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匆匆又一年     
伴随着即将而来的期末考试,同学们一学期的紧张学习生活也将告一段落。2003年将永远的同我们告别了。匆匆又一年。2003年留给同学们很多很多:送走了一岁,结识了新朋友,学习了新知识。《语文世界》也和同学们一样,长大了一岁,认识了不少新朋友……2003年,同学们对《语文世界》印象最深的也许是《语文世界》移到北京编辑出版了!因为你们的每一封来信,每一篇来稿,都从四面八方邮到北京。北京从此和同学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山西到北京,对《语文世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从组建班子、改版组稿,到出版发行,《语文世界》在北京开始了全新…  相似文献   

2.
2001年元月1日,当21世纪的阳光刚刚升起的时候,我们《语文世界》红A版的编辑部主任翟英志同志,却因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我们,终年29岁。 噩耗传来,整个编辑部悲痛不已。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也发来唁电,称他的英年早逝为“中国语文报刊事业的巨大损失”。 自从1998年调入《语文世界》工作以来,翟英志同志为《语文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贡献《语文世界》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能赢得这么多读者的信赖,和他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语文世界》红A版也已经出满三期。…  相似文献   

3.
9月初,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周游等人专赴语文报社采访了社长兼总编辑齐峰。 9月 28日中央电视台分别在第一、二、四套节目“东方之子”栏目播出了采访。下面是本次采访的记录:   敬一丹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当中,有很多可能是《语文报》的读者。《语文报》是很多年轻人都读过的一份报纸,创刊 20年来,她的宗旨从当初的传播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刊载语文信息,逐步转变为育人益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她力求突破语文学习的狭小视野,把大语文和课堂语文结合起来,深受青少年学生的信赖。如今,《语文报…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2004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学校师生和搞语言文字工作同志们的欢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促进语文规范化、帮助广大群众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的语文生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对我们编写者是很大的鼓舞,我们感到十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同时这也是鞭策我们要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不断地修订我们的词典,使它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4,(35)
正窦桂梅,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出版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玫瑰与教育》等多部专著,主编《小学语文目标质量手册》。她提出的"三个超越"和"三个回归"理念,在语文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读无字之书是一种化学反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周围的世界,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很多年了,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一直有个习惯,一旦读到有趣的教育故事,看到感人的教育细节,或者有了新的感悟,总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  相似文献   

6.
今年,《语文教学通讯》创刊整整十周年了。“十年树木”,她已由一株稚嫩的幼苗,成了参天大树,以她独有的风格立于语文教学园地之林。我是刊物的一名老订户、老读者。十年啊,怎能忘记这三千六百天!在这十年中,我的经历分为两个阶段:前六年,我在中学讲台上教语文,《语文教学通讯》就成为我忠实的教学顾问,随到随拿,补我思之不足,学之不够,让我多一个门径解决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后四年,我在大学讲台上,教中学语文教学法,她又成为我得力的教学参谋,  相似文献   

7.
相约2005!     
当漫天飞舞的雪花经过你的窗前时,我们将2004年的最后一期《语文世界》如约送到了你的面前。当你在温暖的灯光下合上这最后一页时,我们也要对2004年说再见了。一年来,多少回忆种在了我们的心田,还记得你为《语文世界》10岁生日寄来的卡片;还记得你为“同题试笔”投出的第一篇稿件;还记得“校园文学论坛”中我们第一次见面;还记得“青春滋味”中你纯真可爱的笑脸;还记得……相识是缘。亲爱的读者朋友,“昕晴、文昌、伊帆……”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做你成长中的好伙伴,在即将到来的2005年,我们会带着自己精心为你准备的栏目,和你继续在《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告别难忘的2008年之际,《语文世界》也将在春光乍泄梅花似雪的时节完成一次华丽转身——从2009年第1期开始,《语文世界》(初中版)和《语文世界》(高中版)将整合改版为新的《语文世界》(中学版)和《语文世界))(教师版).……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还在师范学校读书,便从当时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上海实验小学十年凯歌》中知道了袁老师的大名。她那卓尔不凡的业绩,对于一名十几岁的师范生产生了巨大的驱动力与鞭策力,甚至可以说影响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使我坚定不移地献身于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记得第一次与袁老师见面是在1982年夏天,那年是袁老师从教的第32个年头。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袁老师,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上前恭恭敬敬地叫了声“袁老”。谁知,袁老师却摆摆手,真诚而谦逊地对我说“:不要叫我袁老,要叫我袁老师。”这一字之差,使我真正感受到一位伟大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3.
9月初,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周游等人专赴语文报社采访了社长兼总编辑齐峰(上图左。齐峰同志也是语文世界杂志社社长──编者注)。9月28日中央电视台分别在第一、二、四套节目“东方之子”栏目播出了专访。下面是本次采访的记录:敬一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当中,有很多人可能是《语文报》的读者,《语文报》是很多年轻人都读过的一份报纸。创刊20年来,她的宗旨从当初的传播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刊载语文信息,逐步转变为有人益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她力求突破语文学习的狭小视野,把大语文和课…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经济》已经走过她风风雨雨十个年头。她以自己在学术上的鲜明风格和强烈的专业特点,赢得了广大教育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信赖和爱戴。 说起来,我与《教育与经济》确实有“缘份”,在大学学习期间,她是我最早而又经常阅渎的教育理论刊物之一;她又是我发表处女作的园地。1994年,《教育与经济》第三期发表于我的毕业论文《张謇教育经济学思想》,不久,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复印了这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取得了巨大的、多方面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对该词典进行专门研究,发现并解决其问题,使之进一步提高质量臻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李申、王本灵所著《〈汉语大词典〉研究》一书则属于这方面的扛鼎之作。该书既注重微观的个例研究,指正了两千条《大词典》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又注意从宏观上审视《大词典》全书的编纂设计,作了很多理论方面的探讨,提出数十条切实可行的修订建议。该书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对《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该校所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鞭策、要求和指示,也是他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对教育工作作出的深刻论断。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发表以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数十种报刊陆续刊登了有关学习与讨论的文章,在全国掀起了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探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的热潮。18年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得…  相似文献   

17.
新闻月评     
◎自信教育危害大(2007年7月21日《青年参考》池晴佳编译)一直以来,美国孩子都是以"超级自信"的形象示人,这种"自信教育"在美国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里,美国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世界第一,企业、科学界人才辈  相似文献   

18.
黄瑞 《今日教育》2016,(4):42-43
《今日教育》:您教了二十几年语文,也使用过很多不同的语文课本,您觉得最近十年来语文最可喜的变化是什么?张咏梅:我做语文老师有两个感受,一是幸福,二是太难了。幸福是因为借助语文我可以跟孩子们在文化与生活中实现生命的共生共融,那种可以参与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感觉实在让人迷恋。太难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程折腾太多,关于语文究竟是怎样的一门课程一直未有清晰的表述,直至《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  相似文献   

19.
<正>熊芳芳的《生命语文》一书中讲到,这是"她对语文和学生进行生命观照独到的教学发现和认识,是她对文本世界和生命形态的语文课堂的独到的深层启悟和洞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语文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教学如何能让学生与作品人物进行生命对话,如何能以文章为媒介让学生与自己的生命对话;如何用语文来唤醒生命、滋养生命、丰富生命。曾经为了高考,语文课变成了肢解课文,变成了习题训练,变成了模式教学……我们以功利的心态,发现  相似文献   

20.
《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一九七九年二月号,下称《剪》)是茹志鹃同志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作品。过去,她是“带着一种非常热情的、信赖的、毫无异议的、单纯的这么一副眼睛去看待生活的”,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歌颂为主;如今,经历了十多年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她感到不仅要歌颂,也要鞭挞,“有一些东西就想鞭挞,想拿起鞭子来抽它两下子。不鞭挞,也就无法更好的歌颂,不鞭挞也可能会掩盖了一些腐败的东西”(《漫谈我的创作经历》,《新文学论丛》一九八○年第一期)。《剪》等作品,就表现了作者敢于正视社会矛盾的勇气和胆识,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能启迪读者进行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