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燕 《新疆教育》2013,(14):19-19
2012年11月为期14天的国家级“2012年版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培训会在华东师大结束了,每一个参培人员的内心深处受到了一次深深地触动,反思这十年来所走过的语文课改之路,一线教师对课改经历了一个从“彷徨期一适应期一麻木期”的过程,对于课改“不以为然”,“不过如此”的心态充斥着不少语文教师的心。实际上深刻学习、领会、实践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已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今,语文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先进课改思想、课改方法、课改模式纷纷登场.可是,如果不改变当前的语文作业观,整个语文新课改将是“戴着镣铐跳舞”,其效果将大打折扣.笔者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受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了“知好乐迷”的作业观.  相似文献   

3.
陈勇 《广西教育》2005,(7B):21-2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语义“新课标”着重加大了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面向生活,开放课堂,突出语文的实践性:显然,就其意义而言,“新课标”的改变是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去重构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体系:然而,在笔者近期所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课改实验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知识教学的要求明显表露出一种困惑和不解。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语文课算是好课?这是新课改中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际的关键所在。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促使我们不能不反思,那些打着课改旗号的所谓“好课”真的符合课改理念吗?“好课”一定是“反传统”的吗?那些刻意运作的语文课到底离新课标还有多远?近几年,笔者研究了上百节语文教改课,发现“好课”的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误区。本文仅就评课中的—些标准问题进行追问。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改中的媚雅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标是对百年语文教育望、闻、问、切后开出的济世良方,如能领会其意旨,将精髓贯彻实施于教育的每一方土地,我们必能收获语文教育的灿灿春花,累累秋实。面对“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课改热潮,笔者常常扪心自问:我们对新课标有多少深入学习和自我体会呢?我们为迎接新课改进行了多少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呢?我们是否会像当初把素质教育简单理解成“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一样去对新课标进行似是而非的诠释呢?其实就在我们中间,此时此刻,由肤浅片面衍生出的种种媚“雅”现象已显山露水了。一、研究性学习泛滥新课标提出改“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的新思路,寻找顺应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学为考试服务?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考试,应为教学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  相似文献   

7.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当年的中考和今后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2006年和2005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是“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两套,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教材正处在由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向“新课程标准”过渡、由单一的教材向多本教材转换的时期,于是出现了两种说明两套试卷。但是仔细研读下来,两套说明和样卷的差距并不大,在内容板块的设定、题目形式的编制、考查指向上大多相同;而且出现非课改试验区向课改试验区逐步靠拢的趋…  相似文献   

8.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  相似文献   

9.
指要·导读     
《传统语文教学“批评热”中的理性思考》强调冷静分析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与经验,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运用于今天的课改。《怎样教学“问题探讨”类课文》探讨了在新课标下如何教授这类课文。《有  相似文献   

10.
自“语文知识”这一概念1978年首次出现在旧大纲中以来,各方学者对它的表述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尤其是2001年新课标实行以后,更是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知识”丰富内涵的广泛探讨,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因此通过比较旧大纲时代与新课标时代两个时期不同学者关于“语文知识”的界定,使其对语文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丽仙 《学周刊C版》2010,(3):177-178
中学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参与、实践创新的能力。”这为当代中学生学习语文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中学语文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施课改,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12.
董晓玲 《辽宁教育》2003,(10):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方位的、意义深远的变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且不说课改实验区的如火如荼,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探索,就是非实验区学校也已进入了“隐性课改”,语文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课改实验中,由于某些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丢弃了传统的有益的东西,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语文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  相似文献   

13.
康凤玲 《甘肃教育》2011,(14):55-55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难点。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点燃了我们思维的火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努力学习新课标,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新课改研讨活动,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就谈谈课改示范课《小鱼的梦》教学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课改以来,不少地方以“朗读、体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乃至唯一手段,似乎谈“训练”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与课改背道而驰。但是,如果我们能坐下来仔细审视新课标,就不难发现,其实“课标”所反对的是课堂内繁锁、机械的训练;是那些功利性很强的对学生能力提高却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题海战”;  相似文献   

15.
课改已经不再是一个时髦名词了,无论是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还是香港地区也正在进行的新一轮会考指引下的课堂教学,课改已经深入人心。但新课改却滋生了一些怪异的形式主义作风,如果不及时在认识上进行纠正,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课改,导致语文教学始终走不出自己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在落实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的语文教材应运而生,为课改开辟了通途,新教材实验方兴未艾。全面理解、创造性使用新的语文教材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一、看重教材1.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编者通过语文教材渗透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化。编者通过语文教材面对学生,架起桥梁,语文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直接化。2.教材是语文教学任务的依据。教材的架构、阶段、组元、选文、练习……无不体现着理解、积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各项教学任务,是教与学的依据。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语界,一直把识字教学视为一个“老大 难”。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感到识字教学仍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随着语文新一轮课改实验的起动,通过初步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欣然看到:新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与时俱进,吸收了多方面的科研成果,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和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了解和把握大修订语文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变化特点与变化意图,并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必将促进新课标的落实和课改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是因为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和当今新的教育理念,提示了教学的思路和教改的方向。现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课文课后“思考·练习”作分析与探讨,供老师们备课、教学时参考。一、“思考·练习”题变化的内容与意图第七册第四组课文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其生成背景既有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探因,也有对“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批判和反思,更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由争议走向统一的大趋势。新课标适应时代需要,试图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课标的出台,必然会带来语文教学的话语转型和操作转轨,形成新的话语磁场和行为模式。照福柯的看法,行为惯性也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遵循时代发展与语文学习规律,从落实学科育人的角度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将语文的本质观从学科层面推进到课程层面。同时,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位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凸显了写作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解读新课标,组织新教学”已是语文当下最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