动积累再现古人生活场景,阅卷者一定会加分;也有人认为是有创意的形式,形式的创新给阅卷者耳目一新之感。以上看法均有其道理,但都不是考场作文赢得高分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参加了南通市2011年中考作文阅卷,体会颇多。中考作文要得高分,必须完成作文"三级跳"。起步:准确把握题旨  相似文献   

6.
“字说”是根据通行字形而对汉字形义关系作非文字学的随意解释的现象或做法,因不合古人造字原意,为汉字研究所不取。但识字教学中的“字说”不应全盘否定,对于那些无法分析造字原意或造字原意无法为学生所接受的汉字,“字说”有助于加深记忆,是可备选择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1创设佳境,情动辞发,愉快地迈进作文门槛文章是有情之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朱自清也说:"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腹,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这正如刘勰所言"辞以情发"。而人的情感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笔者针对考生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临场作文结尾的技法较系统地进行了强化训练。具体做法是: 首先,让学生懂得临场作文结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它。一般而言,临场作文必须有个结尾,用来照应开头,强化中心。而评卷者快速扫瞄时很注意的就是标题、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肯定被评卷者重扣。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终篇之际,当以媚摄魂,使之执卷  相似文献   

9.
伍霖 《语文天地》2014,(28):52-5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南宋学者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可谓一语中的。一、读生活,感受真实生活处处都是作文,生活处处都有作文。  相似文献   

10.
材料作文是高中作文训练当中较常见的一种。因为材料作文既没有现成的题目,又没有话题,但本身又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形式,要写什么必须从材料中提取,所以相对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面对给材料作文,必须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准确领会题旨,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思路。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云:"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者,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人以"帅""、主脑"作比喻,形象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的理论。现在的人一般把它看作解释汉字造字结构的传统理论。《周礼·地官·保氏》中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是最早的关于“六书”的文献记录,只有其名,没有具体内容的说明。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中的观点: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把“六书”进一步解释为汉字造字的六个基本原则。郑众为《周礼》作注时,则提出:“六书”者:象形、会意、转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高考话题作文的“发展等级”推出了评分的四大标准 :深刻透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新。这标准犹如一台天平 ,衡量着考生作文价值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近年高考的考场作文 ,硕果累累 ,其中不乏生动形象、富于文采者 ,但思想深刻透彻者却为数甚少。古人云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考场作文之所以写得不够深刻透彻 ,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矢不中的 ,言不逮意。杜牧有言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相辅 ,以文采辞句为之兵卫 ;苟意不先立 ,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 ,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写作文时 ,应“辞句未动…  相似文献   

13.
东坡曾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实际上"追和古人"并不始于他,李贺便有《追和柳恽》的诗作.但是,东坡却是大规模地次韵而和古人的开先河者——其实绩就是一百零九首和陶诗.苏东坡是陶诗最早、最狂热的推崇者之一.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  相似文献   

14.
<正> 何谓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为什么会产生假借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汉字是象形的方块字,上古造字之初,无论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都是有形可象的。而有些事物或概念则无形可象,造不出,有音无字,就只有假借一个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它的意义。第二,上古字少,为检字方便而借。《说文  相似文献   

15.
教必先知心     
作文指导最忌“无的放矢”。教者如果找不准“靶心”,就难免乱放一通:或则泛而不切,不着边际;或则饾饤琐屑,束缚性灵。这样做的结果,讲者自讲,失者自失,学生得不到实在的帮助。古人有言:“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刘承发、瞿惕时两位老师的指导,从分析学生作文的现状入手,对症下药,疏而导之,真正做到了“知心救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教材安排写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16.
事物有体有用。名词表体,动词表用。周伯琦《六书正讹》:“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说文》“梳”字段注:“器曰梳,用之理发,因亦曰梳。凡字之体用伺称如此。”古人造字,一般是先从名词起,名词往往又用作动词。有的还破音异读。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凡字有体有用。如“枕”:上声,体也,实也;去声,  相似文献   

17.
古人作文,讲究直者婉之,枯者腴之,板者活之。意思是说要把文章的平直,干瘪、呆板之处,写的婉曲、丰满、灵活多变。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古代文家认为,能否恰当的运用那辗手法是个关键。譬如清代著名文艺批评家金圣叹就直截了当地说:“题固蹙,而吾文乃甚舒长也;题固急,而吾文乃甚迁迟也;题固直,而吾文乃甚委折也;题固竭,而吾文  相似文献   

18.
■号篆文■=■(口,吹)+■(丂,像竽,乐器)。造字本义:古人用管、角发出警讯或集结指令。■泣篆文■=■(水,眼泪)+■(立,站着的人)。造字本义:无声流泪。■涕金文■=■(雨,即"零",表示洒落)+■(米,疑是"水"的误写,表示泪水)+■(弟,疑是"弔"的误写,表示死亡)。造字本义:为死者落泪。■睡篆文■=(■目,眼皮)+■(垂,向下坠),表示眼皮下垂。造字本义:眼皮下垂,临时打盹休息。  相似文献   

19.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立意,构思、选材才有凭依,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富灵气;没有立意,则"言愈多而理愈乱"。故无论高考、中考的作文评分,都将立意作为第一标准。笔者在高考、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无立意,或立意错误、散乱的作文其实并不多,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立意一般,缺乏竞争力。古人主张作文要"道人之所未道,道  相似文献   

20.
何严真 《现代语文》2014,(10):129-131
胡适先生曾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古人也说,情乃文之本,情者文之径。可见作文不可没有自己的真性情,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因情而缀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优秀的作文要有真性情,唯有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感受和认识的作文,才能展示生命的高度,才能让作文达到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