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视野的课程内涵不是跑道而是"草坪",一块学校文化滋养出的牧养儿童天性、灵性觉性和慧性的草坪。基于此,学校文化映照下的课程建设要坚守儿童立场,进行融通共构和校本实施。  相似文献   

2.
国家、社会和民族作为三种想象的共同体,其文化样态必定会以各自的认同逻辑影响学校文化的取向。国家文化要求学校文化以育人的逻辑坚持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化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要求学校以合理的方式承载文化,承担文化传递的任务,并要摒弃大众消费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消极影响;民族文化要求学校坚守民族文化教育的场域,坚持多元文化主义,消除民族文化间的隔膜与侵蚀。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种自然生成,而不是外界的硬性植入。其形态可能多种多样,然而其内涵是思想,注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探索与思考的过程。平度第二中学在实践中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其打造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为:让教育回归根本的育人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的管理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的科研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的校史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的课程文化;"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终极感悟。  相似文献   

4.
林斌 《中学教育》2010,(11):11-15
学校文化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而言,学校文化的形成势必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文化是如何孕育、生成和传承的,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选取上海市育才中学为研究样本,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该校学校文化的传承问题,力求通过论文的研究总结样本学校的文化传承策略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学校特色的创建与厚实不是校长一个人所能成就的。它需要学校领导班子相濡以沫,配合默契;需要全校教师共同努力、长期坚持;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挖掘特色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正1.文化融通是班级文化创建的原则之一文化融通,笔者认为它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打破文化内在的界限,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融通中生成新的文化;其次是指打破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整个文化体系下认识、体悟文化。文化融通是班级文化得以优质创建的原则之一,这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通;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社会文化的融通;文化的开放与坚守,即对外来优质文化的开放与对我国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的存在形态,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教育是人的特有现象,伴随人类诞生而诞生——人、文化、教育是“三位一体”同位关系。学校当着力构建人与文化互融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形态。建设以真善美为意蕴的智慧文化,涵养师生渴求大真、坚守大善、笃行大美的文化品格,乃是我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样式。  相似文献   

8.
健康的价值观能催生积极的精神与态度,使人能坦然面对挫折与不幸,困难与挑战。优质的学校文化,是对群体价值观的塑造。无论一个人,还是一所学校,都需要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优秀的校长应重视建设学校文化,愿意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更乐于实施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承,需要学校以深度思考和迭代思维,在学校的文化理解与行动中有鲜活的表达,通过坚定"善"的文化靶向、坚持"善"的文化发现、坚定"善"的文化引领、坚守"善"的文化故事和坚信"善"的文化方式,实现文化育人、文化立校、文化强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深厚 学校之间的真正差距,其实并不是物质上的差距,而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距.学校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有表层的物质文化,比如校园环境、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师生的研究成果等等;又有深层的精神文化,比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精神文化才是学校的核心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文化的外显层——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学校文化的中间层——制度形态;学校文化的内隐层——价值观念形态。当前在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时候,还存在种种认识误区。所以学校文化建设要从认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着手,在学校文化的认识、制度建设、理念建设等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文化,它包括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良好的学校文化,像风一样不可阻挡,它影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对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是文化多样化的源头,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是学校特色的"底色",包含育人的丰富营养,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基因。在学校文化建设视野中,地域文化具有内容的丰富性、物态的意义性、风貌的独特性、"形象"的整体性、影响的两面性等特点。在地域文化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景观与意义一体、坚守与开放并举、吸收与反哺互动、一般与特殊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学校管理、打造品牌文化是当今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只要找准学校发展的坐标,把握机遇,坚守自我,勇敢前行,“曲径当然通幽处”。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时代价值、理论内涵与实践遵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性、民族性、人民性、特色化与大众化立场。其实践遵循是:高举伟大旗帜,坚定文化自觉;礼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推进文化创新;坚持面向世界,推动文化互鉴。  相似文献   

16.
屈荷军 《中国教师》2010,(10):59-61
<正>一、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特色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17.
《海南教育》2013,(2):41-42
<正>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核心,支撑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左右着学校师生的行为,影响着学校的环境氛围。同时,文化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文化的个性体现着学校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构建学校文化,以文化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规范,以文化带动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已逐步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笔者根据个人在学校管理中的实践体会,就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论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而核心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是全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果;学校文化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首先是构建并实施学校的文化特色。文化是学校存在的标志和本质的反映,其内核就是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追求。实践启示我们: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不是真正意义的学校,更谈不上是现代学校;追求卓越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如果没有卓越并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是技术问题、战术问题,也不是方法问题、策略问题,核心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问题,也就是学校教育理想追求和学校教育理想实现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享有和认同的行为取向、期望、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态度的统一体,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群体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现代学校的打造,最根本的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本文在阐述文化、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结构的形态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