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形成自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历史发展过程的探索,其中城乡分离被视为工商业个体所有者脱离土地所有者统治的最初体现,其理论意义在于个体所有制的独立化。以此为界,城乡关系的既往演化过程被划分为“城市乡村化”和“乡村城市化”两个阶段,前者意味着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中公社制度的解体,后者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中自然共同体的解体。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城乡关系演化过程的科学原理,但他们关于城乡融合的构想同样受到了现代工业模式的历史局限。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我国农业农村具体实际与中华农耕文明历史底蕴,突破了现代工业模式下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径,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在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必须从世界历史性高度来考察社会主义。列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指导,从世界历史性视域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提出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吸收资本主义全部优秀成果和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引导和动力支撑,而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事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所考察的自然,不是孤悬于社会历史之外的天然之物,而是纳入人的活动范围、作为对象性存在被社会实践中介过的人化自然。在马克思的视域里,无机界与人类历史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二者在历史进程中相互规定,在现实关系中相互转化,自然是人的"对象世界",人类生活是"对象世界"的内化,社会是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洞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哲学基础,也为现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就生态问题所发表的基本理论体系,从人类发展视角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及生活方式,指明了"剥夺剥夺者"后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具有的生态特点和生态价值。研究这一课题,对世界生态社会框架的构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继承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处理“两制”关系的方向,还勾勒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马书敖 《新疆教育》2013,(11):78-78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革命性标志。但城市从诞生起便充斥着各种矛盾 ,因而城市文明的历史就是文明的悖论史。城市文明悖论在不同历史阶段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 ,城市文明悖论是人性冲突的一种表征 ,其社会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城市文明悖论消解的主要途径 ,就是要消灭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 ,而这一点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观只见经济关系而不见人,这是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则在于人自身的需要,根本旨向就是要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只有以这样的历史观来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用这样的历史观为指导来确定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年口奋斗目标,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阶级利益教育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文本中,基于资本主义时代利益逐渐成为社会原则和人类纽带的前提,通过大量论述阐释了社会存在的普遍利益对立及其所导致的阶级之间的斗争与冲突;揭示了无产阶级应如何实现自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无产阶级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阶级利益教育。通过综合考察、梳理这些经典论述,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利益教育的历史前提、核心点位及作用意义,从而为结合时代发展进一步分析利益关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把握和谋求自身根本利益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根据和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渐地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对利润的追求驱使资产阶级盲目地扩大生产,掠夺自然。在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同时,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危害。生态危机是世界瞩目的问题。对生态危机进行制度因素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清其根源,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切实有益的解决办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防止生态恶化。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作了大量的批判性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上一世纪就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环境污染的具体状况及其严重危害。大城市“散发着对健康绝对…  相似文献   

11.
董慧  赵航 《教学与研究》2022,(11):122-131
列斐伏尔将都市社会视为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阶样态,并在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建构了都市社会的三维图景:经济上,摒弃资本逻辑,形成差异空间;政治上,保障城市权利,寻求空间正义;文化上,克服异化状态,走向“总体的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何推进、城市社会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从列斐伏尔所描绘的都市社会图景中获得批判性的理论借鉴,即以差异空间探索城市空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空间正义保障城市居民各方面诉求、以“总体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数字赋能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阳毅 《华章》2013,(27)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城市民生则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是政府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贯彻城市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演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实践与不同认识阶段的演变过程,解读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应当考察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通过引入实践概念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世界本体论、社会实践论和人类解放论的视角出发阐释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方面的消极作用,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实现方式和社会历史形式,论证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统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空间正义"作为批判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一个积极成果,日益成为社会和政治行动的目标,成为人们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焦点。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宏观的全球、中观的区域以及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全方位的空间批判,揭示了资本积累造就了断裂式和碎片化的空间关系:全球范围内的中心与边缘的对抗、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与乡村的断裂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的碎片化。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寻求空间正义不仅通过空间视角对资本积累展开批判,而且也落脚于无产阶级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的全面变革。在当代现实语境中,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空间正义问题的剖析,梳理其空间正义思想,无论是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加以规范和指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空间,还是对资本主义展开空间批判,捕捉"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幽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追求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点之一。实现人类社会的幸福和谐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全部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追求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蕴涵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等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合理、不和谐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是以人发展的异化、自然界的破坏为代价的。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来看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和所彰显的历史发展方向。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可以更好地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资本主义开启了世界历史进程,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异化,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扬弃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创造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型文明,引领世界历史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休闲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出现而产生,是城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休闲消费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休闲设施的扩建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休闲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结合雄安新区建设的新探索,从马克思主义视野审视未来城市发展之路,应注重从生产向度、空间向度和主体向度上推动未来城市发展。在生产向度上,未来城市发展要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双向互动,以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为引领,合理运用资本力量;在空间向度上,要积极调整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群组团式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主体向度上,要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和调整,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实事求是地对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城市规划、城乡关系、城市改革开放、城市失业及人民生活、城市犯罪等问题等进行了科学的理论阐释,不仅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表征。城市规划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关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顺应城市文明发展潮流,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坚持人文化、生态化、信息化、个性化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