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新教授说:"学生言语生命的生长,是一个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在向着‘自觉’的途中,往往需要适时的唤醒和点化。"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六年级课文《生命的林子》中,玄奘在方丈的悉心点化下放弃离念、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在慨叹方丈的智者风范和良苦用心时,我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正是学生们生命的林子吗?他们在"林子"里思考、成长,不也正需要我们在他们向着"自觉"的途中给予方丈般适时的唤醒和点化吗?  相似文献   

2.
胡小勇 《考试周刊》2013,(25):182-182
<正>我再一次阅读《生命的林子》的时候,才发现是这个小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之前,我仅仅只是了解一段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玄奘法师在法门寺修行,但是法事应酬太繁,玄奘法师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远不如寺内许多僧人。所以要想在法门寺内出人头地可谓是难上加难。于是,玄奘在别人的劝说下,想离开法门寺去一些偏远的小寺庙修行。因为在那里,想要做出一番作为相对容易得多。当玄奘把去意和寺庙主持道明时。方丈没有说什么。只是把玄奘带到了法门寺的后山。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高度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米缸里的老鼠”: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林子》(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写了一代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潜心修身,但觉得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青灯黄卷,苦苦修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为解开玄奘心头的困惑,方丈把他带到寺后树林中。他们来到寺后,看到不远处小山头上树木稀疏,即使最大的树,也是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只能作薪柴之用。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有两座庙,一座坐落在繁华热闹的内城,另一座矗立在清幽安静的山顶。城内寺庙的住持是一位胖和尚,山顶寺庙的住持是一位瘦和尚。一日,瘦和尚进城为人做法事,遇上了胖和尚,胖和尚邀请瘦和尚进寺庙交流佛法。  相似文献   

6.
人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中,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而生命即选择。但并非每一种选择都是值得称道的明智选择,明智选择需要教育的介入和培养。明确“生命即选择”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它使我们认识到个体生命发展的本质是个人的自我选择,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在于学生自身,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自我选择的活动。要使学生能在生命过程中进行明智的选择。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唤醒学生的选择意识,倡导自主教育,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反思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强化学生的责任承担意识。  相似文献   

7.
枫叶的成熟,是落叶归根,滋养泥土,生生不息;稻谷的成熟,是敛起丰硕的果实,弯下身子,踏实稳重。然而,生命的成熟,却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那是我们穷尽一生孜孜以求的一种高度。成熟,不是简单的时光流逝,年龄与体貌绝不是衡量成熟的标尺。有的人在岁月的流逝中老去,却从未体验过真正成熟的生命历程。成熟,是思想的升华,是灵魂的净化,是人格的健全,是生命的超  相似文献   

8.
北宋词人对于人的存在与意义、人的生命与价值有着非常自觉的思考。在繁华盛景中,词人们却常常感慨时光流失和生命短暂,抒写人生的无奈。其作品中既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又有理想幻灭后的悲惨凄迷,更多的是摆脱不了现实烦恼和忧患所作的一种精神上的挣扎。北宋词人浓郁的生命意识和审美倾向是由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儿童的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心理原型,以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创编教学情境"的模式应运而生,如何权衡教师的预设和学生个体生命幸福、健康的发展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这点考虑,本文从"课堂预设应有‘生命发展’的高度"出发,试图寻找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一、谁会想自己的学生"落下"?经过6年的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一路走来,现在回过头来,再想想"不让每个学生落下"这句话,试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谁会想自己的学生"落下"?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没有哪位教师想让自己的学生"落下"!二、"落下"的标准是什么?这句口号实际上应该隐含着一个"落下"的标准,否则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有没有"落下"。这个标  相似文献   

11.
医学院校毕业的我,不觉间已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了近十年。在这近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从未从事过与医学相关的工作。对此,也未曾有过丝毫的遗憾。倒是这些年来,曾有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医学专业毕业,为什么没去做医生呢?”每当面对这个问题时,心里都不免感到尴尬。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相似文献   

12.
悲剧性的人生意识贯穿了苏轼的创作,体现出苏轼具有强烈的悲剧生命意识.他认同和接受儒家思想,保持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在生存困境中坚持东方式的道德自律;他选择了佛道思想对主体心态的调节功能,抛弃其虚无.用"譬如法"消解苦难,用一切从零开始的思维方式,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开始人生.他对待生命的方式在宋代是最独特的,苏轼因而也成为宋代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及就业选择调查发现,被试学生普遍关注生命意义话题,追寻生命意义,且就业动机较强;在意义危机应对与就业行动上存在一致性,且其就业选择受内在生命价值观影响。研究发现在生命价值观及就业选择中样本学生存在生活目标和意义追寻间的不确定、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间的寻求偏颇以及主观意志与行动间的矛盾等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4.
生命关怀教育就是回到生命之中,通过生命本身,开发生命自身的教育资源。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成为优质自己的一种教育活动。重视生命关怀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特区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现状,从多维视角进行审视和思考.从多方面探究推动特区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约翰·威廉斯1965年塑造的"斯通纳",浓缩了人类在20世纪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一个普通个体的真实经历与精神超脱。他的独特声音与悖反行为,是对个体身份异化的一种伦理质疑。战争作为人性的试金石与分水岭,工业社会伦理环境要求个体必须在"浮士德精神"与"斯通纳心灵"之间做出选择:斯通纳在大学教育之后,经历了浮士德走出书斋后的四次人生追求,追寻自身在当时社会的伦理价值;也或在内心深处坚持的自我身份遭遇四次异化后,做出回归人性的伦理选择。社会环境对斯通纳不断地"否定",促使他在伦理两难中发现内在自我,从而,走出文明进步对个体异化的假自治环境。在文学、爱与生命意识的交融中,形成与当时社会伦理环境鲜明对照的人性存在:"斯通纳心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每年青年中出现的自杀、他杀等生命安全事件,开展青年生命教育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从生命的自然性、社会性及精神性三个维度深刻剖析青年生命教育的思想意蕴,针对青年生命教育中面临的思想认识层面、社会支持层面、行为践行层面等现实困顿,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建强建好专业教育队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成为开展青年生命教育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尼采关于生命存在特性的论述出发,以生命存在的悲剧性、游戏性、超越性为依据,结合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阐明了审美教育作为生命存在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在毁灭中获得喜悦"的教育;在审美教育的内容选择以及评价标准方面,必须是以个体生命是否得到激扬为核心;而在审美教育的路径选择上,则必须是在张扬个体生命存在的偶然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的基础上追求类存在的普遍性、同一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似春蚕,耗尽生命,吐出最后一根丝;教师如蜡烛,燃烧自己,照耀最亮一片天。能成为一名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仿佛就在昨天,我如痴如醉地阅读着保尔·柯察金的人生警句,激动万分地背诵着贺敬之的《雷锋之歌》,饶有兴趣地听老师讲古代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的教化之德,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9.
邓琼秋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0):111-114
柔石的作品《为奴隶的母亲》浓缩了一个身影,这个身影具备双重身份:母亲和奴隶。文中将母亲的含义与奴隶的含义融合到一起,使人看到了两者的等同性与无奈性,这里面其实揭示了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作为母亲的角色,她要做什么,二是在那个时代,母亲的角色被扭曲化,社会的剥削和压迫,社会制度的不公平性,无法发挥出母亲的巨大含义,却被灌输了奴隶的定位,这一系列的经历和演变,充满了作者的控诉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吴永军 《江苏教育》2010,(10):23-24
近年来,洪泽县实验小学从生命的高度,以"成长教育"为切入口,把"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作为办学使命和教育理想,为教师营造适合自己成长的文化,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尊重生命,张扬个性,以"自然、自觉"的意识,"做学创合一","做最好的自己",走出了一条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