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景演出是旅游演艺的一种创新形式,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游客对实景演出的感知体系包含演艺形式、演艺内容、演艺服务3大维度.游客对演艺形式、演艺内容、演艺服务的感知直接影响其情感.演艺形式感知、演艺内容感知直接而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演艺形式、演艺内容、演艺服务感知都可通过情感-满意影响路径对游客整体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旅游演艺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沉浸体验是评价旅游演艺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案例,对游客沉浸体验进行扎根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演艺特质和游客认同是影响游客沉浸体验形成的主要因素;游客沉浸体验包括感官沉浸、情感沉浸和思维沉浸三个维度;旅游演艺特质是影响游客认同和游客沉浸体验的基础,且游客认同在旅游演艺特质与游客沉浸体验之间起中介作用,促进了游客沉浸体验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印象大红袍》自开演以来为武夷山旅游业开拓了新的局面,完善了武夷山旅游产品结构,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宣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与此同时,全国各知名景区也在开发属于自己的山水实景演出,实景演出的热潮汹涌而来,而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实景演出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程度。因此,只有使《印象大红袍》与武夷山茶文化元素有机融合才能提高其竞争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印象大红袍》中武夷山茶文化元素开发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及措施,使其长盛不衰地屹立于实景演出之林。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高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感知水平,研究以金寨县红军广场景区为例,结合眼动技术与主观评价方法,测定被试者对景区图像刺激的视觉感受,其次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感知评价数据,以此探寻红色文化景观的有效载体与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红色文化的融入,对游客感知景观空间的地域性、色彩变化、视野开阔度等综合评价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且游客对不同红色文化载体的视觉感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据此从景观感知、设计要素层面提出红色旅游景观的相关设计策略,为红色文旅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红色旅游是感受红色历史、追溯红色过去的专项旅游活动。作为红色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旅游演艺是红色文化与旅游演艺的智慧结合,同时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南省红色旅游发展已渐成气候,但红色旅游演艺尚处于空白状态。应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红色文化精髓,培育红色旅游演艺观众,推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演艺项目。  相似文献   

6.
基于“舞台真实性理论”,分析以山水实景演出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前台”实景演出必须最大程度地与“后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结合起来,彰显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者提供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以满足游客对真实的异地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国内演艺市场的繁荣,山东省实景演艺市场也出现了较好的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地分析实景演出项目《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内在优势、劣势和外在机遇与挑战,提出提升山东省实景演出项目市场竞争力的三类策略:优化创新主体、拓宽演出形式、创新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桂林五台旅游演艺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携程网站上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结合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其中的游客感知要素进行提取及要素评价等级进行评定,同时运用ROST软件获取高频词,以此构建演艺产品旅游者体验感知体系和旅游体验感知数据集。发现桂林旅游演艺产品在游客总体验感知分析、不同类型产品感知差异分析、情感感知分析等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要了解游客体验感知的差异性,为桂林旅游演艺产品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红色文化背景下,旅游产品包含民俗、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应系统地对其进行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就是红色文化的设计。通过对红色旅游产品的材质调查可知,天然材料和天然色彩是众多游客选择的重点。对于当代艺术设计师来说,系统地设计红色旅游产品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红色旅游产品不仅要遵循以"红色精神"为内涵的设计原则,还要从自然元素上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为基础,通过专家咨询,甄别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设计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质量量表,并以大别山区的主要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该5个维度27项条款的模型可靠,适宜于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研究。总体上,游客不太满意当前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五个维度而言,移情性与响应性上满意度较差;具体指标上,景区对待游客的热情友好、红色文化的多种方式展现、游客深度参与、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反映革命老区情结等满意度最差。最后,从改变经营理念、加强员工培训、规范讲解行为、增强红色体验四个方面提出服务质量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探究红色旅游先进技术植入与游客沉浸体验背后隐藏的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基于双系统理论,构建了红色旅游沉浸体验的发生机制及意义建构逻辑的理论框架,根据网络大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方特东方欲晓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技术植入为红色旅游者意义建构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游客感知提供便捷;(2)红色旅游者沉浸体验可分为感官沉浸和心理沉浸,个体通过感官、认知及情绪的交互影响,实现对政党、国家和历史的认同;(3)红色旅游沉浸体验从发生机制到意义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心理变化过程,该过程通过启发机制、系统机制及二次启发机制的闭环循环往复,实现由浅入深的红色旅游沉浸体验,并最终超越技术环境刺激下感官沉浸的偏狭,获得旅游体验意义的逐步建构,确保红色旅游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发现有助于厘清沉浸式红色旅游体验模式的内在机制、机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程度较高等问题,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地域文化与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性,总结地域文化融入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和再重构的方法,并结合湘潭地域文化元素中的饮食文化、红色文化,提出湘潭地域文化与红色旅游纪念品融合设计的方法,以此提升红色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其辨识度和附加值,从而推动湘潭红色旅游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又见平遥》大型情境剧是“演艺+传统旅游”的新型演出模式,是平遥当地旅游和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而成的产物,体现了两大产业在产品、技术、市场、企业四个不同层面的融合,文章从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又见平遥》在平遥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携程网上宋城景区的游客在线评论为研究样本,结合扎根理论与NVivo研究方法,提取六个核心编码旅游吸引物、景区管理、景区服务、景区环境、服务设施、游客体验来分析智慧景区建设中游客感知情况,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体验、智慧营销、智慧交通和设施等五个方面优化调控,赋予景区文化旅游新内涵,促进智慧景区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文化需求是旅游的内在动因,旅游过程中游客更加重视文化体验和享受,旅游景区的文化古韵、人文风情、传统特色等,都可以发挥文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译本《水浒传》当属中国古典小说海外传播的典范,其前后三个版本均表现出装饰性的插图。更重要的是,插图画家珂弗罗皮斯多以中国戏曲脸谱与服饰装扮人物,有意识地摹拟戏曲演出的舞台场景,并呈现戏曲表演动作与状态,从而赋予图像叙事明显的“表演性”,给小说添加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又为西方读者接受《水浒传》打开方便之门。这种图像叙事的表演性,既符合清代以来小说插图“戏扮化”的整体倾向,也离不开梅兰芳赴美演出等时代因素,特别是珂弗罗皮斯对中国戏曲演出的切身体验与有限认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色旅游的外线放大价值与内敛性价值的分析,提出红色旅游中的服务创新在于形成一种新的互动体验式文化生活方式。基于对红色旅游创新性的文化内生价值与再生价值的分析,提出红色文化的产业化是文化服务基于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创新产生出的力量;这种创新是推动社会建设事业的红色基因文化的根植性创新。因此,最大值的文化服务就是创新它,并使它具有传播性。通过对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的可体验性分析,提出红色旅游收获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文化服务创新发展而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7.
遵义较之于其它红色旅游热点城市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适游期长,而且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独具,客源市场广阔.以体验旅游理论为指导,依托宜人的气候条件,结合其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和客源市场特点,努力建设红色休闲旅游地,打造红色休闲之都,使游客在旅游休闲活动中体验丰富的红色文化,是遵义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突破红色旅游发展瓶颈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以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主的实景演出和开封《大宋.东京梦华录》主题公园演艺在河南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旅游演艺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开,目前河南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的实景演出有《风中少林》(郑州)、《炎黄盛世》(黄河游览区)、《君山追梦》(栾川)、《将军之声》(新县)、《水秀》(濮阳).通过对《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问卷分析总结了河南省发展旅游演艺的益处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大众点评网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4家温泉景区的1万多条游客评价内容为研究对象,构建了5个维度29个项目的温泉类旅游景区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其中口碑和过去经历影响游客对温泉类景区的期望,服务产品、服务传递、有形因素对游客的实际体验产生影响,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是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对比.研究指出温泉资源本身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从合理开发温泉资源、 深度挖掘特色养生产品、严格控制游客人数等方面提高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不再满足于红色旅游活动中形式化参观与教条式教育,其日益强烈的体验性需求已成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新常态。如果能把红歌这种群众性艺术载体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境,从主题、情节、布景、角色等体验角度,整合与运用到旅游活动中,就能寓教于乐。为游客创造出教育与遁世、审美、娱乐融合的完美旅游体验,从而推动红色旅游特色化与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