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当前,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水利部正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城市推进海绵城市的试点示范工作并给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海绵城市战略工作的推进,应有效地为缓解我国城市内涝和强化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探索有效的海绵体规划建设城市范例、促进粗放式城市开发向顺应自然、符合自然的低影响模式(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转型、为城市的水安全和水生态提供有效的保障。针对获批的试点城市,应加强对其创建过程与结果的绩效评价,发挥国家级示范的引领作用。本研究从城市内涝形势、城市开发传统模式、财政资金有效利用机制等方面论证全面科学制定海绵城市地方试点城市政府绩效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出发,总结政府绩效评价理论与国内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并结合国内相关示范工作的经验(绿色生态城区、智慧城市),从海绵城市国家试点的要点与特点出发,提出海绵城市公共项目政府绩效评价的总体思路与概念模型,并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旸 《职业圈》2013,(30):147-148
自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学者罗伯特·瑟夫洛提出公交都市的理论后,公交都市发展战略便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人们评选出的包括新加坡、东京、香港等十多个公交都市,其中大部分城市通过运用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热潮之中,学习这些轨道交通建设闻名于世的公交都市的成功经验。认识和纠正我国在建设轨道交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轨道交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城融合是促进工业与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结合新城新区发展的最新形态,回顾其发展历程,以系统的视角剖析产城融合内涵、要素关系和演变机理。研究发现,我国新城新区演进过程与西方存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初创探索、单一功能、综合新城、功能整合和特色发展4个阶段;经过40余年城市化发展,我国新城新区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平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距甚远;以经济开发区为例,对新城新区产城关系演变进行分析,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能够促进开发区向着产城融合科学化方向持续推进。最后,针对我国新城新区产城融合面临的发展难题,提出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北京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图书馆、公共艺术博物馆和公共艺术区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北京公共文化空间软实力的对策:其一是以社区文化空间建设为基础夯实层级文化空间体系;其二是着力提升北京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其三是平衡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引导公共艺术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驻地高校与所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如何建立高校与地方城市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对于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内容与方法]该研究从宏观角度,选取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典型性做法的高校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扎根理论等方法,利用Nvivo11软件对案例文本及文献内容进行质性分析,从而提出高校弘扬地方城市文化的可行性路径。[结果与结论]从高校主导、政校合作两个维度出发,提出地方政府与驻地高校可从公共文化服务、合作协议签署、空间平台共建、实践项目合作、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政策制定6个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为高校弘扬地方城市文化及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靓  钱晶晶 《中国名城》2023,(12):79-86
环境与健康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改善建成环境为公众健康提供积极影响是建筑、规划及景观学科理论与实践领域研究的热点,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两个核心数据库平台进行文献检索,系统梳理国内外核心文献。筛选80多篇重点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建成环境与公众健康的研究趋势,概括环境与健康研究的两种理论视角,研究建成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和影响机制,从环境数据与健康数据角度总结现有研究方法,归纳该领域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探索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基于促进公众健康的原则反思社区环境设计的方法,既是对城市设计的本质和基本目标的回归,也是对城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城市伦理为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道德指引,公民与城市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城市伦理的形成。以往的城市伦理理论虽然比较系统,但缺乏一种灵活的观点以应对当今复杂的城市境况,更没有一种现成的理论可以直接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建设对接。当今的城市建设,因为高新技术的整合和运用,远远放大了技术的不确定性;城市人工物建设,频现弊端;城市中的人,道德感渐趋迷失。从伦理视角审视,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快的隐忧,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的建设提供文化支撑、高技术支撑、制度支撑和大众支持,以便推动这一国家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内外学界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的研究为切入点,纵深论证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交融互动、共融共生,从问题导向出发,详细分析了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为指引,就推进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良性互动提出可行性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吴海洋 《文化学刊》2023,(2):141-144
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农村土地的开发,避免农村闲置的宅基地资源被滥用。就当前而言,我国农村土地的退耕还林方式以土地的恢复和治理为主线,从出让后的土地恢复相关生态补偿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制度建议,盘活宅基地,使闲置的土地重新划归农业,让这些闲置的土地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促进区域有效耕地面积增加,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农业用地具有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钟军 《现代企业文化》2014,(23):100-101
城镇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被拆迁户的切身利益。从2005年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税收政策和优惠措施,如对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收入,视为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而免征营业税,被拆迁人是个人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部分免征契税等政策。相关税收政策的出台更好地保护了被拆迁人的权益。本文以城镇房屋拆迁相关税收政策现状为切入点,分析税收相关政策执行与落实措施,以此促进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视角下,我国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促进我国国有经济的整体持续发展。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视角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相关理论基础,并且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现状,最后分别论述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一系列的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韧性理论的视角,分析总结城市水环境空间所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性多样、抵抗冲击能力不足和灵活应变能力薄弱等挑战,将韧性理论应用于城市水环境空间,以“适应”和“减弱”的态度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将其对公共安全健康和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维持城市安全宜居、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城市水环境空间功能稳定,同时明确城市水环境空间韧性规划的韧性主体、对象和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城市水环境空间韧性的4个策略,即系统思维构建组织韧性、适应设计构筑工程韧性、多样准备开发经济韧性和多方联动建立社会韧性,做好常态化的准备,构建具有韧性的城市水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13.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格局、生态环境,风俗文化等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缺位导致多数河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运用景观都市主义指导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能够较好的促进河流与城市之间共生发展,具体思路是打破传统工程思维的方式建设河流两岸景观,通过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与工程设计层面三个相互渗透的规划设计工作,解决城市河流所涉及的生态安全、功能复合、工程景观与城市文化等四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以国际投资促进、单边或双边经贸合作为主要诉求的城市跨境、跨文化推介,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人际外交和公共对外传播。作为国际投资促进的一种新举措和新动向,城市跨境、跨文化推介有效影响力的形成,非一时之举和一日之功,在实践中普遍面临城市人文传播自说自话、优惠政策给予自高自大、行政服务提供自以为是等三大突出问题。因此,以文本话语创新和表达创新为先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在西方国家城市复兴的背景下对艺术区的概念和类型进行诠释,以坦普尔吧和北京798艺术区为例,分别梳理两者的促进政策,通过中西方艺术区促进政策的对比与分析,进而得出他国艺术区促进政策对我国艺术区发展的启示,以期推动我国艺术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曲红 《职业圈》2014,(26):110-110
本文以高端健康保险的特点为出发点,分析了高端健康保险的市场需求与潜力,以及高端健康保险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商业保险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对策及意义以期为促进商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它依然存在一些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文化产业的政策不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不统一等几方面。对此,我们需要及时反思,制定有效的措施,改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顺利健康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服务内容创新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该文深入阐述了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价值,从服务内容、参与主体、服务形式与文化发展整体性角度进行了探讨,农村公共文化需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新的发展,在供需匹配与精准定位中发挥真正价值。多元主体共存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新的内容与功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应通过强化数据要素、加大资金支持、协同资源供给,为数字技术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提供稳定良好的环境,为农村文化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该文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健康教育,着重关注数字化学习方式对社区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并促进了健康行为的积极改变,为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数字化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促进数字化学习方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持续发展与创新,为社区健康水平的改善提供可行的路径。这有助于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推动社区健康教育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logo传播和公共文化效应内涵的分析,从公共事业管理的角度,以社会团体logo、学校logo和城市logo为例,进一步分析logo传播过程中的正负效应,并探讨如何加以引导和控制,扩大正效应,从而为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提供一个更有效、更清晰和更亲切的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