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注儿童"伙伴语言",关注儿童"学"的起点,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儿童的"伙伴语言"磨合成教学的优质资源,从而实现儿童语言和精神的积极生长。  相似文献   

2.
视频资源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尽管年幼儿童通过视频进行了学习,但在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视频学习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理解年幼儿童视频学习的视角应当从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转换到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上来,在年幼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视频学习,揭示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视频资源不应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社会伙伴。考察视频环境中年幼儿童的学习,应在儿童、他人和视频构成的互动系统中,关注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动态协调。强调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可以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论的建设带来新思路,也可以为视频资源的教育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视频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视频资源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尽管年幼儿童通过视频进行了学习,但在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视频学习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理解年幼儿童视频学习的视角应当从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转换到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上来,在年幼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视频学习,揭示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视频资源不应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社会伙伴.考察视频环境中年幼儿童的学习,应在儿童、他人和视频构成的互动系统中,关注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动态协调.强调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可以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论的建设带来新思路,也可以为视频资源的教育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视频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与猜想、验证假设、分析数据、概括结论的过程。为了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关键环节中设计伙伴学习内容,让学生当小先生,实现生生互教。然而,儿童毕竟是儿童,其认知和理解水平有限,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所以,伙伴学习的内容既要强调科学严谨,又要体现童趣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儿童的学习注意力。为此,科学教师在设计伙伴学习内容时可以通过转变活动目的、运用童趣化活动器材、营造童趣化学习氛围、运用童趣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童趣化的活动中开展伙伴学习。  相似文献   

5.
假想伙伴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中。假想伙伴不仅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还促进了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在儿童的心理和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假想伙伴是儿童控制和处理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的较好方式,假想伙伴的想象对话、假装经验以及替代和陪伴作用均能显著促进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成人应正视假想伙伴对儿童的积极作用,并帮助平衡儿童与假想伙伴和与真实同伴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占41.2%左右。本文作者旨在对5-6岁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外部自我意识的角度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将更多的内部自我意识归于自己而不是成人;有假想伙伴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课程审议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伙伴课程”以“大家一起玩”为核心理念,以幼儿经验的联系与延续为线索,以幼儿与同伴的共同生活为基本形式,“伙伴”是课程主体。伙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关注儿童需求,关注课程价值,关注教师发展,充分以“儿童为本”,注重课程建设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做“实”班级课程审议,做“强”年级组课程审议,做“专”园级课程审议,整合多种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艳红 《文教资料》2014,(6):125-126
“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已成为现有条件下实现“融合”教育的最佳途径。随班就读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发展还是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远不如正常儿童。他们与正常儿童在一起生活、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因素处理的不当,都会给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上造成较大压力,乃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相关人员的认识与素质。加大对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达到最佳就读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学前创造教育角度看瑞吉欧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是一个包括教育专家、美术室工作人员、家长、社区工作者和儿童等各种角色在内的统一体,其中教师角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来,它一直是瑞吉欧人关注的重要话题,经过多年的探讨、思考和实践,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教师角色理念,包括倾听者、合作者、伙伴,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激励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瑞吉欧的这些教师角色的理念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学前创造教育非常吻合,本文从学前创造教育的角度来探讨瑞吉欧的教师角色。一、倾听者、活动的参与者和伙伴在瑞吉欧幼儿教育中,倾听者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角色…  相似文献   

10.
所谓“伙伴助学”,就是选拔同班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同学,经过适当的专门训练,让他们做智障儿童的辅导“老师”。助学伙伴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对随读儿童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比如朗读正音、写字默词、启发思考、检测反馈、批改纠错以及提醒监督等等。这些经常性的帮助.对培养随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都是有效的。采取伙伴助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一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比较3-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45名3-6岁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儿童进行了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施测。结果:在45名儿童中,有23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情绪理解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心理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教育康复在我国开展得相对较晚,其中大部分儿童是在隔离的特殊教育机构中接受学习训练的。随着全纳性教育理念的引入,自闭症儿童如何在全纳教育中享受与普通同龄伙伴一起生活、学习的权利,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更好地提高全纳教育的效能,达到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双赢”,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尽管玩耍被认为是很普遍的,但在特定的社会中对游戏的关注依赖于对儿童天性的文化信念和父母对儿童的特别要求。研究者发现一些父母认为他们自己更适合做他们孩子玩耍的伙伴,但是在一些团体中则表明年长的兄弟或姐妹才是儿童游戏的重要伙伴。由于父母在玩耍活动进程中的直接参与,父母在玩耍中经常会为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陈庆 《学前教育》2008,(3):22-2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龄前儿童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玩具是儿童的伙伴,是儿童的教科书,从儿童出生到学龄前的整个儿童发展期,始终有玩具的相伴。可以说,玩具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玩具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小作家,而应当倾全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小学生作文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学习和使用语言。写话与习作既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和其他各科学习的需要;又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与亲人、老师、伙伴、邻里和社区人们倾吐体验感受,和别人沟通和交往的生活需要;还是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和人生的生活质量。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应当关注教学的三大板块:“记录昨天”是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写好今天”是让儿童真实地生活和创造;“描绘明天”是让儿童写美好的梦幻,畅…  相似文献   

16.
国外假想伙伴功能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已有研究认为,心理正常儿童的假想伙伴主要有三种:完全看不见的想像伙伴、拟人化物体、角色自居伙伴.假想伙伴具有为儿童提供抚慰,维护儿童自尊,促进儿童超我的形成,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高儿童适应性应对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形成和谐的社会互动倾向等功能.因此,成人要尊重儿童创造的隐喻世界,并以旁观者的身份支持儿童的假想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要在提高研究方法的客观性、挖掘假想伙伴功能的本质特征以及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作出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两个研究领域的重点似乎在向同一方向转化。传统的静态、线性儿童发展观正在逐步被动态的、系统的儿童发展观所取代,对儿童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作为一个主动的、正在发展中的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中的他人、客体以及符号之间越来越复杂的双边互动过程。同样,对儿童学习的研究也从对学习过程中个人思维表征特点的关注转向对学习的社会性与参与性特点的关注。有效的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个体活动,它依赖于个体及其周围的成人、同伴以及可用的资源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近来的研究证实了学习引导发展的观点,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再认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成人在儿童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亲历美国幼儿教育(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彤 《早期教育》2004,(10):27-28
二、伙伴交往活动区 对于那些在学习和交往方面有障碍的"特殊需要的儿童",美国幼儿教育十分重视进行早期干预,目的在于提高那些"特殊"儿童的能力,使他们有个较好的人生开端[1](p135).伙伴交往活动区,是对社会性发展缓慢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伙伴学习具有共同愿景的激励性、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情感关系的真诚性等特征。具有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领课堂教学变革和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价值。伙伴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适切性和有效性,关注建构学习场域、探究分享、自主调整和多元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探析了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同时阐述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的实际生活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时所处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