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孩子对父母的希望 美国学者为了了解孩子对父母有什么希望,在20多个国家10万名7-11岁的儿童中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孩子对父母的希望主要有以下十点:(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不要有偏心和私心;(3)任何时候都不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都不一样,但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生长标准,4 ̄10岁的孩子每年平均长5 ̄6厘米,11岁以上的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每年平均长6 ̄12厘米,12岁以上的处在青春期的男孩每年平均长7 ̄13厘米。生长速度是判断孩子生长是否正常的最有用的指标,即每年至少要长高4厘米,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生长迟缓,每年长不了4厘米,一定要引起注意,但不要过于紧张,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评估,及早找出问题所在,做到提早诊断,早期治疗,才不会错失良机,而造成终身的遗憾。一般而言,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体质性生长迟缓这指的是正常…  相似文献   

3.
孩子不断地成长,及时补充营养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在做的事情,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绝招,让我们把家长请到"父母茶座"聊聊给孩子增强营养的做法,一起来分享科学合理的营养观念和家庭营养餐。观点1保证奶制品的摄入。宝宝:高睿年龄:5岁妈妈:姚晓宁我的孩子今年5岁,我认为孩子的营养  相似文献   

4.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例如,2~5岁的孩子看到自己的食物或玩具被人拿走时,会生气地恐吓对方,表现出愤怒的表情和挑战的姿势,如果对方不理会,他就会冲过去攻击对方。虽然每个孩子都有攻击性行为,可有的孩子攻击行为多,攻击方式激烈;有的孩子攻击行为少,甚至在受到别人攻击时也不还手。这些差别是孩子不同的生活经历造成的。如果一个孩子抢另一个孩子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机会面前人人均等."但是仔细想想,可能吗?好多时候各种人为的因素和客观条件,都会制约这种机会的均等性.客观地分析,每个孩子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优势与不足;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好恶;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教子观点;每个孩子得到的机会肯定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顾佳 《家教世界》2013,(8X):266-267
<正>每个孩子的降生一定都是父母的骄傲,是父母的心肝,是父母的期盼,是父母的希望。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健全,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不停止的。所以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着,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有的孩子活泼可爱,有的孩子则蛮横娇气。为什么上帝创造人类还会有小孩和大人之分呢?是因为孩子的各项机能还没能达标,没处在成熟的界限内。所以孩子活泼,像只飞舞的蝴蝶;所以孩子天真,像块透明的水晶;所以孩子脆弱,像易碎的瓷娃娃;所以孩子懵懂,像支万花筒看不清花花世界。、岁,正是孩  相似文献   

7.
早教频道     
孩子教育3岁是个"槛"3岁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之一,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习慢,有的好动、不听话,家长需要根据其特点,采取  相似文献   

8.
杨文华 《中学教育》2007,(12):10-13
在浙江永康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学校——龙川学校。整个学校就是一个诗的世界:每个孩子都会写诗;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诗歌报:学校每个学期都出一本儿童诗集——《小脚丫》;学校有近百名儿童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儿童诗作。著名教育家刘国正说:"我已是七十几岁的老头子,读了《小脚丫》,感到孩子一般的欣喜,自己仿佛变成一个孩子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给龙川学校孩子的信中说:"你们的诗写得有趣,写得好玩,写得美丽,读到它们,我自己也仿佛返回到儿童时代,美妙极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所普通的小学成了一个诗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回国后,跟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当孩子们问“为什么他不……”或“为什么他就可以……”时,这句话简直太好用了。确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当然每个妈妈也都不一样,而每个家庭就更不一样了。因为“不一样”,自然要求不同、规定不同,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也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擅长的和不擅长的都不一样,所以有些事可能他做得好,你却做不好,而有些事你认为很简单可以做到的,别的孩子却做不到。  相似文献   

10.
十岁的少年,有的也许还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撒娇;有的也许还是个懵懂少年;有的也许还不知道明天的梦想在哪里。但是,浙江省兰溪市的十岁少年柳凯译,却已经开始放飞自已的梦想——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这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人生难题。而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更是千千万万家长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而在现行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要让孩子超越自  相似文献   

11.
人性的光荣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和三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小球,每个球上系着一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眼枯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就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没作过多解释,随即对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个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自己的小球,7岁的孩子随即也拉出了球,最后,那个10岁的孩子也把球拉出来了,前后用了不…  相似文献   

12.
许多家长不重视3岁前婴儿牙齿的保护,或不懂得如何保护,这里向你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清除牙垢在饭后3分钟内,甩棉签擦洗孩子的牙齿,清除残存的牙垢;教会两岁婴儿漱口;两岁后培养孩子睡前刷牙的习惯。改变喂养方式每日给孩子吃  相似文献   

13.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生日仪式——滚泥巴,每个人一生要滚三次泥巴: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一次是15岁,5岁的孩子,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作,接受艰苦的磨练;到了10岁,则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祖父在田埂的另一边接着,意思是孩子已初步养成了劳动习惯,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  相似文献   

14.
爱心门诊     
问:我的孩子亮亮,3岁9个月了,他经常不说实话,该怎样教育呢? 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年幼的孩子不说实话。有资料显示:对全国7个省市中的5600名3~9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3岁幼儿有50%以上在家说谎;美国的一项统计指出,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了说谎,到了7岁98%的孩子都已经说过谎。  相似文献   

15.
四月的一天,我的夫人发信说,学校要给孩子统一过十四岁集体生日,请每个家长给孩子写封信。这可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更何况我知道,这是上海市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项目,有非常成熟的一套做法:学校一般会带着  相似文献   

16.
张婧 《生活教育》2014,(9):56-57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在所有老师和小朋友的眼中,浩浩是个不曾说出一句话的孩子。初到这个班,其他老师向我介绍说:"浩浩在其他幼儿园里因为不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7岁的幼儿正是受教育的敏感时期。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爱。他们的教育至关重要,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使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特长班、辅导班。每个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奔波忙碌于各个学点、考点,不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不把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睁不开眼睛,家长不会善罢甘休。可我想说是:孩子的教育是非常讲科学、讲策略的;不是付出越多,收获就一定越多;不是把孩子逼得越紧,让孩子学的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在婴儿时期都会尿床,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孩子五六岁甚至十几岁了还尿床,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家长简单地认为是孩子太懒,不愿意起床小便。所以,孩子尿床后,往往训斥他们,甚至动手打孩子。但打骂并不会让孩子”长记l生”,因为孩子3岁以后尿床是病,医学上称为遗尿症。遗尿症专家刘教授指出,小儿遗尿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发病率大约  相似文献   

20.
正妈妈带儿子又萱到楼下玩溜滑梯,旁边一小朋友看到别人加入了,非但不欢迎,还大声地对他们说:"这是我们家的溜滑梯,你们不准玩!"又萱看到这位大姐姐恶狠狠地瞪着他,害怕极了,躲到妈妈背后不敢出声:在旁游玩的另一位小妹妹看到了,立刻站起来说:"这是大家的溜滑梯,每个人都可以玩!"看到这幅画,不禁让我想起每个孩子的个别差异性。从三岁大的孩子身上你就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图中又萱在面对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