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铭明 《山东教育》2005,(28):50-50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押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由衷地感到一种光荣和自豪感,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到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相似文献   

4.
瞿灿 《儿童音乐》2014,(1):46-47,45
音乐欣赏,是人用耳朵这种听觉器官去接触音乐作品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聆听音乐去体验和认识这个社会所描绘的生动形象。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懂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良好的音乐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而要想使音乐欣赏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音乐教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应尽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对欣赏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6.
朱艳 《教育艺术》2006,(8):33-3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这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这五个方面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感觉的艺术。它不同于文字,文字可以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的听觉与感知,使人们对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表现的意境,产生联想、想象,从而引起共鸣。低年级的学生接受言语的能力相对较弱,感受音乐的能力也不强,这给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音乐欣赏,是人用耳朵这种听觉器官去接触音乐作品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聆听音乐去体验和认识这个社会所描绘的生动形象。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懂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良好的音乐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身到音乐实践中去,促进情感体验。教师创造的情境就是一种吸引,用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语言能力弱,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唱歌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风格等,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把所有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尤其是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为学生的心理“把脉”,指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惘.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绿化我们的校园,净化社会风气,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如何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乐学并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4.
曹会玉 《儿童音乐》2008,(10):54-55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觉,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音乐诱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音乐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和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和异曲同工之妙.在语文教学中,以音乐诱其情、审其美、促其思,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拓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为学习、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18.
音乐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它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听有目标,听有兴趣,听有思考,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一、有选择地"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从生活中寻找音乐、聆听音乐,使其感觉到这些声音的高低、强弱、明暗。例如,百鸟林中争鸣声,秋雨声,山中小溪的水流声,  相似文献   

19.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喻快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